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天風宏觀宋雪濤,作者:宋雪濤、郭微微
在新舊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能源供需的脆弱平衡關係隨時有可能被突發事件打破。
在去年報吿《難以忽視的能源真相》中,我們指出極端天氣和少風缺水並非獨立事件,都和氣候系統變化有關。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常見,化石能源在某個時間節點的緊缺程度以及可再生能源對於未來的重要性可能都會不斷超出預期。
今年夏天的氣候特徵和能源短缺驗證了我們的判斷,極端氣温和少風缺水引發的能源供需矛盾成為了愈發不容忽視的問題。
(1)高温
今年北半球副熱帶高壓異常強大,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帶和伊朗高壓均階段性增強,形成大範圍的北半球環形暖高壓帶,幾乎覆蓋了整個北半球。南美洲北部和中非南部也處於南半球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
大氣環流的異常在全球多地形成了極端的高温。根據ECMWF統計,今年7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三個7月之一,平均氣温比1991年-2020年的平均水平高出0.38°C。
受持續極強的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帶控制,歐洲7月平均氣温比1991-2020年平均值高出0.72°C,温度上升幅度高於全球。多地高温創出歷史新高,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和英國部分地區7月均出現40°C以上高温,其中英國為歷史首次突破40°C。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異常,造成了中國長江流域地區的高温熱浪。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評估,綜合考慮高温熱浪事件的平均強度、影響範圍和持續時間,從今年6月13日開始至今的區域性高温事件綜合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
(2)乾旱
高温侵襲下,歐洲大部分地區7月的降水量都低於平均水平,法國當月全國平均降雨量比1991年以來7月的平均值下降84%。受降水偏少影響,歐洲7月相對濕度低於1991-2020 年平均值4%,創下有記錄以來的7月最低水平。
7月中下旬,歐洲47%的地區處於乾旱警吿狀態(紅色),17%的地區處於最高級別的乾旱警戒狀態(橙色)。
今年長江流域降水量明顯偏低,6月以來降水量為325.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3成,為歷史同期第二少;7月以來降水量為143.2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4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蕪湖、南昌7月降雨量低於往年水平100毫米以上。
8月以來,情況出現進一步惡化,長江流域、烏江和長江中下游降水均為歷史同期最少,降雨量不足20毫米。受持續高温及降水偏少影響,長江流域出現罕見旱情。
(3)河流
在高温、少雨和乾旱的共同作用下,今年歐洲主要河流水位持續降低。根據德國聯邦水文研究所,萊茵河、多瑙河、威悉河、易北河等德國代表性河流水位均已低於警戒線。
7月以來,長江干支流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8成,上中游來水量為1949年以來同期最少,三峽來水偏少超過4成,漢江丹江口重點水庫偏少近7成。目前,長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9~6.1米,均為有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洞庭湖、鄱陽湖水體面積較6月縮小75%,相繼於8月4日、6日低於枯水位,分別為1971年、1951年以來最早。
從今年中國主要水庫站的水位來看,依然存在南旱北澇的特點。8月前20日,位於黃河和海河流域的水庫(大黑汀、密雲 、潘家口、嶽城、小浪底)水位較往年均值偏高1%以上,位於錢塘江和長江流域的水庫(新安江、丹江口、三峽)水位較往年均值偏低1%以上。
(1)水電
水位的下降對歐洲水電和核電的出力產生了明顯負面影響。根據Rystad Energy,今年前7個月歐洲水力發電量比去年同期減少20%,核電發電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2%。
法國的核電佔比七成以上、水電佔比一成以上,受到了更大沖擊。上半年法國水電發電量同比下降20.9%,核電發電量同比下降15.2%,電力淨進口2.5太瓦時(1太瓦時=10^9千瓦時),從傳統的電力淨出口國變為了淨進口國。
6月法國水電同比下降35.5%,核電同比下降27.5%,發電量下降了19.6%,但用電量受高温刺激同比增長了7.9%,電力缺口迅速拉大。歐洲能源交易所的法國1年期電力合同價格在8月19日收報72.56歐分/度,1個月內上漲了50%以上,1年內上漲了7倍以上。
長江流域是中國水電開發的重點地區,區域性旱情對國內水電生產形成了明顯擾動。7月全國水電發電量同比增長2.4%,增速比6月回落26.6pct;水電發電設備單月利用小時數環比回落4.7%,顯著異於往年7月環比走高的季節性規律。
分區域來看,水電大省四川、雲南和湖北7月水電增速分別比上月回落了17.8pct、26.3pct和66.4pct。從8月的最新情況看,長江流域降水量仍然明顯低於過往,瀾滄江和金沙江流域降水量偏低但程度較淺,因此四川和湖北近來受到了更大的影響。
相比湖北,四川省的電力裝機結構較為單一,水電佔比約八成,又恰巧處在高温少雨的中心地帶,7月水電來水偏枯4成、8月以來偏枯達5成,水電日發電量大幅下降,供電能力的下滑更為嚴峻。
與此同時,持續的高温帶來了降温負荷的激增,7月全國用電量同比增長6.3%,第二產業用電同比回落0.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比增長26.8%。其中四川受高温刺激,7月電力售電量達29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8%。供需的雙重壓力下,四川不得不首次啟動省級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一級應急響應,通過限制工業用電,全力保障民生用電。
(2)風電
今年風電效率也受到了西風帶紊亂的影響。7月全國風電發電量增長5.7%,增速比上月放緩11pct;風電發電設備單月利用小時數環比回落15.7%,回落幅度明顯高於過往兩年。
今年夏季,北半球的高温、缺水、乾旱,既直接影響到了農業和畜牧業,也間接影響到亞歐美的工業生產,並最終作用於國際貿易格局和國際政治關係。今年冬季,全球可能再次迎來冷冬,《自然》雜誌日前稱氣象學家已連續第三年預測拉尼娜現象,即可能發生罕見的“三重”拉尼娜氣候事件。冬季的某個時刻,寒潮、雪災和凍害可能推動能源價格再創新高。
風險提示:全球氣候變化超預期;極端天氣發生頻次超預期;能源供給結構變化超預期
報吿來源: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報吿發布時間:2022年8月23日
本資料為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佈,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閲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佈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吿的發佈平台,所發佈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的報吿為準。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吿當日或發佈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