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宏觀葉話 作者:葉凡、王潤夢、馮法偉
摘要
一週大事記
國內:央行上繳萬億利潤,新基建或將快速增長。3月7日,商務部相關人員表示,RCEP對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有推動作用,關税的減少能給進出口雙方帶來切實的紅利,隨着制度紅利逐步釋放,RCEP成員經貿發展成效將進一步顯現;同日,發改委舉辦的“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發佈會對促進消費和新基建領域進行了工作部署,綠色、鄉村消費空間巨大,算力需求有望帶動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3月8日,工信部部長在“部長通道”對工業經濟相關問題做出迴應,1-2月份工業經濟平穩運行,下一步將着力於打通產業鏈供應鏈的堵點卡點,積極創辦一流的企業,以數字化、新能源為代表的高水平工業有望保持高增長;同日,人民銀行依法向中央財政上繳超過1萬億元的結存利潤,主要用於留抵退税和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支持助企紓困、穩就業保民生。同時我國金融風險逐步收斂為加大跨週期調節提供了空間;3月9日,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以支撐鄉村全面振興,智慧農業將強化農業生產效率,農產品產業鏈數字化將提升農產品的供給效率和質量,我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有望保持快速增長。
海外:歐央行利率決議偏鷹,俄烏局勢引全球資產市場波動。當地時間3月6日,美國眾議院探索制定禁止俄羅斯石油和能源進口的法案,預計國際能源價格短期難以回落,通脹加劇的風險或影響美聯儲的加息幅度;當地時間3月7日晚,第三輪俄烏談判結束,關於停火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俄烏衝突或將推動能源價格進一步上漲,增加通脹前景不確定性;當地時間3月8日,日本發佈數據顯示,1月份日本貿易帳連續三個月為貿易逆差,國際油價持續拉昇,抬高進口成本、擴大貿易逆差,日央行重申不會收緊貨幣政策;當地時間3月8日,美國公佈數據顯示,1月份貿易逆差較去年12月增長9.4%,將繼續拖累一季度GDP,需關注俄烏衝突對能源與貿易的影響;當地時間3月8日,倫敦金屬交易所公吿稱,取消部分時段鎳交易,鎳期貨報價兩日累計漲幅達174%,或與俄羅斯被踢出全球商品交易市場有關,俄羅斯也是全球重要的鈀、鋁、銅供應商,需防範相關金融資產價格大幅波動風險;當地時間3月10日,美國公佈的通脹數據顯示2月CPI同比上升7.9%,預計持續攀升的通脹使得美聯儲緊縮動作更加迫切;當地時間3月10日,歐央行利率決議維持三大基準利率不變,能源供給衝擊增加通脹風險,將給歐央行緊縮施加壓力。
高頻數據:上游:布倫特原油、鐵礦石價格周環比分別上升13.01%、9.85%;中游:唐山鋼廠高爐開工率本週下降11.91個百分點,螺紋鋼價格周環比小幅上升;下游:房地產銷售周環比回落25.2%,汽車零售同比下降13%;物價:豬肉價格周環比回落0.78%。
下週重點關注:中國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美國2月PPI同比、環比(週二);美國FOMC利率決策(週四);日本央行政策利率(週五)。
風險提示:地緣政治影響超預期,海外通脹高企,疫情形勢進一步惡化。
1.1
國內:央行上繳萬億利潤,新基建或將快速增長
RCEP改善區域內外產業鏈供應鏈,制度紅利逐步釋放支撐穩外貿。3月7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袁波表示,RCEP對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有推動作用,並對全球產生正向外溢。具體來看,一方面,區域累積的原產地規則會讓更多企業在區域內部採購生產資料和中間產品,運距縮短加上各方面的貿易便利化措施,有利於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另一方面,RCEP是一份開放性的協定,區域內部貿易投資的增長,必然會對全球產生外溢作用。本區域內穩定的貿易環境、逐漸降低的貿易投資壁壘、逐漸提高的企業預期等因素會吸引更多的區外投資,這些投資會與各個市場的採購、原材料供應等環節加深聯繫,帶動全球產業鏈的發展。同時,RCEP將給企業帶來切實的紅利,達成RCEP後,在之前沒有自由貿易協定安排、關税壁壘水平相對比較高的成員之間,貿易創造效應會比較明顯。比如,原先出口到日本可能有10%關税,但現在變成零關税,中間可能會有10個百分點的利差,這最終對出口方和進口方都是有利的。RCEP覆蓋區域要素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亞太地區人口眾多,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強,互聯互通便利,隨着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加速流動,亞太地區成為全球最具增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目前RCEP成員國總人口達22.7億,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5萬億美元,均佔全球總量約30%左右;根據商務部的模擬數據,到2035年,RCEP將帶動區域出口和進口累計增量規模達8571億美元和9837億美元,為本地區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RCEP於今年1月1日生效後,商務部會同五個部門印發了《關於高質量實施RCEP的指導意見》,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相關企業積極就關税減讓等問題進行學習。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2年前兩個月,我國與RCEP貿易伙伴合計進出口1.85萬億元,同比增長9.5%。隨着RCEP制度紅利的逐步釋放,RCEP成員經貿發展成效將進一步顯現,為我國穩外貿做出一定支撐。
發改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促消費和新基建領域值得關注。3月7日,發改委舉辦“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發佈會,提出今年將加快推進激活發展動力的五大方面重大改革,做好糧食、能源、礦產品等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五個持續”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此外,發改委還對促進消費和新基建領域進行了今年的相關工作部署。促進消費方面,2022年將從四方面推進工作,一是提升消費能力,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二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積極發展線上消費,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三是大力發展綠色消費,擴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和消費,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四是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2022年政府工作報吿中在擴內需方面也提出將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包括促進居民收入增加、推動線上線下消費融合、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加大社區養老托幼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等方面,預計今年將加快傳統消費提檔升級步伐,消費升級向下沉市場拓展,新消費尤其是綠色消費有巨大發展空間,服務消費反彈可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今年一是要加快重點領域項目建設,着力實施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和5G融合應用示範工程,加快打造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羣,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加快落地、加快實施、加快建設;二是充分調動市場主體投資積極性,進一步放寬准入領域,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並加快相關領域改革;三是服務“雙碳”戰略,推動綠色發展,堅持節能和減排兩手抓,包括提高超大型數據中心能效指標,支持更多數據中心向可再生能源富裕的西部地區轉移等。2月,發改委等部門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並規劃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羣。算力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標準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預計全社會每年對算力的需求增速在20%以上,而算力的增長將帶來消耗大量的電力,因此在提升算力的同時需要提高數據中心能效並加快向西部地區轉移。
工業經濟延續穩健趨勢,高端製造將維持高增長。3月8日,全國兩會第二場“部長通道”再次開啟,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就工業經濟、製造業、中小企業等熱點問題做出迴應。工業經濟方面,1-2月份工業經濟平穩運行,下一步將着力於打通產業鏈供應鏈的堵點卡點,抓工業經濟的提質升級,積極創辦一流的企業。我國工業經濟總量已經連續12年保持全球第一,高水平、高端工業仍是努力方向,也是巨大潛力,將會在綠色低碳發展、製造業水平提升以及工業核心能力提升等方面進一步下功夫。將擴大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等重點領域消費,培育壯大綠色消費、數字消費等新型消費。此前2月28日,國新辦“工業和信息化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新聞發佈會表明,下一步將着力於基礎和關鍵領域創新突破、加強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動製造業數字化和綠色化轉型等方面,5G方面,繼續推進5G網絡建設,目標今年新建5G基站60萬個以上,基站總數今年年底達到200萬個;數字化轉型方面,確保今年年底為不少於10萬家的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新能源汽車方面,將優化“雙積分”管理辦法,做好與補貼退坡的有效銜接;今年兩會提出減税降費約2.5萬億元,其中先進製造業是主要受益領域之一。製造業方面,接下來一是加大製造業的投入力度,保持製造業佔比總體穩定;二是產業集羣的發展要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方面,將進一步擴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規模和範圍,今年準備再建國家級的專精特新企業3000家以上,以此帶動省級的5萬家以上,使專精特新這個羣體不斷壯大。2021年我國工業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帶動作用明顯,增加值分別增長18.2%、12.9%。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平穩運行,2月份製造業PMI為50.2%,繼續高於臨界點,連續4個月穩定在50%以上;一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同比增長1.3倍和1.4倍至45.2萬輛和43.1萬輛。多方支持將保障我國工業經濟2022年平穩運行,其中以數字化、新能源為代表的高水平、高端工業有望持續保持高增長。
央行上繳結存利潤,財政貨幣政策聯動穩增長。3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佈公吿稱為增強可用財力,今年人民銀行依法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總額超過1萬億元,主要用於留抵退税和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支持助企紓困、穩就業保民生。3月5日,總理在兩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吿,其中提到2022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2022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近9.8萬億元,增長18%,為多年來最大增幅。由於小微企業在疫情反覆等因素影響下經營壓力仍大,為穩企業保就業,今年將實施新的組合式税費支持政策,但由於土地出讓收入逐步減少,再加上對新增隱性債務的遏制,地方財政壓力加大,因此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推動財力向市縣基層下沉,避免地方因財力不足而在減税降費上打折扣。據財政部表示,安排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上繳利潤,是我國的慣例做法,也是統籌財政資源、跨年度調節資金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人民銀行、中國煙草總公司、中投公司等。在財政政策措施上,我國對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暫停上繳利潤,預留政策空間以應不時之需。今年安排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上繳了2021年以前形成的部分結存利潤,在今年減税降費力度加大的情況下,這些資金將用於大幅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幫助地方財政特別是縣區財政緩解減收壓力,同時納入直達機制管理,快速精準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另外,此次上繳也充分體現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間的協調聯動,強化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同日,央行官網發佈《我國宏觀槓桿率增幅總體穩定》,2020年疫情暴發後,槓桿率階段性上升至280.2%。2021年回到272.5%,疫情防控得力、經濟穩步恢復、宏觀政策有效等因素共同促進我國宏觀槓桿率回到基本穩定的軌道。企業部門槓桿率保持基本穩定,槓桿結構持續優化,表外債務持續下降;政府部門槓桿率先降後增,疫情以來,政府部門槓桿率增長較快;住户部門槓桿率增幅穩定,個人普惠小微經營貸款增長較快,而房類貸款增速總體放緩。宏觀槓桿率保持基本穩定反映我國金融風險逐步收斂,也為未來加大跨週期調節力度提供了政策空間。
農業農村信息化支撐鄉村全面振興,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將持續快速增長。3月9日,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以推進“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信息化加快發展,更好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十三五”時期,我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信息化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智慧農業建設取得初步成效,農產品電商快速發展,農業農村大數據逐步應用,數字鄉村建設起步良好,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但是目前我國農業農村信息化還面臨幾個短板,一是網絡基礎設施不足,一些偏遠的農業生產區域尚未實現網絡覆蓋;二是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亟待突破,先進適用的信息化產品裝備缺乏;三是有效數據不足,用數據支撐生產經營和管理決策的作用不夠;四是人才不足,缺乏既懂三農又懂信息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到2025年,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水平將明顯提升,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各領域各環節深度融合,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能力顯著增強。具體來看,一是智慧農業發展邁上新台階,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到27%,農產品年網絡零售額超過8000億元;建設100個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認定200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範基地。二是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基本建立。三是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四是信息化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建成60個以上國家數字農業農村創新中心、分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其中,智慧農業將強化農業生產效率,以信息化為支撐的智慧種業、智慧農田、智慧種植、智慧畜牧、智慧漁業等的生產效率較之前有望顯著改善,也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支撐;農產品產業鏈數字化,包括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強化互聯網融合、提升農產品加工信息化、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措施,將有效提升農產品的供給效率和質量。2021年我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為4221億元,按照2025年達到8000億元的規劃目標,至2025年年均複合增速將達到17%。
1.2
海外:歐央行利率決議偏鷹,俄烏局勢引全球資產市場波動
能源:美國加強對俄能源制裁,或進一步推升美國通脹。當地時間3月6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表示,眾議院正在探索孤立俄羅斯的立法方案,其中或包括禁止俄羅斯石油和能源進口,以及廢除正常貿易關係的相關法案。作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出口國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的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升級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格狂飆,3月7日,英國4月份與5月份交付的天然氣批發合同價格分別上漲42.0%和92.9%至663.84便士/撒姆和660便士/撒姆,3月9日英國第二季度交付的天然氣批發合約價格下跌12%至440便士/撒姆。受關於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消息影響,國際油價在3月7日飆升近10%,觸及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布倫特與WTI原油分別以122.79美元/桶和129.47美元/桶的高價開盤,並在盤中雙雙突破130美元/桶的大關,截至3月10日,分別回落至121.31美元/桶和106.02美元/桶。當地時間3月8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了行政令,要求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和某些石油產品、液化天然氣和煤炭;禁止美國對俄羅斯能源部門的新投資;禁止美國人資助或支持在俄羅斯投資能源公司等。但拜登同時表示他將繼續努力減輕因能源價格上漲給美國家庭帶來的壓力,減少美國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美國政府將在本財年釋放超過9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同一天,歐洲方面僅有英國宣佈將在2022年年底前分階段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法國、德國、荷蘭等歐盟國家就禁止進口俄羅斯能源仍保持審慎態度。隨着“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公司日前考慮申請破產以及西方國家逐漸加大的制裁力度,同時短期內難以實現大規模的能源替代,預期歐洲對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能源的需求仍將保持高位,供給端取決於美國是否動用自己的石油儲備以及俄烏衝擊的後續進展,預計價格難以回落。若歐洲方面最終採取徹底禁止俄羅斯石油的行動,預計國際油價將再創新高,或突破200美元/桶的大關。能源成本上漲是進一步推高美國通脹的最大風險,通脹已達40年高位,關於石油進口的禁令或影響美聯儲的加息幅度。同時,近期伊核協議談判進展可重點關注,其成功與否將直接決定大量的伊朗石油能否成功重返國際原油市場。
地緣政治:俄烏第三輪談判在人道主義救援方面取得成果,但關於停火和停止敵對行動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當地時間3月7日晚,第三輪俄烏談判結束,烏克蘭代表團成員表示,與俄羅斯關於停火和停止敵對行動的磋商將繼續進行,相關問題到目前仍未取得實質性結果,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也表示,俄烏第三輪會談沒取得能實質改善局勢的結果。但波多利亞克表示,雙方在改善人道主義救援通道的物流運輸上有一點成果,這將有利於保障對居民的有效救援和幫助,俄羅斯代表團團長梅津斯基也表示,俄方希望人道主義走廊從明天開始運行,烏克蘭方面對此給予了保證。此外,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在談判結束後表示,與烏克蘭方面的談判還會盡快舉行,但是俄羅斯不對下次談判取得成果抱有幻想,關於第四次談判的時間和地點,斯盧茨基表示將於近期在白俄羅斯舉行。伴隨着俄烏第三輪談判的結束,美股三大指數全線收跌。此外,能源方面,歐盟委員會希望在8日提出與俄羅斯快速脱鈎的計劃,美國也正在考慮實施石油禁運,而德國則想要繼續從俄羅斯進口能源,並表示在歐盟範圍內,約有40%的天然氣進口來自俄羅斯,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供給有較大的依賴,而烏克蘭則是俄羅斯能源通往歐洲的主要渠道之一,如果歐美繼續限制俄羅斯能源出口,或將使歐洲能源供給乏力,能源價格將進一步上漲。總體來看,三輪談判仍未取得較多實質性進展,歐美通脹已經處於數十年高位,且伴隨着俄烏局勢的升級和持續,通脹前景不確定性增強,後續仍要持續關注雙方談判進展。
日本:價格和需求作用下貿易逆差擴大,日央行重申不會收緊貨幣政策。當地時間3月8日,日本財務省發佈數據顯示,1月日本貿易帳為-16043億日元,高於市場預期,大幅低於前值-3187億日元,連續三個月出現貿易逆差;日本1月未季調經常賬為-11887億日元,同樣遠低於-3708億日元的前值,且跌幅大於預期,為2014年1月以來最大赤字規模,也是自1985年以來的第二大經常帳赤字。據日本原子力文化財團發佈數據,日本對外依賴度為88%,“能源進口依賴度”在60%以上,而近期由於俄烏衝突以及西方對俄製裁不斷升級,原油進口成本的飆升抵消了投資收入的增長;日本2月東京CPI同比上漲1%,超出預期和前值(0.5%),主要由於公用事業費用尤其是能源成本飆升。地緣政治衝突使得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一方面或進一步加劇日本貿易逆差,另一方面也將對日元產生影響。從走勢看,日元1月走勢疲軟,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佈的反映日元綜合實力的“實際有效匯率”1月數值為67.55(按2010年為100計算),為1972年6月以來最低值,在進口石油依賴加劇,以及麪粉、小麥價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進一步抬高了進口成本,推動貿易逆差擴大,同時也將給普通家庭帶來成本壓力。而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如果原油和大宗商品價格推高通脹,而工資增長仍然緩慢,那將打擊家庭實際收入和企業利潤,並損害經濟,在這種情況下2%的通脹目標不太可能實現,因此日本央行不宜收緊當前的寬鬆貨幣政策。
美國:1月份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商品和原油進口激增。當地時間3月8日,美國商務部公佈數據顯示,由於石油和汽車進口額激增,疊加出口大幅下降,2022年1月份美國貿易逆差繼續擴大,與去年12月相比,美國1月貿易逆差增長9.4%,達到創紀錄的897億美元。經通脹調整後,1月商品貿易逆差從12月的1117億美元擴大至1181億美元,也創下新高;美國旅遊等服務出口額下降,服務貿易順差萎縮至192億美元。出口方面,1月出口下降1.7%至2244億美元。進口方面,1月進口上升1.2%至3141億美元,由於企業繼續補充因需求強勁而減少的庫存,商品進口繼續保持上升勢頭,商品進口飆升1.8%,達到2648億美元的紀錄最高水平。其中,汽車、零部件和發動機的進口額較上月增加16億美元;但關鍵半導體進口額與去年12月相比下降6億美元;非石油進口也達到了紀錄最高水平;此外,由於需求強勁,庫存減少以及俄羅斯屯兵烏克蘭邊境引發供應擔憂,WTI原油價格在1月攀升了17%,原油進口額增至137億美元,接近2018年年中以來的最高水平。貿易已連續六個季度拖累GDP增長,此前美國商務部公佈2021年貿易數據顯示,全年美國貿易逆差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而今年1月份貿易逆差激增,或將繼續拖累第一季度GDP,不過庫存的積累或將使目前急劇增長的貿易逆差情況逐漸緩解,但仍需警惕俄烏衝突帶來的能源價格上漲以及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的貿易制裁所帶來的影響。
有色金屬:LME鎳交易遭遇停牌,有色價格劇烈波動加大風險。當地時間3月8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發佈公吿稱,取消所有當地時間3月8日凌晨0點或之後在場外交易和LME select屏幕交易系統執行的鎳交易,將推遲原定於3月9日交割的所有現貨鎳合約的交割,恢復交易時間待定。距上一次LME暫停其中一項合約已經27年。此前,倫敦鎳期貨價格已經連續兩天暴漲,從29246美元/噸一度飆升至101365美元/噸,最高漲幅高達247%,相比2007年時最高紀錄將近翻番,截至暫停交易前,倫敦鎳期貨報價80000美元/噸,單日漲幅為66.4%,兩日累計漲幅174%。鎳價暴漲與俄羅斯被西方集團踢出全球商品交易市場有關,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2021年俄羅斯鎳礦產量25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9.3%。隨着對俄羅斯制裁的加碼,俄鎳的交易和運輸均受到阻礙與延誤,在LME鎳庫存持續下降的背景下,俄鎳貿易受阻進一步加劇歐洲鎳現貨緊張情況,從而推升鎳價。同時有傳言表示國內鎳生產企業青山集團遭到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頭嘉能可的逼倉,使得近兩日LME鎳價暴漲,但這一説法遭到嘉能可的否認。LME首席執行官就此表示暫停交易是為了維持正常的市場秩序。此外,倫敦鎳期貨的價格暴漲還造成上海期貨交易所滬鎳價格在3月9日開盤即漲停至267700元/噸,同日上期所也調整了鎳期貨等品種相關合約交易手續費,併發布關於暫停鎳期貨部分合約交易一天的通知。3月9日,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國印尼表示今年將最高增加40萬噸的鎳產能,使總產能達到140萬噸,明年將再增加50萬噸的年產能,相信這些新增產能能夠抵消俄羅斯或其他地方的供應損失,或可緩解目前緊張的鎳供應。俄羅斯是有色金屬礦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大國,除鎳金屬外,俄羅斯也是全球重要的鈀、鋁、銅供應商。在俄烏衝突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預計近期國際有色金屬價格波動可能加大,需關注相關金融資產價格大幅波動風險並加以防範。
美國:美國通脹持續攀升,價格普遍上漲情況仍存。當地時間3月10日,美國公佈的通脹數據顯示2月CPI同比上升7.9%,較前值繼續上升0.4個百分點,達1982年初以來最快,環比上漲0.8%,同比與環比增速都超過預期。美國通脹持續攀升主要受汽油,食品和住房成本上漲帶動,受俄烏衝突影響,汽油價格環比上漲6.6%,為CPI貢獻了近三分之一環比漲幅;住房成本環比上漲0.5%,為去年11月以來最大;食品價格環比上漲1%,為2020年4月以來最大漲幅,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9%,升幅為1981年以來最大。美國2月核心CPI年率未季調實際公佈6.40%,與預期持平,超過前值0.4個百分點。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全球小麥出口總量中佔比超過四分之一,烏克蘭還是主要的玉米出口國,供應鏈中斷可能導致未來幾個月發達經濟體整體通脹增加0.2至0.4個百分點。地緣政治風險使得石油,穀物和金屬價格飆升,並可能會影響其他大宗商品,加劇美國價格普遍上漲現象。同時,2月份經通脹調整後的平均時薪同比下降2.6%,為5月份以來最大降幅,也是連續第11個月下降。但受疫情影響,1月職位空缺接近紀錄高位。預計持續攀升的通脹使得美聯儲緊縮動作更加迫切,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3月即將公佈的議息會議加息節奏或不會過於激進,但若後續通脹走勢未如預期,不排除美聯儲政策加碼。
歐洲:歐央行態度鷹向,俄烏影響短期加大。當地時間3月10日,歐央行公佈利率決議,維持三大基準利率不變,但刪除了有關利率可能低於目前水平的措辭;並修改資產購買計劃,今年第二季度的三個月將分別購債400億、300億和200億歐元。第三季度淨購買量的校準將取決於經濟數據表現,若淨資產購買結束後中期通脹預期未發生較大變化,歐央行將在第三季度結束資產購買計劃的淨購買;但若中期通脹預期發生較大變化,融資條件與實現通貨膨脹2%的目標不一致,歐洲央行計劃在提高關鍵利率後,根據情況維持資產購買計劃。此外,聲明還表示,鑑於俄烏衝突的高度不確定,以及可能對歐元區金融市場產生不利影響的區域溢出風險,管委會決定將歐元系統中央銀行回購機制延長至2023年1月15日。預期方面,歐洲央行將今年對歐元區經濟的增長預期從原來的年增長4%下調至3.7%。與此同時,由於軍事行動和制裁措施推高能源價格,歐元區的通脹率近期會繼續衝高,今年全年的通脹率預計將達到5.1%。儘管如此,歐洲央行稱在今年三季度前仍然不會考慮加息。歐洲能源受俄烏衝擊影響較大,通脹攀升或較快反應在數據上,將給歐央行緊縮施加壓力。
2.1
上游:原油、鐵礦石、陰極銅價格均周環比上升
截至3月10日,本週英國布倫特原油現貨均價上升13.01%至129.77美元/桶,WTI原油現貨均價為114.46美元/桶,上升7.35%;在俄烏衝突加劇的影響下,截至3月11日,3月英國布倫特原油現貨均價同比上漲88.12%,WTI原油現貨均價同比上漲79.44%,受基數效應影響,增速分別較2月上升30.45、24.51個百分點。鐵礦石價格和陰極銅價格周環比均上升,截至3月10日,鐵礦石期貨結算價周環比上升9.85%至828.25元/噸,陰極銅期貨結算價為73117.50元/噸,周環比上升1.95%;截至3月10日,本週南華工業品價格指數均值為4060.15點,環比上升8.64%,截至3月9日,本週CRB現貨綜合指數均值626.73,周環比上升1.65%。
2.2
中游:生產資料價格指數週環比下降,螺紋鋼價格周環比上升
截至2月18日,生產資料價格指數較上週下降1.00%至124.87;截至3月9日,3月PTA產業鏈負荷率均值為76.20%,較2月均值下降3.96個百分點;截至3月11日,本週唐山鋼廠高爐開工率為34.92%,較上週下降11.91個百分點,截至3月11日,3月唐山鋼廠高爐開工率為40.88%,較2月上升1.99個百分點;截至3月10日,螺紋鋼價格較上週小幅上升1.83%至5005.75元/噸,3月螺紋鋼均價為4966.63元/噸,月環比上升0.46%,同比上漲4.27%;截至3月10日,本週水泥價格指數均值為170.68點,周環比上升0.65%,從均值來看,3月水泥價格指數月環比上升0.96%,同比上升16.56%;本週動力煤月均期貨結算均價為893.35元/噸,周環比下降5.16%,3月動力煤期貨價格月環比上升6.05%,同比上升42.61%。
2.3
下游:房地產銷售周環比回落,汽車零售表現偏弱
截至3月9日,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周環比回落25.20%,按均值計,3月環比上升15.75%,同比下降50.25%,一、二、三線城市3月同比增速分別為-46.99%、-54.63%和-44.96%;上週,100個大中城市成交土地佔地面積環比增速為-7.72%,一、二、三線城市環比增速分別為-78.54%、0.52%和-8.78%,其中,三線城市土地溢價率最高,為1.27%,一、二線城市為0.00%和0.38%。截至3月6日,根據乘聯會數據,3月第一週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3.7萬輛,同比下降13%,表現相對不強,相對2月一至二週均值增長42%。近期散點式疫情爆發的感染人數下降,但波及區域更廣,目前各地的疫情管控加嚴,總體來看3月初零售仍是正常態勢,但不是很強。
2.4
物價:蔬菜價格周環比略升、豬肉價格周環比回落
截至3月10日,本週農產品價格指數均值131.46,周環比上升0.48%。周度來看,蔬菜價格上升,豬肉價格下降,截至3月10日,本週28種重點監測蔬菜批發均價為5.72元/公斤,較上週上升0.03%,豬肉平均批發價較上週下降0.78%至18.36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