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晚上,A股就有兩家上市公司公吿實控人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昊志機電發表公吿稱,董事長因涉嫌內幕交易,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吿知書
剛剛,弘亞數控也發佈公吿稱,實控人李茂洪、劉雨華因涉嫌內幕交易A股某上市公司股票遭證監會立案。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8日,通策醫療公吿,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呂建明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吿知書》,因呂建明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對呂建明先生立案。
11月21日,恩捷股份公吿,董事長Paul Xiaoming Lee和副董事長李曉華因相關事項被公安機關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相關事項尚待進一步調查。
這些事件聯合起來看,指向同一個事實:證監會正在加大力度懲治金融犯罪情況,有效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
11月以來,被立案調查的公司明顯增多。截至11月22日發稿,今年以來已有74家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僅11月以來就有12家公司被立案調查,而今年8月至10月則分別有5家、4家、3家公司被立案調查。
從立案原因來看,主要涉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內幕交易、短線交易等。其中,因信披違規被調查的公司最多,共有49家,佔比近七成。
最高人民檢察院上週六公佈數據顯示,2022年1月-9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證券期貨犯罪224人,同比上升28%。從辦案情況看,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犯罪佔比較高。今年前9個月,起訴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124人,起訴涉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37人,合計佔證券期貨犯罪總數的71.9%,同比分別上升6.9%、19.4%。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今日在2022年金融街論壇年會“治理體系與金融穩定”平行論壇上,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林文學表示,對於當前金融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態勢和金融消費投資合法權益保護的要求,金融審判還有很多改革完善的空間。人民法院正着手研究內幕交易和操作市場侵權民事賠償問題,研究證券法域外適用有關問題。
今年9月,黑龍江證監局發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恆瑞醫藥前董事長周雲曙因內幕交易司太立股票而遭罰沒合計95萬元。
據瞭解,2020年,恆瑞醫藥與司太立準備建立藥品合作關係,作為時任“一把手”的周雲曙提前獲知這一利好消息,遂使用他人證券賬户“精準”買入賣出司太立並獲利45萬元。
事實上內幕交易一直是資本市場違法行為的高發區,也是證監會一直從嚴打擊的對象。
2021年7月,中辦、國辦公佈《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對加快健全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加大重大違法案件查處懲治力度,加強跨境監管執法協作,夯實資本市場法治和誠信基礎,推動形成崇法守信的良好市場生態作出重要部署。
今年7月開始,已有數家公司在披露重組方案之前,股價出現了明顯異動,個別公司甚至接連漲停。其中光伏茅”隆基綠能創始人之一李春安涉嫌內幕交易被調查,引來市場譁然。
這一情況在引發市場熱議的同時,也引起了監管層密切關注。
今年9月,證監會稽查局副局長劉永強提到,併購重組領域仍為內幕交易違法“重災區”。實控人、董監高等“上市公司內部人”內幕交易多發,併購重組的標的公司、對手方高管涉案亦呈高發態勢,內幕信息管控存在缺陷。窩案、串案增多,借用賬户實施內幕交易現象較為普遍,避損型內幕交易時有發生。
他在透露下一步稽查執法的重點領域時表示,堅決查辦上市公司內部人與操縱團伙串通、以偽市值管理形式惡意炒作違法行為,持續加大對併購重組重點環節和上市公司、重組方高管等重要主體內幕交易違法犯罪行為查處力度。
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證監會已累計作出249份行政處罰決定,罰沒款累計15.3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