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經濟弱復甦,6月數據怎麼看?
格隆匯 07-01 09:00

本文來自:固收彬法,作者:孫彬彬團隊

摘 要

6月數據怎麼看?

疫情政策邊際調整下,6月經濟相比5月有進一步提升,但仍弱於2020年疫情退出後的斜率水平。

我們預計6月工業增加值增速當月同比為4.0%;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累計同比為6.2%左右;社零增速當月同比為-3.4%;CPI當月同比為2.3%,PPI當月同比為5.8%。

我們預計6月出口當月同比11.89%,6月進口同比3.36%

我們預計6月新增信貸26000億;社融47000億;M2當月同比約11.4%。

總體來看,出口、工增和基建仍然是經濟重要支撐項。

經濟缺口回補,但修復的斜率和持續性仍是問題。市場在交易修復的同時,需要進一步關注斜率。

經濟修復的前提是金融修復,6月社融回升較為有力,問題關鍵在於後續政策能否進一步加碼,否則8月可能再度回落,國常會安排3000億專項金融債可以認為是新的增量工具,預計可以對後續社融有一定修補,但注意僅僅是修補,而非提振,由於今年發行地方債發行節奏前置,且財政增量政策遲遲未落地,因此7月後社融回升仍有放緩壓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債市近期雖有調整,但是幅度有限。

市場仍然需要進一步關注7月底政治局會議是否會公佈財政增量政策。

目前中國通脹前景較為穩定,外圍雖有影響,但是貨幣政策仍以對內為主,從總量上可以繼續發力。預估半年末之後資金面仍可維持高於合理充裕的水平。

因此,7月債市調整幅度有限,我們預計長端利率仍維持窄幅波動格局,利率上限很難輕易突破。

風險提示:地產失速下行,基建發力不明顯,疫情超預期擴散

1. 實體經濟數據

1.1. 預計二季度GDP同比約-0.5%,6月工業增加值同比4.0%

4月經濟底確認以來,5月全國主要省市進入疫情後半段或疫後修復期。6月以來,疫後經濟修復進入新階段,實際修復情況如何?

從PMI角度觀察,6月生產PMI回升3.1個百分點至52.8%,重回景氣度以上。政策呵護下中小企業經營壓力邊際改善,但大企業PMI下行,表明經濟壓力仍然較大。且由於PMI顯示的是經濟環比,6月初北京、上海防疫政策調整,經濟短期回補是正常現象,但PMI顯示的經濟復甦斜率並不算高,持續性也有待跟蹤。

觀察高頻數據與2020年3-4月對比來看,當前經濟修復斜率更緩、修復程度較弱,結構性問題延續。直觀來看,除滌綸長絲外的多數行業開工率確已進入回升區間,但回升斜率需要關注。參考2020年疫後高頻的修復情況,當前PTA產業鏈負荷率、鋼廠高爐開工率修復斜率明顯弱於2020年疫後,且從實際修復結果來看距離季節性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經濟面臨多重壓力,就意味着工增的作用更加關鍵。疫情以後經濟持續面臨多重壓力,工增增速始終略高於GDP增速,且無論從疫情走勢、宏觀經濟背景、還是微觀主體信心來看,小微和三產修復斜率大概率比2020年更加緩慢,因此規上工增是經濟修復的最主要支撐。

往後看,重點關注政策力度和經濟修復的斜率。與2020年相比來看,剛剛退出疫情的前兩月的工增修復斜率可能偏平,後續節奏要根據疫情形勢和政策力度動態調整。預計6月工業增加值同比約4.0%,二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速約為0.8%,二季度GDP同比約-0.5%。

1.2. 預計6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約6.2%

6月建築業PMI回升4.4個百分點至56.6%,建築業景氣度有所回升,但仍然低於季節性。今年以來建築業PMI持續低於季節性,地產拖累是主要因素,近期地產銷售有明顯回升,需要關注持續性、以及房企信心改善情況。

基建繼續發揮對投資端的託底作用。6月地方政府債發行工作明顯提速,政府債淨融資規模達1.7萬億,遠超季節性水平。6月16日,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提到“從目前掌握的儲備項目情況看,下半年各地方和骨幹企業將加大投資力度,一批重大項目將開工建設,特別是社會資本投資潛力較大”,同時基於後續財政增量政策出台落地的假設,基建將繼續作為投資端的重要支撐,發揮經濟增長託底作用。

房地產方面,6月以來多地陸續出台降低首套房貸款利率、放鬆限購政策、發放購房補貼等各類穩樓市政策,30城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觸底回彈至年內高點。參考團隊前期報吿《未來地產投資怎麼看?》(20220610),中期內地產投資走勢主要取決於銷售回暖節奏,6月地產銷售明顯回升釋放地產投資積極信號,但地產銷售最終向地產投資傳導的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從高頻指標來看,6月螺紋鋼/CRB指數小幅回升,預計6月地產投資當月同比延續小幅修復。

製造業投資方面,6月PMI新訂單回升2.2個百分點至50.4,新出口訂單指數創年內新高。內外需雙雙提振,顯示經濟有所好轉。但對比2020年3月來看,當前的需求端修復斜率明顯較弱,且低於季節性水平。

從企業預期來看,6月PMI經營預期指數和BCI指數均有所改善,對製造業投資形成支撐。但5月製造業企業盈利情況進一步惡化,對企業再投資能力形成一定約束。考慮到後續有庫存週期下行風險,且在出口大概率下行、地產維持負增長的大背景下,製造業投資回升基礎並不好。如果沒有重磅產業政策出台,未來製造業投資或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預計6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累計同比6.2%。

1.3. 預計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3.4%

商品零售修復出現,服務業衝擊延續。6月服務業PMI大幅回升7.2個百分點至54.3%,快速回升至高於季節性水平。分行業數據顯示的服務業景氣面明顯擴大,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9個商務活動指數位於擴張區間。

從高頻數據來看,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與社零同比具有較強的相關性,6月以來全國多地鬆綁樓市,地產銷售同比觸底回彈,預計帶動社零延續修復態勢。

在汽車零售方面,生產端進一步修復,汽車促消費政策發力明顯。6月以來汽車產業鏈相關開工率進一步回升。需求方面,6月22日國常會進一步確定加大汽車消費支持的政策,提出“要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政策實施預測今年增加汽車及相關消費大約2000億元”。疊加各地多項促消費政策逐漸發力,6月乘用車批發零售同比大幅正增長,預計汽車產銷形勢將繼續好轉。

在網上零售方面,星圖數據顯示,2022年“618”全網 GMV 6959億元,同比增長20.24%對零售形成一定的支撐。但這一增速較去年同期的26.5%有明顯下滑,且G7物流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的公共物流園區吞吐量整體增加幅度遠弱於去年同期,除了有頭部主播影響外,疫情之後居民收入和信心受挫導致的消費抑制是主要原因。

但需要注意,疫情期間服務業受創最嚴重、疫後大幅回補是正常現象,從觀影、餐飲等角度觀察,服務業景氣度與疫情前還有一定差距,需要政策持續引導。

綜合來看,預計6月社零增速-3.4%,二季度同比-6.9%。

1.4. 預計6月CPI同比2.3%,6月PPI同比5.8%

6月豬肉價格延續緩幅上行。能繁母豬產能去化不佳導致豬週期扁平化,6月28日發改委再次強調“全力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穩定生產供應,強化產銷銜接,發揮儲備吞吐和進出口調節作用,做好糧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特別是加強生豬產能調控,防止價格大起大落”,疊加暑期豬肉需求季節性回落,預計價格上行節奏可控。

6月原油價格整體上行,月內衝高後回落。6月前半月,國際油價延續5月以來由對俄油制裁引發的新一輪上漲。6月中旬美聯儲超預期加息引發原油價格有所回落。

我們預計下半年原油價格將維持高位震盪格局。展望未來,原油影響因素相對駁雜,一方面地緣政治衝突延續,供給端有一定不確定性,疊加OPEC實際增產低於預期、需求旺季到來,原油價格快速回落的可能性較小;另一方面,全球高通脹下、海外央行加速加息,全球經濟增速預測不斷下調,原油需求有所降低,疊加OPEC同意增產,意味着供需缺口存在減小的可能。

未來需要持續關注地緣政治衝突演變、OPEC實際增產情況、美伊談判進展。

對於PPI而言,6月出廠價格指數和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繼續回落,分別下行3.2和3.8個百分點至46.3% 和52%,工業品價格環比負增長,PPI回落節奏加快。但下半年通脹中樞仍然不低,“豬油”共振風險下,需要密切跟蹤國內穩增長帶來的內部定價商品價格變化。

綜合來看,預計6月CPI同比2.3%,PPI同比5.8%。

2. 進出口數據

2.1. 預計6月出口同比11.89%

5月我國出口強勁復甦,按美元計價,5月我國出口總額3082.5億美元,環比12.7%,明顯高於季節性水平。同比16.9%,較上月提高13個百分點。對各區域、主要商品出口數據均明顯反彈。

如何看待6月數據?強勁反彈能否持續?我們還是參考集裝箱指數、經濟景氣度與鄰國出口情況進行預測:

(1)集裝箱指數與外貿貨物吞吐量數據

中港協發佈的6月旬度港口生產運行監測與分析數據顯示,6月上旬,我國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減少8.9%,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增長7.7%;6月中旬,我國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減少2.2%,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增長29.5%。相較於5月,6月我國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下降,但降幅邊際收斂,外貿集裝箱同比持續加速增長。

集裝箱指數觀察,SCFI指數環比先繼續上行,後有所回落。

整體來看,6月集裝箱與吞度量數據邊際仍有持續改善,但在數據層面已經有分歧。

(2)經濟景氣度指數

6月美國Markit製造業景氣度加速回落至51.6%,歐元區製造業也較快回落至52%,海外需求整體已經明顯回落。

6月國內PMI新出口訂單回升至49.5%,回升至2021年5月以上的水平。但是就復甦階段而言,力度可能算不得太強。

(3)韓國、越南出口與季節性

6月韓國出口同比較快回落,越南出口略有反彈,可能部分反映了對我國的轉單效應。整體而言,鄰國出口整體表現稍弱。

從季節性觀察,6月我國出口環比通常為正。

整體而言,6月海外需求較快回落,鄰國出口表現稍弱,我國出口復甦不算太強,持續性還需要觀察。具體而言,我們預計6月出口環比略高於季節性,在2%左右,摺合出口總額3150億美元,同比11.89%。

未來兩個月,考慮到海外需求的回落趨勢,我們預計出口環比將持平季節性或略低於季節性,預計7、8月出口環比增速分別為1.0%、1.0%估計,摺合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12.5%、9.1%。摺合二季度出口總額8963.1億美元,同比10.92%。

2.2. 預計6月進口同比3.36%

5月我國進口弱復甦,錄得2294.9億美元,環比3.14%,稍強於季節性水平,同比4.1%。

6月我國PMI錄得50.2%,反映了6月經濟的持續復甦。進口分項PMI錄得49.2%,同樣較5月的45.1%明顯反彈,基本回到了2021年7月水平。

進口分項的反彈弱於綜合PMI的反彈,或反映了國內景氣度的提升主要是內因推動。從全球產業鏈分工的角度考慮,外需仍有待恢復,使得進口分項的反彈相對較弱。

季節性考慮,6月進口環比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2015-2021年的平均環比增速為2.98%。我們預計,6月進口環比4.0%左右,對應進口金額約2386.7億美元,同比增速3.36%。

未來兩個月,按照季節性水平估計,7、8月我國進口環比分別為3.5%、2.5%,摺合同比分別為9.11%、7.85%。摺合二季度出口總額6906.7億美元,同比2.49%。

3. 貨幣信貸數據

3.1. 預計6月新增信貸2.6萬億

5月新增信貸總量超預期,結構邊際改善。好的一面在於,居民和企業中長貸與上月相比邊際改善;但票據貼現和短期貸款仍是主要支撐,整體而言實體融資需求仍然需要進一步引導。

進入6月,北京、上海防疫政策調整,復工復產、供應鏈修復斜率明顯提升,政策繼續針對弱勢羣體進行紓困,同時加大對基建和重大項目、專精特精等企業支持力度,疊加疫情逐步退出後貸款需求回補,我們預計6月新增信貸會高於季節性水平。

6月票據貼現平均利率水平回升,且月底沒有出現大幅下探情況,指向商業銀行票據衝量行為壓降,實體融資需求好轉。

細緻觀察,6月表內外票據融資漲跌不一。考慮到票據利率變化,結合票交所數據,我們預計6月表內票據融資在2300億元左右,表外票據融資-1800億元左右。

預計居民貸款回升,但仍略低於去年同期水平。6月中旬以來,地產銷售數據大幅上行,二線城市是銷售主力,一線城市亦有明顯回暖,但中小城市回升幅度仍然偏弱。從總量角度看,6月數據雖有回升,但仍弱於季節性水平,因此我們預計居民貸款有所回升,但低於去年同期。

疫情逐漸退出,疊加政策加碼,信貸回升是大概率事件,但更重要的是信貸回升的斜率和持續性。6月針對新冠毒株的新特性,防疫政策有一定調整,對於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無疑是利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居民和企業信心仍然偏弱,貨幣政策需要繼續保駕護航,流動性需要維持高於合理充裕水平,結構性政策也需要繼續紓困弱勢羣體。貨幣政策以外,財政增量政策是重點,配套以重磅產業政策、城投和地產政策調整,激發實體信心、撬動全社會資金廣泛參與。

綜合來看,我們預計6月新增貸款約2.6萬億,信貸增速小幅回升,結構繼續改善;7、8月新增信貸約1.5萬億、1.6萬億元。

3.2. 預計6月新增社融4.7萬億,M2同比11.4%

結合Wind數據統計,我們預計:

(1)6月政府債券淨融資約為1.6萬億元;

(2)6月企業債券淨融資約為2300億;

(3)6月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淨融資規模預計為-100億元。

信託貸款方面,考慮到疫情衝擊下經濟壓力增大,以及地產等企業現金流問題,非標壓降力度會有放緩,今年以來信託、委託貸款比去年確實有較大幅度同比少增,預計6月信託貸款規模下降600億元。

委託貸款方面,結合季節性我們預計6月委託貸款規模下降100億元。

綜合來看,我們預計2022年6月新增社融約4.7萬億元,遠超季節性水平,其中政府債淨融資和人民幣貸款是最大支撐項,社融餘額增速上行至10.7%;7、8月新增社融分別約2.5萬億、2.96萬億

M2增速方面,考慮社融增速上行,以及政府債加速發行、財政直達資金加速撥放,預計6月M2增速為11.4%,7、8月份M2同比約12.2%、12.4%。

4. 小結

6月數據怎麼看?

疫情政策邊際調整下,6月經濟相比5月有進一步提升,但仍弱於2020年疫情退出後的斜率水平。

我們預計6月工業增加值增速當月同比為4.0%;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累計同比為6.2%左右;社零增速當月同比為-3.4%;CPI當月同比為2.3%,PPI當月同比為5.8%。

我們預計6月出口當月同比11.89%,6月進口同比3.36%

我們預計6月新增信貸26000億;社融47000億;M2當月同比約11.4%。

總體來看,出口、工增和基建仍然是經濟重要支撐項。

經濟缺口回補,但修復的斜率和持續性仍是問題。市場在交易修復的同時,需要進一步關注斜率。

經濟修復的前提是金融修復,6月社融回升較為有力,問題關鍵在於後續政策能否進一步加碼,否則8月可能再度回落,國常會安排3000億專項金融債可以認為是新的增量工具,預計可以對後續社融有一定修補,但注意僅僅是修補,而非提振,由於今年發行地方債發行節奏前置,且財政增量政策遲遲未落地,因此7月後社融回升仍有放緩壓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債市近期雖有調整,但是幅度有限。

市場仍然需要進一步關注7月底政治局會議是否會公佈財政增量政策。

目前中國通脹前景較為穩定,外圍雖有影響,但是貨幣政策仍以對內為主,從總量上可以繼續發力。預估半年末之後資金面仍可維持高於合理充裕的水平。

因此,7月債市調整幅度有限,我們預計長端利率仍維持窄幅波動格局,利率上限很難輕易突破。

風 險 提 示

地產失速下行,基建發力不明顯,疫情超預期擴散

報吿來源: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報吿發布時間:2022年7月1日

 

本資料為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佈,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閲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佈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吿的發佈平台,所發佈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的報吿為準。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吿當日或發佈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