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拉開帷幕大幕,多家上市銀行也紛紛披露業績快報。
10月17日盤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發佈的業績預吿顯示,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超30%。
杭州銀行: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0.6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47%;實現歸母淨利潤92.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82%。截至2022年9月末,其總資產1.5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43%;公司不良貸款率0.77%,較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583.67%,較上年末提高15.96個百分點。江蘇銀行: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46.81億元到49.93億元,同比增長30%到32%。
除這兩家銀行,另外有三家銀行也紛紛交出成績單。
蘇農銀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54億元,同比增長6.7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52億元,同比增長20.62%;基本每股收益為0.69元/股,同比增長18.97%。成都銀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2.46億元,同比增長16.0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歸母淨利潤,下同)為67.52億元,同比增長31.59%。常熟銀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6.82億元,同比增長18.62%;歸屬於本行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20.79億元,同比增長25.24%。
數據顯示,這5家銀行也是年內市場較為認可的銀行。5家銀行年內漲幅居銀行板塊前十,最高漲幅達37.55%(成都銀行),最低的也漲超9%(蘇農銀行)。
值得關注的是,幾家銀行均保持了資產質量的穩定,三季度末不良貸款率均有下調。
具體來看:成都銀行不良貸款率0.81%,較年初下降0.17個百分點;杭州銀行不良貸款率0.77%,較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蘇農銀行不良貸款率0.94%,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創2012年以來最低水平;常熟銀行不良貸款率0.78%,較年初下降0.03個百分點。且後三者的撥備均維持高水平,撥備覆蓋率分別較上年末提高15.96個百分點至583.67%、較年初提升25個百分點至437.22%,以及較年初提升10.20個百分點至542.02%。
關於中小銀行不良貸款的處置問題,一直是監管重點關注的方向。
近年來,在相關部門持續整治金融亂象、深入推進改革化險的舉措下,中小銀行不良貸款率已出現下降趨勢,資產質量也保持穩中向好態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中小銀行共處置不良資產6700億元,同比多處置1640億元;批准34家中小銀行合併重組;經國務院金融委批准,分配了1874億元專項債額度補充中小銀行資本。
8月12日,銀保監會提出,為推動中小銀行加快不良資產處置,提高風險抵禦能力,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銀保監會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認真研究相關支持政策,初步考慮選擇在6個省份開展支持地方中小銀行加快處置不良貸款的試點工作。試點工作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發揮地方政府作用,壓實中小銀行主體責任,做實資產質量分類,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進一步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
華西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劉志平表示,9月信貸社融增量超預期、投放結構優化,反映企業的融資需求和經營動能都有邊際改善。後續伴隨四季度穩增長政策的加快落地顯效,以及第三批專項債發行,寬信用進程將保持穩健。目前板塊整體靜態估值降僅0.53倍PB水平,具備較高安全邊際,市場風險偏好降低時也提供一定防禦屬性,而融資結構和經濟預期的改善有助於進一步打開銀行估值修復空間。
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則表示,當前,銀行板塊市淨率估值及機構持倉比例均處於歷史低位,安全邊際凸顯。覆盤來看,銀行板塊四季度往往表現相對較好,經常有估值切換行情,特別是12月份。進入四季度,前期明顯回調的銀行板塊,或將迎來估值切換行情。銀行經營分化較大,江浙優質銀行處於“區域融資需求較好-貸款增速高-營收增速較高-信用成本下行-盈利增速更高”正循環之中,業績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