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今天市場的重點信息

作者 | 明野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大家好,我是明野!

今天市場總體較好,雖然我感覺市場還是在找方向,12月開始滬深300比較強,應該是機構考核之後市場開始做了板塊切換,但是持續性存疑,因為傳統白馬板塊很少有能看到能一邊拔估值一邊業績超預期增長的。

其他不説,最近重點先關注這幾個東西,一個是週三MLF續作情況,另一個是下週一的LPR,看看市場所謂寬信用的預期是不是會落地,因為只有寬信用預期是沒有增量資金的。另外就是週四凌晨的美聯儲的議息會議,都預期點陣圖會有較大的變動,看看明年加息預期幾次,目前市場是預期2次。

再看下行業吧,消費白酒週一早盤受“茅五碰杯”引發市場遐想,茅台高開3個點,創這波反彈新高,茅五一度漲超4%,老窖汾酒近4%,洋河漲超5%,之後大幅回落。現在高端白酒是越漲風險越大,因為短期漲的是“漲價期權”的價值,而不是基本面的價值,反正就別往裏衝了。

今天安琪酵母繼續上漲,最近的紀要顯示,公司計劃12月對海外產品提價,公司目前重視利潤。之前講過,大眾食品飲料炒過一波提價預期後,後期要看基本面的兑現,相對來講,競爭格局好,佔有優勢地位的,且需求端良好的企業,提價會更順利,基本面兑現會更好。安琪酵母就屬於此列。

餐飲供應鏈今年一度衝高,安井和立高均一度漲超4%,隨後回落。最近安井表示預製菜將是公司未來20年的大戰略,近期推出定位中高端的安井自有品牌禮盒裝。渠道運作上,目前公司正採用投放快手菜專櫃的方式運作, 和經銷商一起投專櫃、開拓市場,在農貿批發市場、菜場、BC 超等作為消費者引導。預製菜的特點,決定了大多數企業的區域性,而安井是少數地形成了全面性佈局的產能、冷鏈物流和渠道。同時預製菜更大的市場在B端餐飲,這也是安井的強勢所在。

新能源這邊,細分板塊來看個股漲跌不一,下跌偏多的主要是負極板塊,比如璞泰來,中科電氣等等。主要還是昨天經濟會議提到的第五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化工類如果作為原料來生產產品雖然消耗化石能源,但不產生碳排放,那麼可以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這就給各個地區留出一定的能耗空間。比如石墨化等新能源的上游環節,因為碳減排有比較嚴厲的擴產條件。雖然這些環節不是直接放開,但屬於間接受益。石墨化的耗能放開,供需關係緩解。

個股上走出了分歧,璞泰來中科電氣暴跌,貝特瑞沒有動靜。主要貝特瑞是以天然石墨為主,中科電氣、杉杉和璞泰來是人造石墨,需要石墨化環節,這部分放開能耗指標,會擴大供給,所以主跌的是這部分。但個人認為石墨化的能耗下降,其實對石墨化高的負極廠商的成本緩解是有好處的,接着是利好下游電池廠,特別是二線電池廠的利潤改善,比如億緯鋰能和國軒高科。但短期情緒上的供需關係緩解,確實影響走勢吧。

汽車電子/智能化是個方向,但智能汽車相關個股(中科創達、德賽西威、華陽集團等)出來/熱度有挺長一段時間(長則2-3年,短則3-6個月),市場對於個股的研究應該是相對透徹。現在對未來走勢的判斷點在於自己和市場對業績的預期判斷,和對(拔)估值的理解。估值的問題可能參考一下其他高景氣度板塊給一個橫向比較的情況。業績現在需要大家形成共識,才可能繼續推動股價上漲。

醫藥挺搞笑的,用張圖大概能説明情況。

簡單來説就是行業頭頂一直有“集採、醫保談判”這些的政策緊箍咒,沒有政策緊箍咒的呢,基本估值跌了一大波,也還是貴,尤其是用PEG和寧德一比,還是乖乖去擁抱新能源了。

最後説下VR/AR,今天歌爾大漲6.81%,再創歷史新高並接近2000億市值。明年FB(現在應該叫Meta)、索尼和蘋果等科技巨頭都將發佈新款類VR頭顯,有望進一步催化ARVR市場,國內應該也有大廠會推出這些產品。歌爾作為組裝環節核心供應商,率先受益。估值上,歌爾現在對應機構的測算,2022年大約是30PE不到,市場瘋起來,當年TWS上量的時候,估值是可以給到60+的。當然,這個賽道也有其他小公司不錯,正在看,有機會分享出來。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