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明野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大家好,我是明野!
今天最大的熱點就是數字經濟了,其實看昨天的內容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一個重要原因呢是上週國家連續發了兩篇重要的內容,一個是《“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總體要求是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目前呢大概是8%左右,然後還提到了一些具體的目標,包括IPv6啊,千兆寬帶用户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普及率等等吧。然後呢週末在官方重要的雜誌上,再度轉發了一篇之前我們最高領導人關於《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的文章,將數字經濟提升到了極高的戰略位置。所以今天板塊就“炸”了。
當然,數字經濟這個板塊非常大,又很複雜,基本面是依託在各個行業自身的發展上的,所以後續板塊內的分化肯定會加大,能走出來的,一定是具有alpha能力的,當然,因為盤子都比較小,所以,也很有可能能誕生妖股。
也正因為板塊又散又泛,大家也沒具體方向,所以A股幾個數字開頭的公司,全部板了,比如什麼數字人,直接漲了30cm,還有數字政通,數字認證這些,完全不看業務。反正最近久安醫療也算徹底打開了炒作的氛圍。
如果説一定要有一個基本的方向,那麼個人覺得金融IT可以關注下,主要點在金融信創訂單持續驗證,另外還有分佈式系統迭代,數字人民幣升級改造的邏輯。比如宇信科技、長亮科技、神州信息等。然後從絕對估值,或者從PEG的角度,都還算可以。
最後可以説一下,如何判斷板塊的熱度,就把這幾天漲幅靠前,成交額靠前的公司拉出來,看他們走勢就行了,他們不行,那板塊的這陣風就算過去了。
醫藥:
今天還有一個熱門板塊是新冠治療,新冠檢測炒了一週之後呢就算基本熄火了。
國內新冠口服藥佈局豐富,研發逐步推進。目前國內新冠口服藥研發進展較快的為君實/旺山旺水的VV116和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前沿生物的FB2001也已進入臨牀,還有多個臨牀前藥物,包括先聲藥業從中科院引進的藥物。日本鹽野義的3CL抑制劑S-217622處於II/III期臨牀,計劃3月底前提供100萬人份藥物。
國內企業在其他新冠藥物的研發中也取得積極進展。舒泰神的C5a單抗STSA-1002完成了I期臨牀首例入組。神州細胞的中和抗體SCTA01和SCTV01C聯用治療新冠取得臨牀試驗批准。
血製品板塊已回調至價值區間,預計國內2022年血製品供應仍處於供需緊平衡狀態,供應充足的國內血製品企業可以重點關注下,包括天壇生物、華蘭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等。
根據中檢院披露的批簽發批次數據以及歷史單批次支數,測算得:21年白蛋白同比增加5%,其中進口白蛋白同比下降1%,國內企業白蛋白同比+15%。2020年的海外採漿量的大幅下降並沒有同等程度影響進口白蛋白的供應。國內血製品企業消耗庫存以及2021年採漿量的快速恢復,實現了供應快速增長。預計國內2022年血製品供應情況將好於2021年,但是仍處於供需緊平衡狀態。
今天還有一個就是降息。
今天央行開展7000億元MLF操作和1000億元OMO,兩者中標利率均降10個基點,超市場預期。
逆回購利率是中國最重要的政策利率,直接影響銀行負債端成本。不過對於此次降息,其實債市預期比較充分,可以説短期利多出盡,影響不大,甚至要防範利率上行風險。對於股市來説,此次降息更多是傳遞寬鬆信號,其實融資政策已經在大幅寬鬆。
機構認為今日降息有兩個特點,一是降息幅度較大,二是今日降息為MLF在本輪寬鬆週期的第一次降息,因此歷史可比的降息要麼是每次定存或MLF降息幅度超過一個區間要麼是貨幣寬鬆週期中定存或MLF利率第一次降息,這從2005年股改以來僅有6次。
可比降息後中短期市場趨勢偏多,市值風格大概率偏向小盤。1)從歷史上6次可比降息後的市場趨勢來看,除了2012年6月8日降息後市場仍然下跌,其餘5次均為市場震盪上行或大漲,整體趨勢偏多;2)市值風格上,歷史上6次可比降息後的60個交易日中,除了2014年底降息後市場仍在演繹藍籌行情,其餘5次小盤指數均優於大盤指數。
可比降息後中短期行業風格最強的是TMT。歷史6次可比降息來看,後60個交易日漲跌幅中位數中,排名最靠前的分別是傳媒(22%)、計算機(20%)和電子(17%),TMT顯著佔優,此外如軍工、電新等成長板塊排名也相對靠前。
寬鬆週期對市場的影響更多來自於其對基本面、流動性的改變,過去來看寬貨幣、穩信用往往強化地產相關行業景氣而取得超額收益,但不逆轉中小盤成長景氣。
覆盤過去四輪典型寬貨幣、穩信用後半年市場表現,前三輪地產相關行業最優,高景氣成長行業次優;第四輪地產則表現靠後,主要在於此次寬貨幣、穩信用不伴隨地產放開;因此寬貨幣、穩信用下如果中小盤風格偏弱主要是伴隨地產放鬆導致的短期大盤風格佔優,除此之外宏觀環境不會逆轉中小盤景氣。本輪寬貨幣而非房地產的組合下地產鏈基本面提振有限,此外積極財政下新基建的政策地位或受提振,近期政策頻發強調特高壓、數字經濟等,或使得中小盤成長佔優格局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