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鋭製藥(600285):產品豐富優勢突出 “兩隻老虎”系列實現高質量發展
【投資要點】 公司業績保持穩定增長。2022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03億元,同比+10.86%;歸母淨利潤2.71 億元,同比+23.15%;扣非歸母淨利潤2.39 億元,同比+15.31%;實現經營性現金淨流量3.04 億元,同比-42.38%。分產品來看,貼膏劑9.36 億元(+11.31%)、膠囊劑3.15 億元(+0.63%)、片劑0.97 億元(+42.90%)、軟膏劑0.92 億元(+33.98%)、其他0.61 億元(-2.08%)。片劑、軟膏劑同比增長較多主要系丹鹿通督片和糠酸莫米松乳膏收入增加。分區域來看,西北(+34.06%)、西南(+28.89%)、華中地區(+36.02%)營收增長較快,另外儘管報吿期內受疫情影響,上海地區營業收入1.20 億元(同比-34.42%),華東地區營收接近持平(-2.59%)。就單獨Q2 來看,公司實現收入8.21 億元(+7.18%),Q1 為6.82 億元(+15.79%);歸母淨利潤1.40 億元(+13.82%),Q1 為1.05 億元(+16.07%)。 公司產品豐富優勢突出。公司產品覆蓋骨科、兒科、皮膚科、麻醉科、心腦血管等多個科室,品類豐富、優勢突出。獨家產品通絡祛痛膏為雙跨品種(醫院端+OTC 端),入選《國家基藥目錄》、《國家醫保目錄》,多次被評為“最受歡迎風濕骨科用藥”“骨傷科類中成藥十強品牌”,“通絡+活血”組合進入“2022 年北京冬奧會崇禮賽區中醫藥文化展館優質中成藥品種入圍名單”;“兩隻老虎”牌膏藥系列產品10 年累計銷售量突破100 億貼,銷量位居中國膏藥產品暢銷榜前列。根據米內網統計,2021 年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中成藥貼膏劑TOP20 產品,公司有6 個產品上榜,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逐年提升。 實現“兩隻老虎”牌膏藥系列產品高質量發展。實現“兩隻老虎”牌膏藥系列產品高質量發展,是公司當前優化市場策略和實施品牌OTC發展戰略的重點工作。2021 年,壯骨麝香止痛膏、傷濕止痛膏、關節止痛膏、麝香壯骨膏等總銷量為14.2 億貼,具有較好的OTC 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基礎。“兩隻老虎”牌膏藥袋裝系列極具性價比,深受中老年消費者的認可,精品系列貼膏採用四向彈力布和防粘層“S”切口,更好的敷貼感進一步增強了藥效的滲透和吸收,更好的透氣性能夠滿足運動等場景和升級消費需求。根據中康開思數據,2021 年公司“兩隻老虎”品牌的壯骨麝香止痛膏在中國零售藥店同類產品中所佔市場份額為91.17%,處於市場領先地位。 公司醫藥電商初具規模。公司醫藥電商成立於2019 年7 月,2021 年電商前台GMV 突破億元。上半年內,電商部門持續優化服務,積極搭建私域流量平台,累計接待客户13.1 萬人次,復購客户平均客單價同比提升124%。另外,公司積極參與“年貨節”“38 女王節”“618 年中大促”等平台活動,京東羚鋭官方旗艦店在“618 年中大促”中取得貼膏劑產品銷售第一名的優秀成績。 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0.81pct。2022H1,公司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分別為48.07%、5.67%、-0.67%,同比分別-0.81pct、+0.72pct、-0.19pct;研發費用率為2.80%(同比-0.09pct);公司銷售毛利率、淨利率分別為72.62%(-2.53pct)、18.01%(+1.76pct)。 【投資建議】 據米內網統計,2021 年公立醫院中成藥市場2508 億元(同比+ 4.85%),城市實體藥店中成藥銷售規模1117 億元(同比+4.4%),呈現穩定增長趨勢。公司及子公司擁有國家醫保目錄品種45 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24 個、獨家品種13 個,產品主要覆蓋骨科、心腦血管、麻醉科、兒科、皮膚科等科室。下半年,公司將圍繞“保存量、擴增量、提質量”的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強媒介沉澱、專業推廣和渠道擴張,通過極具性價比的“兩隻老虎”系列產品推動公司品牌價值和收入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我們維持公司2022/2023/2024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31.11/35.31/39.69 億元,略微下調了所得税率,略微提升歸母淨利潤分別至4.86/5.88/6.98 億元,EPS 分別為0.86/1.04/1.23 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毛利率下滑或波動風險; 產品安全質量風險; 研發進展不達預期風險;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