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Q4單季度盈利10個億,恩捷股份泡沫消化完了嗎?

去年12月份以來,新能源行業個股整體下挫,寧德目前回調超過20%,鋰電池板塊指數已經回調了13%。

今日盤面,新能源相關個股依然萎靡不振,但是,擁有兩千億市值的恩捷股份卻走出獨立行情,一度衝高大漲8%,但隨着板塊的跳水,恩捷也一路走低,最終收漲3.01%。

資料來源:富途

消息面上,恩捷股份發佈了業績預報,2021年全年實現淨利潤26.6-27.6億元,同比增長138.44%-147.4%,扣非淨利潤25.57-26.57億元,同比增長158.15%-168.25%,實現每股收益2.98-3.09元。

資料來源:同花順

2021年公司每期的業績幾乎都給投資者交出了滿意的答卷,Q4單季度預計盈利9.05-10.05億元,環比增長28.3%-42.5%,而2020年同期盈利4.7億元,同比也是增長近一倍。

不過,26.6-27.6億元的盈利也只是略高於機構預期。

資料來源:同花順

確實近兩年來,市場給予新能源車產業鏈的預期已經打得夠滿了,各細分板塊未來5-10年的業績都已經反應在股價上,恩捷也不例外,兩年時間股價翻了七倍多,市盈率最高去到了150倍。

資料來源:富途

膈膜確實是個好生意,尤其是恩捷從2018年開始切入了鋰電濕法隔膜領域和消費濕法隔膜領域之後,盈利逐年大幅攀升。

膈膜主要是用在新能源動力電池、儲能以及3C產品,目前三元和鐵鋰動力電池均採用濕法膈膜,國內磷酸鐵鋰儲能電池是用幹法隔膜,3C消費市場已經進入穩定增長階段,基本全部採用濕法隔膜。

由於濕法膈膜得到了塗覆技術的加持,性能方面比干法膈膜更勝一籌,濕法膈膜的滲透率逐年提升,截至2020年就已超過70%。

從公司業務結構來看,目前膜類產品收入佔比超過80%,膜類產品包括隔膜和BOPP薄膜,其中隔膜佔整體收入的比例在70%左右。

資料來源:choice

2020年國內鋰電隔膜總出貨量37.2億平方米,其中,幹法隔膜出貨量11億平方米,濕法隔膜出貨量26.2億平方米。

在行業地位方面,恩捷全年出貨量佔鋰電隔膜整體市場的31.5%,佔濕法隔膜市場的44.9%。

2021年,恩捷的膈膜出貨份額已經達到了39%。

儲能方面,公司也在建幹法隔膜產能,並收購了東航光電,為儲能電池做準備。

雖然公司已在濕法膈膜深耕多年,但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同行公司如星源材質、中材科技也在加速佈局濕法隔膜領域。

未來最大的兩個競爭要素,一是基膜成本,二是塗覆技術。

在膈膜爆發的初期,恩捷一直是以低價策略搶佔市場份額,從而鞏固了龍頭地位,同時進行大幅擴產能。

這兩年面對強勁的市場需求,恩捷產能規模已位居全球首位,大幅領先於行業,規模優勢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效益。

同時公司在積極佈局塗覆技術,取得LG化學、日本帝人塗覆專利授權。

從成本到產能、再到技術,恩捷似乎一直走在行業的前沿。

恩捷股份作為鋰電池膈膜龍頭,自去年9月份以來,股價也回落超過了20%,但目前市盈率仍高達92倍,估值仍處於歷史較高水平,這也是近期回調的最大原因。

資料來源:choice

目前恩捷並沒有特別合適做估值對照的公司,介於公司正處於高成長階段,可以採用PEG來估值。

市場預測,2021年公司隔膜出貨量大約是30億平,2022年出貨量預計將達到45-50億平,2023年65-70億平。

資料來源:同花順

對應2021-2023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27億元、45億元、60億元,年複合增速約50%,目前公司PE在90倍左右,PEG遠大於1,説明當前股價仍處於高估。

公司目前的規模和技術優勢還處於紅利期,未來2年的效益還是具備確定性的,只是估值仍有泡沫。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