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2月4日丨中公教育(002607.SZ)公佈,預計2021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20億元-24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230435.77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虧損21.2億元-25.2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186728.95萬元。主要影響因素為業務收款不及預期、學員退費快速增長、業務收入大幅下滑和營業總成本高位增長等,具體説明如下:
1、業務收款不及預期。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衝擊,各行各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人才招錄培訓行業也出現考試周期性波動、需求收縮、學員參培意願減弱等現象,導致公司2021年度收款遠不及預期。一方面,受經濟環境和疫情衝擊,學員培訓消費傾向保守,高端付費培訓意願降低,行業市場整體收縮;另一方面,受2020年大幅擴招的影響,2021年省考、事業單位、教師等公司的核心培訓項目的招錄人數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以及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的考試招錄時間提前或取消,導致市場培訓需求下降,長線培訓課程產品減少;公司預計2021年度培訓業務收款190億元-210億元,同比2020年度的239.47億元下降20.66%-12.31%。
2、退費率較快增長。受市場競爭加劇影響,公司為了穩定市場佔有率,同時兼顧新建渠道網點培育期市場擴張策略影響,2021年度推出的協議班高退費班次佔比有所上升,在招錄人數下滑的情況下,報考人數增加較多,行業的平均競爭難度增大,行業平均通過率降幅較大,導致公司2021年整體退費較2020年度有大幅增長。同時,疊加2020年四季度部分考試退費跨年度週期的影響,預計2021年全年發生學員退費140億元-160億元,較2020年度的100.09億元增長39.87%-59.86%。
3、營業收入大幅下降。受業務收款下降和退費增長的雙重負面影響,預計公司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69億元-73億元,較2020年度的112.02億元,下降38.41%-34.84%。收入大幅減少是造成公司2021年度虧損的主要原因。
4、營業總成本高位增長。在營業總收入大幅下降的狀況下,營業總成本仍在高位小幅增長。2021年上半年,職業教育行業競爭加劇,為避免人才流失,公司進行持續的戰略性投入,報吿期內的人員數量、網點規模均到達歷史較高水平,客觀上增加了公司的經營成本。下半年,公司成本端雖在持續優化,但優化程度對利潤貢獻有限,公司人員薪酬等固定成本壓力仍然不小,造成2021年全年營業總成本較2020年度仍有小幅增長。預計公司2021年度發生營業總成本93億元-97億元,較2020年度的91.53億元增長1.61%—5.98%。
報吿期內,公司經營出現較大幅度虧損,主要是因為在過往持續數年高增長的背景下,公司的人員數量、網點數量快速增長,導致固定成本開支增加,而公司管理團隊對疫情持續影響、需求收縮及市場競爭加劇等市場形勢預計不足,經營計劃調整不及時,以及對於行業平均通過率大幅降低和高退費產品導致退費猛增估計不足。這些問題的出現暴露了公司在後疫情時代面對市場多變情況下的戰略判斷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不足,以及內部管理存在的短板和組織架構存在的缺陷。對此,公司管理團隊進行了全面深刻的覆盤與反思。
對於未來,公司管理團隊將積極整改過去一年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彌補管理過程中的不足,改進預算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全面啟動2022年度的經營提振計劃,通過全面調整產品結構、內部優化降本增效、阿米巴經營改革、線上與線下加速融合、職教新業務快速佈局等五方面措施,讓公司儘快重回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