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A股兩市主要指數下跌,滬指全天收跌0.34%報3073點,深成指跌0.6%報11093點,創業板指跌1.1%。兩市2130股上漲,2340股下跌,成交額7860億元,北上資金淨賣出78.26億元。
行業板塊多數下跌,醫藥、食品飲料、半導體、汽車等板塊跌幅靠前。農業板塊逆勢大漲,子板塊種業概念暴漲,豬肉概念股全線上漲;4月份全國生產原煤同比增長10.7%,煤炭股集體上漲;央行降首套房貸利率,地產股現漲停潮,福星股份錄得六連板;化工股普漲,化肥、草甘膦、磷化工等相關題材大漲靠前;預製菜、免税、鄉村振興等概念活躍。
醫藥相關板塊全線走低,方艙醫院、輔助生殖、新冠治療、新冠檢測等板塊跌幅居前。聯盛化學跌逾16%,普洛藥業跌停,華潤雙鶴逼近跌停,美諾華跌逾8%,拓新藥業跌逾7%,翰宇藥業、君實生物跌逾6%。
國泰君安認為,中小盤底部區域建議優先考慮盈利確定性而非彈性,推薦弱週期性的檢測行業作為配置。該證券認為中小企業的利潤觸底或在二季度末,下半年利潤恢復會較為穩定。
肝炎概念板塊回調。雙成藥業、奧翔藥業跌停,葵花葯業跌逾9%,美諾華、福瑞股份跌逾8%,安必平、拓新藥業跌逾7%。
消息面上,世界衞生組織5月10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截至目前,全球五個地區20個國家已報吿了348例不明原因的兒童肝炎病例。
汽車產業鏈板塊全線走弱。其中汽車整車板塊跌幅居前。江淮汽車跌逾6%,ST曙光跌停,中集車輛跌逾4%,北汽藍谷、廣汽集團跌逾3%。
消息面上,此前長春、上海兩大汽車重鎮接連遭遇疫情肆虐,一汽集團、上汽集團、特斯拉等車企相繼出現停產。據乘聯會數據,4月上海地區5家主力車企生產環比下降75%,長春地區合資主力車企生產環比下降54%,其他地區總體下降38%。車企陷入零部件庫存焦慮,考驗供應鏈管理水平。
房地產板塊多股漲停。京能置業、世榮兆業、新黃浦、福星股份、中洲控股等12股漲停。
消息面上,中國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佈通知稱,對於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不低於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20個基點,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現行規定執行。若不考慮當前各地區差異化的加點要求,此次下調意味着後續各地首套房貸利率最多可低至4.4%。
農業板塊逆勢走強。神農科技漲超14%,豐樂種業、澄海種業、蘇墾農發漲停,農發種業、敦煌種業逼近漲停,荃銀高科漲超8%,北大荒漲超7%。
消息面上,印度外貿總局13日發佈公吿,對印度小麥出口實施臨時禁令,立即生效。公吿指出,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已經威脅到印度及周邊國家的糧食安全。七國集團農業部長13日至14日在德國斯圖加特召開會議,討論俄烏衝突導致的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會議稱,俄烏衝突可能會給世界糧食安全造成嚴重後果,針對烏克蘭糧食出口的限制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糧食緊張局勢。
煤炭板塊走強。盤江股份、上海能源漲停,山西焦煤漲超7%,蘭花科創、新集能源、山煤國際漲超6%。
消息面上,據國家統計局,4月份原煤生產較快增長,進口由降轉增。煤炭增產增供政策持續推進,原煤生產保持較快增長。4月份,生產原煤3.6億噸,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月放緩4.1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209萬噸。進口煤炭2355萬噸,同比增長8.4%,上月為下降39.6%。
個股異動方面,通策醫療大跌7.67%報125.88元/股,總市值為403億元。消息面上,。通策醫療昨晚公吿,與磐源投資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受讓和仁科技約7879萬股股份,佔其股份總數的29.75%,交易金額7.69億元,與此同時磐源投資放棄剩餘持股的表決權。交易完成後,通策醫療將成為和仁科技第一大股東。 對該筆交易不少股民有點“慌”,擔心通策成為接盤俠,和仁科技過去三年業績持續下滑,實控人又陷入股權質押危機。
北向資金方面,北上資金淨流出49.67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15.13億元,深股通淨流出34.54億元。
展望後市,中信證券認為,投資者信心開始逐步恢復,A股的韌性明顯增強,人民幣匯率波動和美聯儲加息對A股的影響也明顯衰減,預計市場開啟持續數月的中期修復行情,現代化基建、地產、復工復產和消費修復四大主線輪動慢漲。配置上,季度維度,建議積極增配復工復產的相關行業,重點關注智能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光伏風電設備等。月度維度,建議聚焦消費修復相關的航空、酒店、免税、食飲、百貨商超,在規模性疫情消退、市場主體紓困和消費刺激等一攬子政策下,預計這些行業將迎來階段性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