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滬深兩市單邊下跌,深成指連跌四個交易日,創業板指同樣連跌四個交易日,創此輪下跌以來新低,科創50首次跌破基點。截止收盤,滬指跌2.61%報3167.13點,深成指跌3.67%報11520.21點,創業板指跌4.2%報2462.04點。兩市情緒降至冰點,4090股下跌,557股上漲,成交額9600億。
盤面上,行業板塊普遍下跌,新能源、科技、軍工股重挫,天齊鋰業跌停韋爾股份跌5%;白酒股“全軍覆滅”,山西汾酒跌7%、五糧液跌4%、茅台跌3%。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發佈,倉儲物流股全天強勢現漲停潮;農林牧漁板塊大漲,習總書記在三亞市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調研,子板塊種業概念午後直線飆升,神農科技20CM漲停;預製菜、豬肉等概念表現活躍。
具體來看
鹽湖提鋰概念股領跌,天齊鋰業、科達製造跌停,贛鋒鋰業跌9.44%,華友鈷業、久吾高科跌超8%,盛新鋰能跌7.74%,億緯鋰能跌6.89%。
半導體芯片股表現低迷,華潤微跌超8%,斯達半導跌7.56%,立昂微跌6.02%。
數字貨幣概念股普跌,楚天龍跌停,翠微股份、天喻信息跌超8%,京北方、飛天誠信、四方精創跌超7%。
白酒股走低,捨得酒業跌超8%,山西汾酒跌超7%,伊力特、酒鬼酒、金種子酒跌超5%,五糧液跌4.32%。貴州茅台跌3.59%。
農業股午後爆發,神農科技、新農開發、農發種業、敦煌種業漲停,萬向德農、登海種業、荃銀高科漲超7%。
10日下午,習總書記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調研時強調,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這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要弘揚袁隆平等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劍,久久為功,把這件大事抓好。
物流股集體爆發,新寧物流20cm漲停,萬林物流、長久物流、中儲股份等十餘股10cm漲停。
消息面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數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設,推動第三方物流產業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化平台企業和供應鏈企業,促進全社會物流降本增效。加強應急物流體系建設,提升災害高風險區域交通運輸設施、物流站點等設防水平和承災能力,積極防範糧食、能源等重要產品供應短缺風險。
預製菜概念股普漲,味知香、中水漁業、宏輝果蔬、海欣食品漲停,三全食品漲7.42%,巴比食品漲6.95%。
中航證券指出,對於B端餐飲企業,受疫情的影響經營困難,而預製菜的製作成本低、利潤率更高;對於C端消費者,疫情催生“宅經濟”,預製菜兼備方便、快捷、口味多樣等優勢,成為越來越多家庭餐桌上的新寵兒,銷量大增。
豬肉概念活躍,温氏股份漲4.56%,雙匯發展、大北農、天康生物漲超2%,新希望、牧原股份紛紛上漲。
消息面上,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將開展年內第四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擬於近日再收儲4萬噸凍豬肉。如後續生豬價格繼續低位運行,國家將持續開展收儲工作,並指導地方抓緊收儲,推動生豬價格儘快迴歸合理區間。
北向資金方面,北向資金淨流出28.77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17.27億元,深股通淨流出11.50億元。
展望後市,中信建投認為,市場處於中期視角下的磨底期,但面臨一些挑戰:經濟進入主動去庫存階段,疫情對經濟形成擾動;美債利率快速上升尚未穩定,俄烏衝突及地緣政治形勢存在不確定性。此時投資者應保持耐心,不宜冒進,等待基本面築底、外部環境好轉或政策強力寬鬆的機會,如果市場出現大幅調整,亦可逐步佈局,佈局方向重點關注早週期品種(地產鏈等),如果後續美債利率趨穩,國內寬貨幣加強則可以考慮逐步加大對成長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