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國泰君安證券研究,作者:鄭旭
不是說疫情嚴重麼,爲什麼酒店餐飲指數(880423)居然默默的快創出半年以來的新高?這完全看不出一點受疫情影響的樣子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爲什麼酒店餐飲指數會有這樣的表現。
我先說結論,影響酒店行業的因素除了我們能直線聯想到的房租和出租率之外,可能大多數人看不到的是,在疫情之下,行業格局發生的深刻改變。而7月以來,酒店行業股價開始上行的原因,其實就因爲行業格局的變化,即疫情之下,整個行業供給側加速出清,小的民營酒店漸進退出,反而市場份額開始向着頭部連鎖品牌集聚。這可能就是酒店餐飲指數上行的最主要的邏輯,也是超出市場預期的點。
下面我們來看一些數據:
2021 年第三季度,國內星級飯店數量6999 家,同比+1.52%,環比-0.86%;國內星級飯店營業收入353.91 億元,同比-3.99%,環比-19.12%;其中餐飲收入140.71 億元,比重39.76%,客房收入148.73 億元,比重41.94%。全國星級飯店平均房價345.05 元/間,同比+6.1%;平均出租率43.68%,同比-10.91%。全國一、二星級飯店數量791家,同比-8.34%,環比-1.37%;三星及以上飯店數量6208 家,同比+0.18%,環比+1.90%。
通過上面數據,我們能看到:
第一、疫情的確對於酒店行業有影響。出租率,以及營業收入均出現下滑。
第二、行業競爭格局改變。比如一星二星酒店家數的下降,三星以上酒店家數的增加,
第三、平均房價上漲。尤其是在平均出租率下滑10.91%的背景下,酒店的平均房價到了345.05元,同比出現增長。這顯然不正常。
在我看來,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原因,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對酒店品牌與服務質量的要求度不斷提高,帶動酒店行業消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原因是因爲疫情之下,行業加速供給出清,酒店行業正在經歷分散到向頭部集中的過程,競爭格局的改變導致平均房價的上行。
考慮到這些,應該不難理解爲什麼在如此弱勢的環境下,酒店行業股價不斷上行了吧?如果考慮到未來疫情得以控制,跨省跨境旅遊的恢復,國內市佔率較高的行業龍頭股價可能會更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