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金研究,作者: 中金大宗商品團隊
圖表:國內主要大宗商品月度供需及表觀消費量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國家統計局,SMM,SHM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國內需求端主要宏觀指標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能源:油品表觀消費同比回正
受益於市內交通恢復和工業生產復甦,2022年10月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錄得1337萬桶/天,環比增加38萬桶/天,同比提升0.1%,是2022年4月同比增速跌入負區間後的首次轉正,略超我們預期。我們看到9月國內油品需求便已出現明顯的回暖跡象,同比降幅從7-8月的-11%收窄至-1.6%,從滯後公佈的各類油品消費來看,柴油、汽油為需求環比修復的核心支撐,9月我國汽油表觀消費量環比增加19萬桶/天、同比降幅收窄至-6%,柴油表觀消費量環比增加73萬桶/天、同比增加27%,瀝青需求也受益於房地產施工企穩而有所改善,相較之下,煤油需求依然表現不佳。基於10月以來的行業數據,我們認為近期油品需求回暖除了季節性回升,市內交通出行修復或仍提供一定支撐,國內主要城市的交通擁堵情況在10月期間基本正常,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也保持在5%左右的較高水平,或也將提振工業用油的需求。航空煤油消費或仍受制於國內航班出行的低迷狀態,10月我國航班執行數量環比回落22%,較去年同期下降62%。
圖表:國內成品油表觀消費量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國家統計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國內主要城市市內交通擁堵情況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近期防疫優化20條和樓市託舉16條對市場預期形成一定提振,交通出行和工業生產需求或有望繼續回暖,我們看到上週五國際油價也在消息面的支撐下錄得回升。往前看,我們預期國內成品油消費將繼續修復,而相關政策的提振效果或仍有待觀察,11月初以來城市交通出行數據又出現一定下降,需求的進一步超季節性提升或來自於瀝青和航空煤油側的缺口修復。於全球視角而言,在度過疫情後需求恢復的相似路徑後,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或將重回內生增長的驅動狀態,而在海外經濟逆風延續之際,我們預期國內油品需求或將成為重要的支撐項,全球需求增長呈現驅動東移的特徵。煤炭方面,10月火力發電量同比增長了3.2%,較9月的6.1%下滑了2.9個百分點,火力發電量在總髮電量中的佔比有所下滑,核能、風力等出力則有所增加。但10月電廠的補庫力度有所加大,對需求形成一定支撐。
圖表:國內航班數據高頻跟蹤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我國瀝青表觀消費和房地產施工面積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國家統計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供應方面,原油產量及進口均穩步增長,2022年10月我國原油產量407萬桶/天、同比提升2%,淨進口1020萬桶/天、同比提升14%。天然氣進口仍處於同比收縮區間,10月淨進口天然氣106億立方米、同比減少15%。2022年以來我國天然氣進口持續處於同比收縮區間,在歐洲加量進口LNG的同時,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LNG進口表現疲弱。據路透船期數據,2022年1-10月亞洲LNG進口同比減少220億立方米左右,除了現貨市場貨源流向歐洲所帶來的供給減量,局部疫情反覆、天氣相對温和,以及進口成本壓力加大也使得亞洲國家天然氣需求呈現增長疲軟的跡象。2022年1-10月,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同比下滑3.5%左右,疊加自有產量穩步上升和進口成本壓力加重,1-10月我國LNG進口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80億立方米左右,同比下滑16%,成為亞洲LNG進口減量的主要來源。國內產出穩步增長為我國天然氣供應提供支撐,2022年1-10月我國天然氣產量同比增加2.6%,10月產量達到185億立方米、同比提升12.5%。
圖表:全球LNG進口同比變化
資料來源:湯森路透,中金公司研究部
煤炭方面,10月原煤產量3.7億噸,同比增長1.2%,日均原煤產量1194萬噸,較上月1289萬噸有一定回落。主因在於10月安監壓力增加,以及內蒙、陝西等地疫情對產量的擾動。進口方面,10月煤及褐煤進口2918萬噸,較前月環比下滑11.7%,但同比增長8.3%。
圖表:國內原煤產量和進口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中金公司研究部
黑色金屬:需求小幅改善,但利潤壓制供給
生產方面,2022年10月粗鋼產量7976萬噸,同比增長11.0%,較9月降低6.6個百分點。日均粗鋼產量約257.3萬噸,較9月份的290萬噸環比下降約11.2%。今年1-10月粗鋼產量8.6億噸,同比下降2.2%,年化產量10.33億噸。10月生鐵產量7083萬噸,同比增長11.9%,增速較9月下降1.1個百分點,日均生鐵產量228.5萬噸,環比下降7.3%。今年1-10月生鐵產量7.27億噸,同比下滑1.2%。
進出口方面,10月鋼材出口518.4萬噸,同比增長15.3%,增速較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約4%。10月鋼材進口77.2萬噸,同比下滑31.5%,環比下降13.4%。我們測算的10月鋼材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約9.7%,增速較9月下滑8.3個百分點。原材料方面,10月鐵礦石進口9497.5萬噸,同比增長3.7%,環比下滑4.7%。10月焦炭產量錄得3883萬噸,同比增長6.9%,環比下滑2.1%。
圖表:粗鋼、生鐵產量與消費量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鋼材庫存
資料來源:Mysteel,中金公司研究部
從供應的角度看,10月粗鋼產量環比減少但同比仍有一定增長,同比看去年10月份基數較低,環比看10月份除假期因素外,利潤對產量也形成一定壓制。10月轉爐螺紋與熱卷利潤水平較9月份進一步下滑至負區間,鋼廠可能在利潤壓力下有所減產。
從需求的角度看,“銀十”需求較“金九”環比有小幅改善。一方面,地產依然疲軟,10月新開工面積的同比降幅在去年低基數上有一些收窄,但仍有35.1%的同比降幅,另一方面,基建實物工作量依然起到了託底的作用。外需方面,10月出口回落明顯,可能對鋼材消費帶來一些拖累。
有色金屬:銅LME註銷倉單佔比回落,鋁材出口持續承壓
銅:LME註銷倉單佔比回落,國內產量同比上升。昨日,LME入庫約一萬噸,銅庫存大幅回升至8.68萬噸,同時註銷倉單大幅減少,海外擠倉風險減弱。原料端,SMM周度銅精礦加工費繼續上升,截至11月11日當週報價90.55美元/噸,符合預期。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10月中國進口銅精礦187萬噸,同比上升4%,1-10月銅精礦進口累計2076萬噸,同比上升8.4%。10月中國進口未鍛軋銅及銅材環比(年化)下降23.2%至40萬噸,前三季度累計進口482萬噸,同比增加8.8%。下游開工率方面,由於精廢價差小幅上升,10月廢銅銅杆產量上升,銅下游開工率小幅改善。產量端,根據SMM統計,受部分冶煉廠檢修、局部區域疫情和粗銅廢銅供應偏緊影響,10月國內精煉銅產量環比(年化)下降0.9%約至90.12萬噸,相比去年同期仍上升14.2%,2022年1-10月累計產量同比增加2.8%。同時,10月進口盈利窗口打開,保税區庫存持續流入,帶動國內社會庫存出現連續兩週回升。展望11月,考慮到銅精礦加工費呈現上漲趨勢,冶煉廠仍具有較高的生產積極性,我們認為國內精煉銅產量可能小幅提高。
圖表:國內銅產量
資料來源:SMM,中金公司研究部
鋁:社會庫存維持低位,出口持續承壓。受水電偏緊影響,雲南持續落實減產,四川復產緩慢,10月國內電解鋁產量環比上升2.2%至341萬噸,1-10月累計產量達到3330.3萬噸,累計同比增加3.3%。根據SMM調研,受疫情影響,新疆、河南等地產銷受限,社會庫存維持低位。根據中國海關,10月中國未鍛扎鋁及鋁材出口連續第三個月回落,環比下降約3.3%至48萬噸,同比降低-13.9%,1-10月累計出口量為567.6萬噸,同比上升24.9%。10月以來,LME鋁庫存有所下降,但仍維持55萬噸左右的水平,註銷倉單佔比維持40%的高位。此外,11月11日LME對外公佈不對俄羅斯金屬交易施加禁令,並強調市場對俄羅斯金屬仍有實質性的需求[1],金屬市場這一供給風險暫時解除。
圖表:國內電解鋁產量
資料來源:SMM,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國內鋁社會庫存
資料來源:SMM,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中國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中金公司研究部
農產品:關注南美天氣風險,旺季豬價漲幅延續
玉米:美玉米單產小幅修復,基本面維持平穩。據USDA11月供需平衡表數據,美玉米單產較上月略有修復,預計為172.3蒲式耳/英畝,2022/23年度全球玉米產量預計為11.68億噸,與上月基本持平,消費量預計為11.75億噸,較上月預測上漲0.06%。由於產量及消費量環比變化均較小,期末庫存也僅環比下調0.14%至3.01億噸。國內方面,據農業農村部11月供需平衡表,2022/23年度全國玉米產量預計為2.75億噸,同比提升1.01%,進口量為1800萬噸、消費量為2.91億噸,均與上月預測持平,結餘庫存維持279萬噸。
大豆:不利天氣影響南美單產,但庫存仍在環比上漲。據USDA11月供需平衡表數據,美豆由49.8蒲式耳/英畝修復至50.2蒲式耳/英畝,雖然美豆單產有所修復,但阿根廷產量的下調帶動2022/2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環比下降0.12%至3.905億噸,出口量小幅提升至1.69億噸,期末庫存預測環比上漲1.64%。國內方面,據海關總署數據,我國今年10月大豆進口量為413.6萬噸,環比下降46.42%。據農業農村部11月數據,2022/23年度,我國大豆產量或將同比明顯上漲至1948萬噸,進口量預計增加至9520萬噸,消費量預計同比上漲3.23%至1.13億噸。
生豬:壓欄及二次育肥助推豬價繼續上行。截至10月31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27元/千克,較上月同期上漲11.6%,各地生豬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具體來看,10月31日遼寧、河南、四川、湖南、廣東外三元生豬出廠價分別為26元/千克,26.45元/千克,26.45元/千克,26.2元/千克,26.4元/千克,環比分別上漲8.11%,8.62%,6.44%,6.5%,4.35%。
棕櫚油:增產週期延長,出口數據偏強。據MPOB供需數據,10月馬棕產量為181.35萬噸,較上月增產2.44%,雖然進入十月後馬來進入減產週期,但今年豐沛的降水使得增產期有所延長;出口較上月增長5.66%至150.4萬噸,對中國出口環比上漲35.9%至35.9萬噸,達到歷史同期高位。馬棕庫存環比上漲2.11%至245.43萬噸,需注意的是,庫存雖環比增加,但漲幅不及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