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1.公司目前賬面上擁有200多億現金,BD進展迅速,在去年至今Biotech估值低迷的背景下,積極開展收併購Biotech或其具體產品;TDI01塵肺獲批臨牀,美國I期臨牀試驗已完成,1月25日國內橋接試驗獲批臨牀,4月開始入組給藥,3月3日塵肺適應症獲批臨牀,有望填補職業病領域空白;同時億一生物也將F-627長效G-CSF中國商業化權益獨家授權給公司。
2.創新藥研發上,3個創新藥已上市,2個創新藥已報產,57個創新藥處於不同臨牀階段,60多個候選創新藥處於臨牀前階段,13個自主研發,6個海外臨牀。2021年研發投入總額達到38.2億元,同比增加34.5%(佔收入比14.2%),21年創新藥與生物藥的研發投入佔比超過70%,投入金額同比增加64.7%,腫瘤領域研發投入達到75%,投入金額同比增加71.2%,近5年研發投入和佔比逐年上升,集團加速向創新型企業轉型,預計未來10年將有10-12個創新藥上市。
3.公司認爲集採的影響總體上正面貢獻大於負面作用。從集採中選情況來看,公司品種在前五批佔比34%,第六批胰島素專項集採對公司並無影響,第七批集採中公司12個品種中了9個。從營收來看,公司營收2021年實現營收42億元,同比增長13.6%;調整歸母淨利潤實現29.3億元,同比增長26.6%;
Q&A:
Q:集採對公司的影響
集採對於公司的影響,總體而言,正面貢獻大於負面作用。1)從營收來看,公司營收2021年實現營收42億元,同比增長13.6%;調整歸母淨利潤實現29.3億元,同比增長26.6%;2)從集採中選情況來看,公司品種在前五批佔比34%,第六批胰島素專項集採對公司並無影響,第七批集採中公司12個品種中了9個。
Q:公司在創新藥研發方面的具體進展
公司主營業務在2020年由肝病領域轉爲抗腫瘤藥物研發:
1)從產品平臺來看,公司主要擁有以下產品平臺:安羅替尼以及PD-1,其中PD-1覆蓋10個適應症左右;
2)從具體疾病領域來看,公司創新藥研發覆蓋的疾病領域包括肝病、腫瘤、骨骼、呼吸、麻醉、泌尿等等。抗腫瘤領域:安羅替尼已申報了甲狀腺分化癌適應症,同時派安普利單抗申報了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鼻咽癌適應症,2022年都有望獲批新的適應症;肝病領域:創新藥天晴甘美,成爲國家醫保局支付改革試點產品,取消醫保報銷限制;心腦血管領域:2021年,獲批產品天依寧、欣速安、鹽酸考來維侖片(FDAANDA)骨科領域:2022年泰博維(阿達木單抗)已獲批上市;呼吸領域:首仿上市的天晴速暢,在第五批集採中中標;2022年天晴速信(吸入用氯醋甲膽鹼),中國唯一獲批用於支氣管激發試驗的激發劑,將改變哮喘診療的臨牀實踐;其他:天韻(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鈉),艾速平(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膠囊)爲抗感染及消化系統的重磅產品。
3)從獲批品種數來看,2019-2021年獲批的品種數依次是:26、29、33。預計未來十年公司將有10-12個創新藥上市,單抗、雙抗等新技術或是公司未來重點佈局的方向。
Q:公司BD的進展?
1)TDI01塵肺獲批臨牀,美國I期臨牀試驗已完成,1月25日國內橋接試驗獲批臨牀,4月開始入組給藥,3月3日塵肺適應症獲批臨牀,有望填補職業病領域空白;
2)億一生物將新型生物藥F-627(艾貝格司亭α,長效G-CSF)的中國商業化權益獨家授權給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
Q:公司收購F-star之後是如何與母公司產生協同作用的?公司後續BD進程如何?
A:首先,收購F-star之後,對於F-star旗下品種,在國內自己參與運作;其次,是獲得了F-star旗下的幾十位科學家,增強了公司人才優勢,並且對於公司後續國際化以及創新藥研發轉型有重要作用。公司賬面上擁有200多億現金,後續將根據公司情況持續推進BD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