今日,光刻胶板块盘中强势拉升,截止收盘,容大感光20%一字升停,晶瑞电材、广信材料、南大光电等快速跟升。
消息面上,容大感光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的干膜光刻胶、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等产品已经面向市场实现了批量销售,其中部分产品已进入核心客户的供应链体系。
今日午间,容大感光披露了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3月7日下午,英大证券、华泰证券、常春藤资本、盈方得资本、杭州玄武资本、华金资本等100余家机构投资调研了容大感光。
再被问及公司未来业绩的驱动点在什么方面?容大感光表示,公司干膜光刻胶、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等产品的销售将会是公司未来业绩发展的驱动点。
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容大感光表示经过公司多年来的技术攻关,公司的干膜光刻胶、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等产品已经面向市场实现了批量销售,其中部分产品已进入核心客户的供应链体系,,未来随着公司募投项目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在收入方面,容大感光表示目前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的收入大致相当公司2022年1-9月干膜光刻胶的收入是923.37万元。
虽然容大感光已具备干膜光刻胶的配方及生产技术,但尚未建设好与之配套的生产厂房及生产线。
在募投项目新规划方面,容大感光本次募投将建设年产1.20亿平方米感光干膜光刻胶项目,年产1.53万吨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及配套化学品在项目投产后,满产满销的状态下,预计每年给公司带来合计14亿元收入,其中感光干膜光刻胶将每年收入约5亿元,显示用光刻胶约7亿元,半导体光刻胶将约2亿元。
容大感光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41亿元,同比下降5.11%;归母净利润3338.44万元,同比下降21.47%;扣非净利润2920.58万元,同比下降25.06%。
半导体的投资逻辑仍是紧扣“国产化替代”,配套供应链国产替代仍为半导体产业链发展的主旋律。
众所周知光刻胶是晶圆制造重要材料,行业壁垒高,国产化替代的难度较高,而我国光刻胶产品以中低端为主,日美企业厂商占据国内高端光刻胶市场大部分份额,一旦断供,国内多家晶圆厂或将面临光刻胶缺货风险,亟需国产替代。
目前半导体材料环节的整体国产化率在20-30%左右,光刻胶、掩膜版等国产化率最低。但国内部分企业积极投入研发,且已有所突破,国内企业迎来高端光刻胶国产替代良机。
目前国内厂商徐州博康、北京科华、苏州瑞红、南大光电、上海新阳等都在加大力度研发半导体高端光刻胶,目前来看在研发和量产上都有进展。
浙商证券指出,光刻胶国产化是大势所趋,随着关键原材料国产化进程提速,国内厂商有望实现份额提升。目前部分国内企业已实现 KrF 胶量产,打破国外垄断,少数厂商已实现 ArF 光刻胶自主技术的突破。
但该团队也表示我国光刻胶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光刻胶关键原料单体、树脂、光敏剂等进口依赖较强,对应的测试验证设备光刻机资源紧张,国内企业尽管在 KrF 胶上实现部分料号量产但覆盖面仍较窄。
放眼整个半导体板块来看,政策扶持红利有望不断出台,加速国产替代化的进程。3月初,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北京调研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刘鹤指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用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力量。
中信证券发研报称,预计市场期待的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后续有望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3月7日,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同时还将农业科技、生物技术、产业园区规划等从科学技术部划走了。目前来看顶层已经开始从顶层设计集举国之力来发展科技,所以可以期待两会后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