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飲料股上漲,2月17日早盤,麥趣爾、熊貓乳品、中炬高新、新乳業漲超5%,煌上煌、仲景食品 、甘源食品 、千味央廚、 仙樂健康、安琪酵母跟漲。
預製菜概念股, 廣弘控股、湘佳股份、聖農發展、千味央廚、金龍魚、全聚德上漲。
消食品飲料ETF、消費ETF 、食品ETF、消費30ETF上漲。
消息面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央一號文件)發佈,明確提出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文件從四個方面(生產基地建設、供應鏈支持、電商渠道扶持)明確行業標準給予預製菜賽道發展指引,進一步明確了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預製菜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2020年預製菜進入大眾視野。據《中國烹飪協會五年工作規劃》,目前我國預製菜滲透率僅10%-15%,遠低於美日發達市場。
作為新興業態,部分消費者對預製菜口感與質量仍存疑,此次政策端的明確支持有利於打消部分市場疑慮,提高消費者認可度,加快品類滲透率提升。
根據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上,已有84家上市公司涉及預製菜產業。龍大肉食依託“三位一體”研發體系,不斷豐富預製菜產品矩陣,圍繞西南、華南、華北、華中、華東等重點市場進行網絡佈局,帶動預製菜業務快速增長。
湘佳股份預製菜主要以家禽和豬肉為食材,已研發產品包括鹽焗、燒臘、蒸制、醬滷等一系列產品,目前網上有銷售平台。
好當家產品為預製菜類冷凍調理食品(肉製品、蔬菜製品、面製品)、海蔘類產品、休閒食品等。全聚德各個品類的預製菜餚和預包裝熟食在集團商城——全記貨鋪、全聚德天貓、京東、拼多多官方旗艦店、全聚德京點食品專賣店及各個門店進行銷售。雙匯發展預製菜產品已推出蒜香排骨、蠔油牛肉等半成品菜,小米海蔘、梅菜扣肉等成品菜餚,啵啵袋、拌麪等方便速食產品。
銀華李曉星認為2023年疫情擾動退去,大消費行業迴歸基本面選股,復甦是主線,升級和價格彈性標的收益率更高。四季度隨着相關政策的變化,消費板塊v型反轉,最先修復的是投資者對於消費復甦的信心,表現為估值的迅速修復,緊接着就是廠商到經銷商再到終端全鏈條的信心恢復,表現為2023年目標制定的更加積極、渠道打款備貨意願有所改善,但是基本面的配合需要時間,復甦的方向是非常明確的。我們對全年消費板塊保持樂觀。配置上仍以業績確定性高的白酒為主,加倉了部分受益於復甦的食品龍頭,以及部分業績確定性較強、有自身成長性的個股。
易方達蕭楠表示可以期待2023年消費行業迎來一輪復甦,也希望在更長遠的未來,消費行業能夠迎來新的繁榮。
東興證券指出,從海外發達國家成熟的經濟發展模式來看,消費對GDP貢獻率持續提升符合經濟體發展規律,未來消費必然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核心動能;同時《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中指出,“必須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我們認為在經濟動能轉換、產業結構升級的高質發展戰略方針下,未來我國消費增長空間廣闊。此外,2022年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自1961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並且2021年我國已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提前到來對於經濟發展、消費增速中樞上行顯然是不利因素,而中長期來看拉動消費的主力或來到年輕一代,以“Z時代”為代表的年輕羣體有望支撐消費持續向上,未來中等收入羣體佔比的大幅上升也將推動消費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