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匯量科技(1860.HK)22H1業績會紀要解讀
uSMART盈立智投 08-31 16:36

總結:

1.公司上半年實現收入4.56億美金,在2月底重組大媒體代理業務後達成,GAAP口徑下增長48%;剔除大媒體代理業務影響,同比增長率達到63%。Mintegral爲核心業務,貢獻4.1億美金,同比增長23%。Mintegral年化收入10萬以上客戶數量達到320個,去年同期232個,留存率94%,帶來收入佔Mintegral收入97%,淨美元擴張率198%,調整後EBITDA580萬美金,爲扣減重組大媒體代理業務來的會計利潤。

2.1H22受到宏觀環境影響,Tier1國家,如美國的下載和業務付費盤子縮小,公司表現出了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增長,得益於第三方頭部平臺的規模效應。同時在Tier2、Tier3國家收穫較大,垂類上,非遊戲垂類,如工具垂類高速增長。公司發現大量之前未接觸過海外市場的客戶,1H22收穫不高,公司希望給更多時間和耐心。

3.Mar-tech板塊:2021年併購熱雲,1H22完成初步整合,建立統一的產品委員會。在新的隱私數據保護和框架下打通AdTech(廣告技術)和Mar-tech(營銷技術)體系,爲後續算法模型能力迭代奠定基礎。公司在AdTech上優勢突出希望與Mar-tech深度耦合,服務與客戶ROAS優化,帶來ROI持續性提升。1H22公司修煉Mar-tech內功,主要是研發投入項目,對長期發展具備重要意義。2022年初起對Miintegral做了自上線以來最大的升級,希望4Q22上線,公司投入大量人力和研發,確保系統上線質量。

嘉賓發言

CEO&聯合創始人/曹曉歡海外廣告市場趨勢判斷

1、隱私保護政策影響

蘋果2021年提出隱私新政(業務跟蹤透明框架ATT),全球程序化廣告系統無法在iOS上用IDFA對用戶定向,谷歌2022年年初提出類似政策,未來兩年逐步把谷歌瀏覽器chrome上面隱私沙盒機制擴展到安卓,未來廣告系統也不能用AdID在安卓上對用戶進行定向。上述政策相較新冠疫情對大媒體平臺廣告行業影響更大。匯量及美國、以色列友商等第三方廣告程序系統的模型和算法不是基於用戶隱私數據,收到隱私政策的影響不大,反而由於廣告主在大媒體投放ROI下滑近三成,預算向匯量等更多平臺轉移,擡高海外第三方程序化廣告平臺的市場空間,客觀上帶來機會。

2、效果廣告市場變化

疫情背景下,C端需求收縮,B端廣告投放效果向ROI傾斜。國外各大廣告系統面向ROAS(returnonadvertisingspend)方向演進,客戶在給廣告運算時不需要按廣告轉化給單價,而是給出基於收入的回報率,如賣一雙鞋,希望1元廣告獲得5元收入,廣告系統會評估每次廣告展示機會,進行自動出價,接近廣告主回報目標。比程序化廣告系統靈活性和自由度更高,因爲如果系統判斷目標用戶價值高,可動態給出高單價,且客戶不用頻繁根據ROI調整出價,降低投放複雜度,貼近當前經濟環境需求。目前海外模型需求上漲較快,且促進客戶主動把廣告收入數據回傳給系統,與平臺深度綁定。同時也對平臺算法數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是公司重點投入方向之一,相應推高了研發費用。

3、海外新興市場機會

公司2013年起做出海,做好海外市場不能只成立海外事業部,比如進入北美市場,需要搭建美國團隊、加拿大團

隊,進入亞太市場需要韓國、泰國、印尼團隊等。不同國家國情和走勢不同,公司嘗試分散單一國家的風險,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情況下,除了Tier1國家,還關注Tier2、Tier3新興市場國家潛力。近年頭部廣告主加大新興市場投入,避開戰爭給Tier1國家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新興市場收入較好。但行業存在動態發展過程,不能判斷2023年新興市場是否有長期超額收益,公司儘可能做全球流量供應鏈建設,提升業務安全邊際。

業務執行情況

重組完成:2022年3月完成重組,重組完大媒體代理業務後,聚焦中長尾流量供應鏈建設和交付,非程序化廣告是匯量創立以來的重點投入方向,近年隨着程序化廣告的增長,非程序化廣告佔比減小,但公司始終在細分領域處於全球領先,持續貢獻穩定利潤和現金流。大媒體業務重組後,Nativex經營狀況改善,收入增長83%,大幅優化應收賬款和週轉天數,與公司預期一致。

整體情況:1H22受到宏觀環境影響,Tier1國家,如美國的下載和業務付費盤子縮小,公司表現出了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增長,得益於第三方頭部平臺的規模效應。同時在Tier2、Tier3國家收穫較大,垂類上,非遊戲垂類,如工具垂類高速增長。公司發現大量之前未接觸過海外市場的客戶,1H22收穫不高,公司希望給更多時間和耐心。

Mar-tech板塊:2021年併購熱雲,1H22完成初步整合,建立統一的產品委員會。在新的隱私數據保護和框架下打通AdTech(廣告技術)和Mar-tech(營銷技術)體系,爲後續算法模型能力迭代奠定基礎。公司在AdTech上優勢突出希望與Mar-tech深度耦合,服務與客戶ROAS優化,帶來ROI持續性提升。1H22公司修煉Mar-tech內功,主要是研發投入項目,對長期發展具備重要意義。

1H22關鍵策略Mintegral:基建升級,突破新的垂類,如中重度遊戲看重ROI,需要具備深度和長鏈路優化能力,2022年初起對Miintegral做了自上線以來最大的升級,希望4Q22上線,公司投入大量人力和研發,確保系統上線質量。

經營策略:由於宏觀環境影響,公司關注降本增效和利潤項可控,減緩虧損垂類的拓展節奏,不像之前對虧損垂類進行補貼,在充滿不確定性環境下,希望保持自身動作不變型,持續穩定地提升自身能力。

CFO/宋笑飛

1H22財務數據

核心數據:集團收入4.56億美金,在2月底重組大媒體代理業務後達成,GAAP口徑下增長48%;提出大媒體代理業務影響,同比增長率達到63%。Mintegral爲核心業務,貢獻4.1億美金,同比增長23%。Mintegral年化收入10萬以上客戶數量達到320個,去年同期232個,留存率94%,帶來收入佔Mintegral收入97%,淨美元擴張率198%,調整後EBITDA580萬美金,爲扣減重組大媒體代理業務來的會計利潤。

團隊:國際化、重研發,有17個辦公室,研發人員佔比超60%,1H22同比收入和利潤提升,在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變化的背景下,公司保持研發核心能力持續迭代,廣告技術和營銷技術雙輪驅動不變的情況下,對不盈利項目、中後臺、運營團隊進行優化,同時招聘到了更優秀的產品經理、工程師、高級管理人員,總人數有所下降,但人效提升。

發展歷程:

1.0階段:2013~2016年,業務主要爲非程序化廣告,包括大媒體出海代理業務與中長尾流量的廣告聯盟業務,出於優化現金流目的,2022年2月底完成大媒體代理業務重組,使其在上市公司外獨立發展,保留廣告聯盟業務,這部分業務利潤率、現金流較好。

2.0階段:2016至今,公司圍繞程序化交易平臺投入大量精力,乘海外移動互聯網和出海紅利,Mintegral已成長爲頭部程序化廣告第三方平臺,具備服務全球客戶能力。

3.0階段:2021年收購熱雲,進入3.0階段,形成Mar-tech加Adtech的雙輪驅動,幫助客戶獲得更高ROI,並形成

數據沉澱。

與傳統廣告技術平臺的區別:廣告技術公司主業爲媒體代理業務,經營層面上,程序化廣告可沉澱大量數據資產,商業模式規模效應顯著,廣告庫存風險低,上下遊議價能力強;財務上,現金流顯著好於傳統代理業務,傳統代理業務附加值有限,對運營資金佔用高。因此公司在2022年年初完成大媒體代理業務重組,聚焦程序化平臺發展。公司在美股的可比公司主要包括AppLovin、IronSource、Unity的廣告平臺部門。

排名:選取全球最大第三方APP效果監測平臺AppsFlyer榜單,公司在廣告主廣告效果留存榜單排名全球前四,是前十中唯一上榜的中國平臺公司。細分榜單上,公司在安卓全品類付費榜單排名第八、蘋果應用類廣告全名類榜單排名第五,中國區榜單12項排名第一。

谷歌應用商店遊戲排行中,前10個遊戲有9個接入Mintegral。

財務情況

營業收入:4.56億美元,剔除大媒體代理業務營收同比增長63%,Mintegral板塊同比增長23%。Mintegral作爲公司核心發展方向,面向的絕對市場足夠大,目前市場佔比不高,未來增長空間大。在廣告行業整體景氣度不佳的情況下,Mintegral的商業模式具有韌性。

毛利:0.90億美元。服務器成本佔收入4.6%,存在優化空間,有望隨業務增長雲商的合同持續折讓,1H22與主要雲商溝通,整體服務器折扣增加近5%,趨勢有望隨匯量業務增加持續。此外算法優化將減少單位服務器消耗。

業務增長點:分地區(根據客戶運營所在地而非流量來源地劃分)看,歐美、亞太地區客戶收入貢獻超過98%,其中亞太地區收入佔比明顯提升,得益於亞太地區遊戲企業客戶數量和平均投放規模提升,同時東南亞大型電商增加Mintegral投放預算,帶動亞太地區總收入增長,中國收入佔比下降,但絕對值提升,主要系短視頻APP出海投放預算增加。分品類看,遊戲、工具類收入提升。

淨收入:1H22廣告業務同比增長89%,Mintegral未來短期戰術是迅速擴大規模,目前是休閒操作型遊戲全球開發者重點合作平臺之一。

費用

研發投入:同比較高,與2H21維持統一水平,1H22完成兩筆融資,有助於加快研發投入,使客戶ROI和公司市場地位提升,客戶投放預算向Mintegral遷移,帶來收入大幅增長,使公司從純輕度遊戲平臺逐步成長爲涵蓋多垂類的平臺,規模效應有望帶來服務器單位成本下降,過去12個月對研發團隊補強,骨幹高管更新換代。

銷售費用增長原因:1)拓展垂類的渠道補貼,長期看垂類補貼會隨垂類能力提升逐步降低。2)支付聚合平臺的費用,行業流量採買使用競價方式,聚合平臺有競爭加劇趨勢,如Unity與IronSource合併給AppLovin帶來競爭壓力,大廠希望競價入口高效競爭,公司預期這一費用未來保持在合理範圍之內。3)SaaS業務發展投入更多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增長原因:1)新招募高級別員工;2)中介費用增加,完成重組產生一系列中介費;3)併購熱雲後梳

理人才體系,優化團隊產生離職補償,歐洲地區補償較高。1H22公司業務線更爲聚焦,中後臺自動化水平持續提升,預期未來管理費用有持續優化空間。

利潤:1H22會計利潤高,系重組帶來會計收益。該交易以上市公司大股東持有的股權進行交割,這部分股票未來用於吸引、留用人才,不佔用公司發展資金,也不稀釋現有股東股權,大多數將用於給現有執行董事和創始人以外的員工激勵。調整後EBITDA比21年同期有增長,2H22將在規模發展和流量補貼找到平衡點。

應收賬款:客戶賬期自主權大,不會出現賬期換業務的情況,週轉天數下降到2個月內,平臺規模不斷擴大,有寬鬆靈活的付款賬期。

問答環節

Q:淨擴張率較高的原因是什麼?

A:ATT新政出臺後,2H21廣告主在大媒體方向投放效果下降,導致預算轉移,公司及其他歐美第三方爲受益方,淨擴張率都比較高。

Q:行業內競對併購較多,行業是否進入併購整合發展階段,對未來競爭格局和公司影響如何?公司如何應對?

A:行業格局:尚未進入整合期,兩個deal有相關背景。行業集中度不高,全球in-app廣告市場2,000多億美金,目前幾家體量相對較小,不存在合併後贏者通吃的情況,廣告系統較難通過併購達到1+1大於2的效果。如AppLovin收購MoPub的案例,AppLovin在2Q關閉了MoPub,轉爲選擇自身的廣告平臺MAX,將MoPub客戶遷移到MAX上,同時做了2億美金補貼,但仍有客戶遷移到其他平臺,如IronSource。併購達到1+1大於2的效果需要時間,短期內不確定性較高。

公司應對措施:公司的策略是和自己競爭。蘋果ATT政策出臺後,提升了腰部渠道、第三方廣告商天花板,有大量預算希望找新渠道測試投放,能否承接預算由公司自身能力而非市場地位決定。公司希望提升能力、迭代算法、承接預算,優化投放ROI,加大研發投入資金。

未來趨勢:交易結果需要半年左右時間見分曉,Unity已拒絕AppLovin的收購邀約,未來看Unity董事會對IronSource的合併決策,公司認爲行業格局並未發生太多變化。

Q:研發投入體現在什麼方向,未來趨勢如何?

A:投放方向:核心是研發團隊規模擴張:2H21年在算法中臺、雲原生中臺(雲計算和大數據板塊)招募業內資深工程師,22年初邀請阿裏廣告算法技術負責人朱小強加入匯量擔任首席人工智能官。之後陸續招募資深工程師。國內人才市場供給側比之前略好,但價位居高不下,搭建大數據方向小團隊一年花幾千萬元成本。

雲原生架構升級:公司有雲事業部,將收入併入引擎體系,2H21招募雲架構工程師。公司面對的外部雲計算環境比較複雜,之前的算力集中在境外,在美東佔中國頭部運營商80%算力。2Q22法蘭克福算力提升,在不同雲上部署異構架構,需要在基礎設施投較多資源,同時有相應的服務器搬遷成本,計入研發費用,是未來提升ROI的前期投入。

未來趨勢:人力資源投入未來不會收縮,但隨着系統架構升級和服務器成本投入,後續有優化和收縮空間,有望在2H22和1H23的研發費用中體現。

Q:未來利潤趨勢如何展望?

A:公司處於成長期,不會特別釋放利潤,採取更穩健的策略是不希望把盈利的垂類大額補貼給虧損的垂類。公司過去的思路是部分虧損換更大市場份額,在經濟環境相對不好的情況下會控制節奏,但不會釋放很多利潤,否則會影響長期增長潛力,公司爭取做到bottonline客觀可控。

Q:新垂類人力投入方向和資源計劃如何,何時看到效果?

A:新垂類:核心品類是遊戲,目前主要貢獻爲超休閒遊戲,中重度遊戲佔比偏低,後續進一步拆分遊戲品類。中重度遊戲和輕度遊戲目標優化深度不同,輕度優化下載,中重度優化付費,公司基建和核心能力仍在逐步追趕和建設。從出海趨勢看,中重度遊戲垂類盤子較大,中國遊戲公司休閒遊戲創意稍弱,但中重度遊戲系統和付費能力領先且預算大,目前匯量尚未將特別多預算轉化爲收入,是亟待攻克的問題。此外工具、電商、社交(偏文娛類垂類)都會隨着公司系統能力提升打開天花板,目前合作停留在淺層次的下載、安裝、轉化層面,沒有能力深度優化,未來希望提升能力。

投入資源:包括商務和運營側資源、算法數據研發資源,目前垂類投入偏後端的研發和算法,技術側投入更大。市場缺流量,之前客戶依賴頭部兩家(Google和Facebook)提升ROI。2H21蘋果ATT政策出臺後,中國出海的大的中重度遊戲公司在大媒體上的ROI下滑30-50%不等,無法用同等體量預算買到相應體量的用戶,需要測試其他渠道。目前市場偏供給側,主要看各家系統能力,在商務運營上不需要投入過多資源。目前有信心在4Q22如期完成公司整體系統基建。有望在1H23的中重度遊戲等垂類上體現。

Q:發力中重度遊戲,與Unity合併IronSource有無競爭關係

A:大家都在圈流量階段,不太存在競爭,市場集中度沒有大家想象的高,是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較大的區別。

Q:短期內有無併購和投資計劃?

A:目前沒有,收購需要花很長時間進行經營整合,熱雲數據之前完整併購在2016年,已是五年前,熱雲體量對公司來說已經非常大,短期不會再收新的項目。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