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耀輝:港股後市 還看A股表現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稱,港股昨日(2日)輾轉下跌超過113點。不過投資普遍對後市看法仍正面,畢竟大家均寄望今年港股與A股有望出現反彈。其中一個理據爲外資也在積極「掃貨」。單計1月份,北向資金已買入超過1,412億元人民幣,超過2022年全年(900億元),此趨勢現時亦未見有扭轉跡象,有關原因筆者早前亦已在不同平臺作剖析。
但想指出一點,港股年初至今表現其實相當理想,即使本週出現調整,但恆指至今仍累升11%,騰訊(00700.HK)及阿裏-SW(09988.HK)累積升幅更達到21%及26%。所以即使略爲整固亦相當合理。當然,A股走勢若轉強,港股也可受惠,恆指有望再度挑戰22,700點或更高水平。建議投資者宜多加留意A股以及內地經濟數據及政策方向。
另外,踏入業績發佈期,陸續有公司公佈盈喜/盈警消息。由於去年仍受疫情拖累,不少中資股特別是旅遊相關股將錄得重大虧損,但這已是預期之內,投資者關心的是今年是否能夠大翻身。相比之下,能夠發盈喜之股份寥寥可數,而像比亞迪(01211.HK)般盈利急升更較罕見。雖然筆者仍然看淡車股,但比亞迪之盈喜仍令大部分人感到驚訝:去年股東應佔溢利按年上升4.25至4.58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之淨利潤更急增至少11倍。單計第四季的話,盈利增幅亦超過10倍!
其業績表現如此亮麗,主要有兩大因素。其一是內地新能源車汽車購置補貼政策於去年底結束,不排除消費者會「最後衝刺」購車。觀乎比亞迪銷售表現,去年全年累計售出超過186萬輛新能源車,單計第四季銷量便達到約68萬輛,佔全年銷售36.5%;其次是比亞迪之一體化戰略成功突圍。比亞迪採取一條龍經營,由鋰礦、電池及IGBT生產等皆有涉足,所以當其他車企面對供應鏈及「缺芯」等問題,比亞迪卻未受太大拖累之餘,更進一步搶佔市佔率。另外,集團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最新便有消息指將進軍日本市場。
比亞迪會否成爲筆者唯一會推介之汽車股(筆者其實亦看好Tesla(TSLA.US),只是Elon Musk永遠是最大變數,故維持不推介及持貨)?可能是。但同時亦須關注兩大變數。其一是經疫情及補貼結束後,內地汽車銷售增速會否放慢,其次是Tesla引發之價格戰影響。執筆之時,各車企已陸續公佈1月銷售表現,雖然有春節假期及疫情等因素,但比亞迪繼續一騎絕塵,按年大升62%,理想-W(02015.HK)表現亦較突出,其餘則出現不同程度倒退;與此同時,蔚來-SW(09866.HK)亦宣佈將部分2022年款之ES6及ES8降價促銷。照現時情況來看,競爭加劇及行業汰弱留強之局面已出現,所以選股策略還是考慮龍頭,又或考慮零部件股會較適合。
(筆者爲證監會持牌人,並未持有相關股份)
**********
納指強勢觀望就業數據 港股22,000點拉鋸
耀才研究部稱,在大型科技股顯着造好情況下,隔晚(2日)標普及納指有理想表現,當中納指升幅達到3.25%,至於道指則靠穩。不過,盤後蘋果(AAPL.US)及Alphabet(GOOGL.US)等公司之季績表現遜預期,加上今晚(3日)之非農就業數據表現,預期美股走勢或會較反覆。
港股方面,恆指昨日反覆下跌超過113點,收報21,958點,成交金額1,400.5億元。雖然22,000點再次得而復失,不過正如早前所指,在缺乏進一步利好催化劑之前,恆指暫難再作突破;另外,恆指與A股關連度亦頗高,故宜繼續關注A股短期表現。預期恆指將續於現水平,亦即22,000點附近拉鋸。
技術走勢方面,恆指過去數個交易日於10天線水平上落,走勢缺乏方向,不過初步看20天線(21,613點)仍具一定防守性,短期仍以該水平爲重要支持。
(筆者爲證監會持牌人)~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