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A股生物醫藥全線崩潰,CXO板塊成為避風港?

今天A股生物醫藥全線崩潰,細分來看醫療器械板塊前段時間漲得最猛,今天也跌得最狠。而CXO板塊整體表現較好,龍頭藥明康德漲3.7%、龍二康龍化成漲3.9%,凱萊英漲3.9%、泰格醫藥多股跟漲。

 此前多家CXO企業已經發布21年業績預吿,行業高景氣逐步被驗證。

具體來看,116日博騰股份發佈2021年年報業績預吿,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和扣非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5%~50%和80%~90%,其中單Q4營業收入和扣非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6.9%~84.6%和142.1%~184.2%。

2021年,公司持續推進細胞與基因CDMO業務能力建設和製劑CDMO能力建設,新業務虧損大概約1億元,若扣除新業務虧損,扣非淨利潤為6.19~6.48億元,同比增長87.1%~95.8%,公司的小分子業務的利潤繼續呈現超高速增長。展望2022年,公司小分子業務在常規訂單高增長、新增產能持續投入、以及相關大訂單的增厚基礎上將持續實現超高業績增長。

112泰格醫藥發佈2021年業績預吿,2021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26.25-30.27億元,同比增長50%-73%;實現扣非淨利潤11.33-13.24億元,同比增長60%-87%,超出市場預期。

另外上週,第40屆JPM大會於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1月10日至13日召開。作為行業內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醫療投資研討會之一,JP摩根醫療健康大會吸引了全球大量生物醫藥公司參與,國內也有很多企業積極參與,包括藥明康德、藥明生物、信達生物、百濟神州、君實生物等企業。

藥明康德、藥明生物先後在JPM會議上做了報吿,藥明康德今年預計營收在225億元左右,近五年CAGR為34%。藥明生物今年預計營收98億元左右,近五年CAGR為62%。人才資源方面,藥明康德截至2021年底有34912名僱員,五年CAGR為25%。

催化劑方面,疫情反覆,療效確切、使用方便的小分子口服藥具有巨大的臨牀應用和商業開發價值,中國CDMO及原料藥企業將是直接受益方

目前,直接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主要是聚合酶抑制劑(RdRp)、蛋白酶抑制劑(3CL)兩種機制。海外已經有輝瑞的蛋白酶抑制劑Paxlovid(Nirmatrelvir+利托那韋)和默沙東的聚合酶抑制劑Molnupiravir兩款口服藥獲批EUA,治療新冠輕症患者。其中,Paxlovid療效出色,與安慰劑相比將住院或死亡風險降低了89%。

輝瑞CEO表示,預計2022年底將生產12000萬療程的Paxlovid,預期銷售總額將達到634.8億美元,有望成為歷史上銷量TOP1的藥物。默沙東預計2022年底將至少生產3000萬療程的Molnupiravir,屆時銷售總額將達150億美元。

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的生產國和出口國,我國原料藥產能約佔全球28%,其中出口佔比約為65%,主要出口地集中於亞洲、歐洲、北美洲。當下,全球CDMO產業鏈逐漸向中國轉移,國內眾多CDMO企業與跨國藥企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國內頭部CDMO企業承接較多新冠藥物訂單。

 凱萊英與博騰股份相關公吿 

資料來源:國盛證券

當下國產新冠口服藥急需自主可控。輝瑞的(3CL)蛋白酶抑制劑Paxlovid(Nirmatrelvir+利托那韋)放了40多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專利授權,不給中國(中國在MPP組織中,被列為了中高收入國家中國)。

中國的3CL來自藥明康德DDSU、上海藥物所。上海藥物所給出了3個口服3CL,分別是給了前沿(前沿本來自己就有注射3CL)、先聲藥業、君實。上海藥物所的分子是改輝瑞為主,因此需要聯用利托那韋。藥明康德DDSU給出了4個口服3CL,已知給到的是廣生堂、眾生藥業。

 資料來源:華創證券 

中泰證券認為,中國CXO企業在2021年表現出高度的景氣度,存貨水平、合同負債與訂單情況也為2022年增長奠定基礎。行業估值經過泡沫擠壓進入再平衡時期,行業投資進入精挑細選時期,龍頭公司有望憑藉技術優勢承接更多訂單和更復雜的業務。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