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汇量科技(1860.HK)22H1业绩会纪要解读
uSMART盈立智投 08-31 16:36

总结:

1.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4.56亿美金,在2月底重组大媒体代理业务后达成,GAAP口径下增长48%;剔除大媒体代理业务影响,同比增长率达到63%。Mintegral为核心业务,贡献4.1亿美金,同比增长23%。Mintegral年化收入10万以上客户数量达到320个,去年同期232个,留存率94%,带来收入占Mintegral收入97%,净美元扩张率198%,调整后EBITDA580万美金,为扣减重组大媒体代理业务来的会计利润。

2.1H22受到宏观环境影响,Tier1国家,如美国的下载和业务付费盘子缩小,公司表现出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增长,得益于第三方头部平台的规模效应。同时在Tier2、Tier3国家收获较大,垂类上,非游戏垂类,如工具垂类高速增长。公司发现大量之前未接触过海外市场的客户,1H22收获不高,公司希望给更多时间和耐心。

3.Mar-tech板块:2021年并购热云,1H22完成初步整合,建立统一的产品委员会。在新的隐私数据保护和框架下打通AdTech(广告技术)和Mar-tech(营销技术)体系,为后续算法模型能力迭代奠定基础。公司在AdTech上优势突出希望与Mar-tech深度耦合,服务与客户ROAS优化,带来ROI持续性提升。1H22公司修炼Mar-tech内功,主要是研发投入项目,对长期发展具备重要意义。2022年初起对Miintegral做了自上线以来最大的升级,希望4Q22上线,公司投入大量人力和研发,确保系统上线质量。

嘉宾发言

CEO&联合创始人/曹晓欢海外广告市场趋势判断

1、隐私保护政策影响

苹果2021年提出隐私新政(业务跟踪透明框架ATT),全球程序化广告系统无法在iOS上用IDFA对用户定向,谷歌2022年年初提出类似政策,未来两年逐步把谷歌浏览器chrome上面隐私沙盒机制扩展到安卓,未来广告系统也不能用AdID在安卓上对用户进行定向。上述政策相较新冠疫情对大媒体平台广告行业影响更大。汇量及美国、以色列友商等第三方广告程序系统的模型和算法不是基于用户隐私数据,收到隐私政策的影响不大,反而由于广告主在大媒体投放ROI下滑近三成,预算向汇量等更多平台转移,抬高海外第三方程序化广告平台的市场空间,客观上带来机会。

2、效果广告市场变化

疫情背景下,C端需求收缩,B端广告投放效果向ROI倾斜。国外各大广告系统面向ROAS(returnonadvertisingspend)方向演进,客户在给广告运算时不需要按广告转化给单价,而是给出基于收入的回报率,如卖一双鞋,希望1元广告获得5元收入,广告系统会评估每次广告展示机会,进行自动出价,接近广告主回报目标。比程序化广告系统灵活性和自由度更高,因为如果系统判断目标用户价值高,可动态给出高单价,且客户不用频繁根据ROI调整出价,降低投放复杂度,贴近当前经济环境需求。目前海外模型需求上涨较快,且促进客户主动把广告收入数据回传给系统,与平台深度绑定。同时也对平台算法数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是公司重点投入方向之一,相应推高了研发费用。

3、海外新兴市场机会

公司2013年起做出海,做好海外市场不能只成立海外事业部,比如进入北美市场,需要搭建美国团队、加拿大团

队,进入亚太市场需要韩国、泰国、印尼团队等。不同国家国情和走势不同,公司尝试分散单一国家的风险,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情况下,除了Tier1国家,还关注Tier2、Tier3新兴市场国家潜力。近年头部广告主加大新兴市场投入,避开战争给Tier1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新兴市场收入较好。但行业存在动态发展过程,不能判断2023年新兴市场是否有长期超额收益,公司尽可能做全球流量供应链建设,提升业务安全边际。

业务执行情况

重组完成:2022年3月完成重组,重组完大媒体代理业务后,聚焦中长尾流量供应链建设和交付,非程序化广告是汇量创立以来的重点投入方向,近年随着程序化广告的增长,非程序化广告占比减小,但公司始终在细分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持续贡献稳定利润和现金流。大媒体业务重组后,Nativex经营状况改善,收入增长83%,大幅优化应收账款和周转天数,与公司预期一致。

整体情况:1H22受到宏观环境影响,Tier1国家,如美国的下载和业务付费盘子缩小,公司表现出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增长,得益于第三方头部平台的规模效应。同时在Tier2、Tier3国家收获较大,垂类上,非游戏垂类,如工具垂类高速增长。公司发现大量之前未接触过海外市场的客户,1H22收获不高,公司希望给更多时间和耐心。

Mar-tech板块:2021年并购热云,1H22完成初步整合,建立统一的产品委员会。在新的隐私数据保护和框架下打通AdTech(广告技术)和Mar-tech(营销技术)体系,为后续算法模型能力迭代奠定基础。公司在AdTech上优势突出希望与Mar-tech深度耦合,服务与客户ROAS优化,带来ROI持续性提升。1H22公司修炼Mar-tech内功,主要是研发投入项目,对长期发展具备重要意义。

1H22关键策略Mintegral:基建升级,突破新的垂类,如中重度游戏看重ROI,需要具备深度和长链路优化能力,2022年初起对Miintegral做了自上线以来最大的升级,希望4Q22上线,公司投入大量人力和研发,确保系统上线质量。

经营策略:由于宏观环境影响,公司关注降本增效和利润项可控,减缓亏损垂类的拓展节奏,不像之前对亏损垂类进行补贴,在充满不确定性环境下,希望保持自身动作不变型,持续稳定地提升自身能力。

CFO/宋笑飞

1H22财务数据

核心数据:集团收入4.56亿美金,在2月底重组大媒体代理业务后达成,GAAP口径下增长48%;提出大媒体代理业务影响,同比增长率达到63%。Mintegral为核心业务,贡献4.1亿美金,同比增长23%。Mintegral年化收入10万以上客户数量达到320个,去年同期232个,留存率94%,带来收入占Mintegral收入97%,净美元扩张率198%,调整后EBITDA580万美金,为扣减重组大媒体代理业务来的会计利润。

团队:国际化、重研发,有17个办公室,研发人员占比超60%,1H22同比收入和利润提升,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变化的背景下,公司保持研发核心能力持续迭代,广告技术和营销技术双轮驱动不变的情况下,对不盈利项目、中后台、运营团队进行优化,同时招聘到了更优秀的产品经理、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总人数有所下降,但人效提升。

发展历程:

1.0阶段:2013~2016年,业务主要为非程序化广告,包括大媒体出海代理业务与中长尾流量的广告联盟业务,出于优化现金流目的,2022年2月底完成大媒体代理业务重组,使其在上市公司外独立发展,保留广告联盟业务,这部分业务利润率、现金流较好。

2.0阶段:2016至今,公司围绕程序化交易平台投入大量精力,乘海外移动互联网和出海红利,Mintegral已成长为头部程序化广告第三方平台,具备服务全球客户能力。

3.0阶段:2021年收购热云,进入3.0阶段,形成Mar-tech加Adtech的双轮驱动,帮助客户获得更高ROI,并形成

数据沉淀。

与传统广告技术平台的区别:广告技术公司主业为媒体代理业务,经营层面上,程序化广告可沉淀大量数据资产,商业模式规模效应显著,广告库存风险低,上下游议价能力强;财务上,现金流显著好于传统代理业务,传统代理业务附加值有限,对运营资金占用高。因此公司在2022年年初完成大媒体代理业务重组,聚焦程序化平台发展。公司在美股的可比公司主要包括AppLovin、IronSource、Unity的广告平台部门。

排名:选取全球最大第三方APP效果监测平台AppsFlyer榜单,公司在广告主广告效果留存榜单排名全球前四,是前十中唯一上榜的中国平台公司。细分榜单上,公司在安卓全品类付费榜单排名第八、苹果应用类广告全名类榜单排名第五,中国区榜单12项排名第一。

谷歌应用商店游戏排行中,前10个游戏有9个接入Mintegral。

财务情况

营业收入:4.56亿美元,剔除大媒体代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3%,Mintegral板块同比增长23%。Mintegral作为公司核心发展方向,面向的绝对市场足够大,目前市场占比不高,未来增长空间大。在广告行业整体景气度不佳的情况下,Mintegral的商业模式具有韧性。

毛利:0.90亿美元。服务器成本占收入4.6%,存在优化空间,有望随业务增长云商的合同持续折让,1H22与主要云商沟通,整体服务器折扣增加近5%,趋势有望随汇量业务增加持续。此外算法优化将减少单位服务器消耗。

业务增长点:分地区(根据客户运营所在地而非流量来源地划分)看,欧美、亚太地区客户收入贡献超过98%,其中亚太地区收入占比明显提升,得益于亚太地区游戏企业客户数量和平均投放规模提升,同时东南亚大型电商增加Mintegral投放预算,带动亚太地区总收入增长,中国收入占比下降,但绝对值提升,主要系短视频APP出海投放预算增加。分品类看,游戏、工具类收入提升。

净收入:1H22广告业务同比增长89%,Mintegral未来短期战术是迅速扩大规模,目前是休闲操作型游戏全球开发者重点合作平台之一。

费用

研发投入:同比较高,与2H21维持统一水平,1H22完成两笔融资,有助于加快研发投入,使客户ROI和公司市场地位提升,客户投放预算向Mintegral迁移,带来收入大幅增长,使公司从纯轻度游戏平台逐步成长为涵盖多垂类的平台,规模效应有望带来服务器单位成本下降,过去12个月对研发团队补强,骨干高管更新换代。

销售费用增长原因:1)拓展垂类的渠道补贴,长期看垂类补贴会随垂类能力提升逐步降低。2)支付聚合平台的费用,行业流量采买使用竞价方式,聚合平台有竞争加剧趋势,如Unity与IronSource合并给AppLovin带来竞争压力,大厂希望竞价入口高效竞争,公司预期这一费用未来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3)SaaS业务发展投入更多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增长原因:1)新招募高级别员工;2)中介费用增加,完成重组产生一系列中介费;3)并购热云后梳

理人才体系,优化团队产生离职补偿,欧洲地区补偿较高。1H22公司业务线更为聚焦,中后台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预期未来管理费用有持续优化空间。

利润:1H22会计利润高,系重组带来会计收益。该交易以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股权进行交割,这部分股票未来用于吸引、留用人才,不占用公司发展资金,也不稀释现有股东股权,大多数将用于给现有执行董事和创始人以外的员工激励。调整后EBITDA比21年同期有增长,2H22将在规模发展和流量补贴找到平衡点。

应收账款:客户账期自主权大,不会出现账期换业务的情况,周转天数下降到2个月内,平台规模不断扩大,有宽松灵活的付款账期。

问答环节

Q:净扩张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A:ATT新政出台后,2H21广告主在大媒体方向投放效果下降,导致预算转移,公司及其他欧美第三方为受益方,净扩张率都比较高。

Q:行业内竞对并购较多,行业是否进入并购整合发展阶段,对未来竞争格局和公司影响如何?公司如何应对?

A:行业格局:尚未进入整合期,两个deal有相关背景。行业集中度不高,全球in-app广告市场2,000多亿美金,目前几家体量相对较小,不存在合并后赢者通吃的情况,广告系统较难通过并购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如AppLovin收购MoPub的案例,AppLovin在2Q关闭了MoPub,转为选择自身的广告平台MAX,将MoPub客户迁移到MAX上,同时做了2亿美金补贴,但仍有客户迁移到其他平台,如IronSource。并购达到1+1大于2的效果需要时间,短期内不确定性较高。

公司应对措施:公司的策略是和自己竞争。苹果ATT政策出台后,提升了腰部渠道、第三方广告商天花板,有大量预算希望找新渠道测试投放,能否承接预算由公司自身能力而非市场地位决定。公司希望提升能力、迭代算法、承接预算,优化投放ROI,加大研发投入资金。

未来趋势:交易结果需要半年左右时间见分晓,Unity已拒绝AppLovin的收购邀约,未来看Unity董事会对IronSource的合并决策,公司认为行业格局并未发生太多变化。

Q:研发投入体现在什么方向,未来趋势如何?

A:投放方向:核心是研发团队规模扩张:2H21年在算法中台、云原生中台(云计算和大数据板块)招募业内资深工程师,22年初邀请阿里广告算法技术负责人朱小强加入汇量担任首席人工智能官。之后陆续招募资深工程师。国内人才市场供给侧比之前略好,但价位居高不下,搭建大数据方向小团队一年花几千万元成本。

云原生架构升级:公司有云事业部,将收入并入引擎体系,2H21招募云架构工程师。公司面对的外部云计算环境比较复杂,之前的算力集中在境外,在美东占中国头部运营商80%算力。2Q22法兰克福算力提升,在不同云上部署异构架构,需要在基础设施投较多资源,同时有相应的服务器搬迁成本,计入研发费用,是未来提升ROI的前期投入。

未来趋势:人力资源投入未来不会收缩,但随着系统架构升级和服务器成本投入,后续有优化和收缩空间,有望在2H22和1H23的研发费用中体现。

Q:未来利润趋势如何展望?

A:公司处于成长期,不会特别释放利润,采取更稳健的策略是不希望把盈利的垂类大额补贴给亏损的垂类。公司过去的思路是部分亏损换更大市场份额,在经济环境相对不好的情况下会控制节奏,但不会释放很多利润,否则会影响长期增长潜力,公司争取做到bottonline客观可控。

Q:新垂类人力投入方向和资源计划如何,何时看到效果?

A:新垂类:核心品类是游戏,目前主要贡献为超休闲游戏,中重度游戏占比偏低,后续进一步拆分游戏品类。中重度游戏和轻度游戏目标优化深度不同,轻度优化下载,中重度优化付费,公司基建和核心能力仍在逐步追赶和建设。从出海趋势看,中重度游戏垂类盘子较大,中国游戏公司休闲游戏创意稍弱,但中重度游戏系统和付费能力领先且预算大,目前汇量尚未将特别多预算转化为收入,是亟待攻克的问题。此外工具、电商、社交(偏文娱类垂类)都会随着公司系统能力提升打开天花板,目前合作停留在浅层次的下载、安装、转化层面,没有能力深度优化,未来希望提升能力。

投入资源:包括商务和运营侧资源、算法数据研发资源,目前垂类投入偏后端的研发和算法,技术侧投入更大。市场缺流量,之前客户依赖头部两家(Google和Facebook)提升ROI。2H21苹果ATT政策出台后,中国出海的大的中重度游戏公司在大媒体上的ROI下滑30-50%不等,无法用同等体量预算买到相应体量的用户,需要测试其他渠道。目前市场偏供给侧,主要看各家系统能力,在商务运营上不需要投入过多资源。目前有信心在4Q22如期完成公司整体系统基建。有望在1H23的中重度游戏等垂类上体现。

Q:发力中重度游戏,与Unity合并IronSource有无竞争关系

A:大家都在圈流量阶段,不太存在竞争,市场集中度没有大家想象的高,是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较大的区别。

Q:短期内有无并购和投资计划?

A:目前没有,收购需要花很长时间进行经营整合,热云数据之前完整并购在2016年,已是五年前,热云体量对公司来说已经非常大,短期不会再收新的项目。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