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解密公募基金三季報:風往哪裏吹?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錦緞,作者:愚老頭

公募基金的季報,按照規則是季度末的十五個工作日內公佈。三季報隔了一個國慶長假,10月27日左右發佈完畢,一個月過去了,新聞已經成為歷史,但我們還是決定補上這個作業。

公募基金的定期報吿,是投資者觀察機構投資思路的核心數據來源。如果市場是零和博弈的,人少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因為風總會來。如果博弈的收益是正的,那就需要研究風的方向。

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就往哪個方向倒,公募持倉,就是那一大片草原。

草現在倒的方向,並不意味着風還會繼續沿着這個方向吹下去,它只是吿訴你現在風的方向。

01

公募基金總體權益持倉情況

上圖是公募基金持有股票市值之和,以及與全市場總市值的比值。2021年3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的全部股票總市值是3.63萬億,佔全部A股市值的3.9%。

從圖上我們可以發現佔比這條線是鋸齒狀的。因為公募基金的一季報和三季報只公佈前10大持倉,半年報和年報才會公佈全部持倉,所以一季報和三季報的公募持倉數據是不全的,因而數據佔比也偏小。按照常規推測,當前公募基金佔全部A股市值的比值,應該在6%左右。

02

公募持倉的行業分佈

如果將公募持有的全部股票定為100%,上圖是2020年以來的公募持倉行業佔比。我們上面提到,一季報和三季報的持倉數據是不全的,結果有參考意義但並不是確定的。

2021年3季報持倉中,佔比最大的行業分別是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子、電氣設備和化工這五大行業。長期屹立不倒的,就是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和電子這三大行業。

普列漢諾夫講過,“歷史是英雄的史詩,英雄是歷史的工具”。東興基金在11月3日出過這麼一篇報吿《四類基金畫像:短跑、長跑、新發、管大錢》,這篇報吿裏面提到,長期業績優秀,也就是近五年業績前100名的公募基金,3季度普遍的都是加倉食品醫藥,減倉電子。從2015年大牛市暴跌之後至今,食品飲料和醫藥行業的龍頭,普遍都是最高十倍隨後回調。貴州茅台、山西汾酒、愛爾眼科、恆瑞醫藥,莫不如此。

大A股一直都被詬病不夠價值,但至少在過去5年裏,A股極其的價值。食品飲料和醫藥,都屬於大消費,也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普遍擁有很高的ROE水平。

我們知道我們從股市博弈長期可以賺到的錢,就是ROE(淨資產收益率),這個指標在過去五年頑固的發揮着作用,哪怕短期利空回調之後也會繼續勇闖新高。

從2015年我們就一直講,白酒傷身ZZ不正確,醫藥有集採壓制,從日本的先例看,除了極少數創新企業,成長的空間有限。可大A股就是專治各種不服,上漲的K線碾壓了任何的反對意見,以至於很多大券商研究所的醫藥行業,膨脹到了20人的大團隊。

A股市場有效的前提就是,消滅任何可見的信仰教條。在這場大週期中,不榨乾白酒和醫藥皈依者最後一滴血,這兩個行業就不可能真正的反轉。

電子的信仰則來自於一條顯而易見的產業線。2008年,全球前6大手機廠商分別是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LG、索尼愛立信、中興,中興排名第6,市場份額不足5%,10年後的2018年,全球前六大手機廠商分別為三星、華為、蘋果、小米、OPPO、Vivo,其中華為排名第二,市場份額近15%。斗轉星移,恍若隔世。

傳統的TMT行業,計算機已經啞火,從20年1季度的6.34%萎縮到現在的不到3%,傳媒從4.03%降到1.41%,通信也從2.74%,降到不到1%。只剩電子一直屹立不倒,持倉從20年1季度的12.06%,到現在還有12.44%。電子目前的支撐,來自於國內對半導體行業的巨大投入,基礎是政策。

TMT行業這幾年的萎靡,本質上是互聯網創新進入存量博弈,再加上中國乃至世界創新的龍頭華為受到人為限制,剩下的相關企業滿足於閉門造車,不思進取,不僅僅是國內的幾家企業,也包括那個水果。

當紅炸子雞是電氣設備行業。這個以前基本上是覆蓋一下電網設備,天天盯着電網投資規劃,跟老機械研究員每天對着鐵路總公司挖軌交設備一起,並稱A股兩大養老行業。自從鋰電、光伏、風電起來之後,一飛沖天。20年1季度公募持倉只有不到4%,現在已經超過12%,在行業配置比重中僅次於電子。

至於化工,並不是市場更重視這種週期性行業了,而是化工作為鋰電光伏的上游,也跟着雞犬升天。

03

公募持倉行業佔比與行業實際市值分佈

上圖是2021年3季度分行業公募持倉分佈與總市值分佈的對比表。食品飲料行業佔公募總持倉的14.70%,但食品飲料行業在全部A股中只佔7.34%,也就是説食品飲料行業超配了100%。實際上前4大行業都是超配,其中醫藥生物超配了52%,電子超配了53%,電氣設備超配比例是81%。

你如果想問我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什麼時候才能見底,那至少要等到公募開始低配吧。

在這些大行業中,非銀和銀行我們不做評價,這兩個行業的優勢和問題顯而易見。機械和汽車這兩個行業存在明顯的低配。

汽車相關行業佔到GDP的10%,整個製造業的三分之一,以前是因為中國汽車行業大而不強,在世界汽車價值鏈上處於末流位置,日本德國吃到了最大的那塊餅,下游反哺中游上游,才有了現在的日本德國工匠精神,有了那些青島下水道百年德國油紙包,日本馬桶水可以喝,一個盤子洗七遍的梗。

現在眼看着中國新能源汽車2021年340萬輛,2022年達到500萬輛超過20%滲透率已經是各方共識,汽車行業依然低配,預期差肯定是存在的。至於機械,理論上也會分到新能源汽車的一杯羹,低配也並不合理。

04

上市公司股東結構中的公募持倉佔比

我們此前的分析中有個結論,就是股票的市值越大,持有該股票的公募基金數量越多,這也符合直覺。另外還有一個結論,那就是股票的股東結構中,市值與公募基金持股佔比,基本沒什麼關係。

我們將3季報上市公司股東結構中公募佔比最高的20家公司列了出來,總體上還是喝酒吃藥的比較多。自由流通股份佔比和總股本佔比都進入前20的公司有博騰股份、聖邦股份、凱萊英、百潤股份、新泉股份、九洲藥業這6家公司。

上圖是3季報分行業持倉公募基金數量最多的股票,按照最少100只公募基金起,總共有107只股票。配滿了這些股票,總體走勢可能類似於滬深300。

只是要注意某些例外,比如隸屬於鋼鐵的撫順特鋼,本質上是軍工邏輯,再比如珠海冠宇屬於次新股,持有機構數雖多,但都是打新的。

05

各個市值段下公募的心頭好

最後,我們將每個市值段下公募超配低配的股票,做下展示。

我們將三季報全部4499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與持股基金數量放在一張散點圖上,並進行了簡單的線性迴歸。得出了公式Y=0.0596X+0.3582,Y代表持股基金數,X代表上市公司市值,最後得到擬合係數R2為0.544。

這個公式的意義是,當上市公司市值每增加100億,大約可以增加6只公募持倉。線上的公司代表跟市值平均水平相比,公募超配,線下則代表低配。

想順着預期走的朋友,請往線上找,想挖掘預期差的,那就往線下找,離迴歸線越遠越好。

一如既往,我們可以發現,公募超配的股票依然是老的龍頭,比如貴州茅台、寧德時代、招商銀行、五糧液這些,大型金融結構以及中國石油,依然是低配。

有些報吿裏面,寧德時代超過貴州茅台已經成為公募的第一大持倉。他們的口徑用的是公募持倉總市值,我們用的是持股基金數,此外,我們用的總市值口徑,是9月30日上市公司的總市值。

這是3000-10000億區間,上市公司總市值與持股公募基金的對比圖,當然當時比亞迪市值還不到7000億,現在已經接近9000億了。

公募超配的股票包括五糧液、東方財富、隆基股份、海康威視、中國中免、邁瑞醫療、美的集團、平安銀行、興業銀行、瀘州老窖、山西汾酒、萬華化學、中信證券等,對於公募來説,這些公司通常是底倉配置的首選。

也有一些公募拋棄的股票,比如恆瑞醫藥,再比如海天味業,還有金龍魚。雖然大消費已經落寞,但白酒依舊是公募的寵兒,YYDS。

上圖是2000-3000億區間的情況。中國建築和三一重工堪堪在迴歸線上。海螺水泥、格力電器已經掉到線下。線上離線最遠的股票有陽光電源、三峽能源、伊利股份、寧波銀行、恩捷股份、贛鋒鋰業、通威股份、智飛生物等等。

1200-2000億市值區間,公募超配的公司有天賜材料、紫光國微、億緯鋰能、北方華創、天齊鋰業、泰格醫藥、保利發展、華友鈷業、歌爾股份、福斯特、正泰電器、廣發證券、匯川技術、北方稀土等。

800-1200億市值區間,超配的公司包括凱萊英、酒鬼酒、恆生電子、長春高新、海大集團、通策醫療、先導智能、璞泰來、士蘭微、晶盛機電、中航光電、特變電工、兆易創新、深信服、卓勝微等。

500-800億區間,超配的公司有新宙邦、天華超淨、華魯恆升、振華科技、博騰股份、聖邦股份、廣聯達、欣旺達、捨得酒業、大華股份、歐普康視、中航機電、中科創達等。

線性迴歸很大的一個問題是放大了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影響力,因此我們以市值500億為限,得到4192家上市公司,佔全部上市公司的93%,專門將500億市值以下公司的持股公募基金數與市值做迴歸,得到了如下結果:

得出新的迴歸曲線為Y=0.0642X-1.4646,這其中擬合係數R2為0.355,顯然解釋度有所下降,考慮到2132家上市公司,佔到全部上市公司47%左右,根本沒有公募基金配置,這個擬合係數還可以接受。

400-500億總市值區間,公募超配的公司有藥石科技、撫順特鋼、九洲藥業、普洛藥業、中國寶安、晶晨股份、宏發股份、安井食品、法拉電子、德方納米、美迪西等。

350-400億總市值區間,公募超配的有賽輪輪胎、永興材料、當升科技、鴻遠電子、貝達藥業、艾為電子、固德威、魯西化工等。

300-350億總市值區間,公募超配的包括融捷股份、天奈科技、華峯測控、嘉元科技、天順風能、火炬電子、新強聯、星源材質等。

在250-300億區間,公募超配的有立高食品、金博股份、安恆信息、吉比特、航天電器、隆平高科、東富龍、完美世界、復旦微電、華海藥業、皓元醫藥、長川科技、順絡電子等等。

200-250億區間,芯源微、周大生、瀚藍環境、洽洽食品、龍蟠科技、普利製藥是公募的最愛。

150-200億區間,公募超配的公司有中科電氣、伯特利、菲利華以及中鼎股份、和而泰、聯創電子、華測導航、奧特維等。

100-150億總市值區間,公募超配的上市公司包括比音勒芬、大金重工、普冉股份、大金重工、久立特材、新益昌、陽光諾和、凱盛新材、愛樂達等。

總體上説,50-100億區間的上市公司,但凡持有公募基金數超過15個的都值得一看。在這個區間公募超配有蘇文電能、智明達、華恆生物、聯贏激光、力芯微、海泰新光、金迪克、東威科技、中密控股、永創智能、國力股份、瑞華泰等等。

小於50億區間的上市公司中,公募超配的有邁拓股份、霍萊沃、三孚新科、邁信林、康拓醫療、富信科技、信安世紀、新風光等。

考慮到100億市值以下的公司是大家選股的重點市值區間,我們將小於100億市值,持有公募數超過10家的上市公司給大家列了一個表,供大家參考。

上面這94家上市公司,就是公募選出的小市值公司組合,當然其中肯定有因為新股以及指數基金配置等的原因,造成持倉公募數虛高。初步的粗略數據,供大家參考。

06

小結

從投資或者抄作業的角度,我們總結出以下幾個結論:

首先、如果想從配置的角度買行業,目標可以直接是行業內公募配置最重的股票組合,可以在本文第四部分查找,如果不走尋常路,尋找預期差,那就避開公募的最愛;

其次,未來一段時間,甚至三到五年,可能是小市值風格佔優,我們第五部分的這94家上市公司,是被公募機構篩過一遍,初步挖掘出來的股票,各位可以從中挑選自己熟悉或者感興趣的標的;

最後,想對跟自己一樣,被股市折磨的生不如死的老韭菜們説,投資可能沒有想的那麼難,雖然我們現在都是小學生,但作業做多了,可能到最後就真的畢業了。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