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中國袋泡茶江湖暗戰
格隆匯 11-30 12:00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斑馬消費 作者: 陳曉京

聯合利華以40億歐元對價出售旗下茶飲業務給CVC,成為目前全球最大一宗快消品併購案,百年品牌立頓正是其中重要標的。

雖然易主,立頓在中國茶飲市場的霸主地位並未改變。相反,它正試圖通過升級產品、加強營銷等方式重回巔峯。

入華30年,立頓成功培育了袋泡茶市場,收割了幾波代際消費羣體,另一方面也為本土袋泡茶品牌的崛起,培植了成長土壤。當一大批袋泡茶品牌、新茶飲品牌橫空出世,中國袋泡茶市場正在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茶包之王

1992年,立頓進入中國市場,作為改開時期的新生事物,和當時入華的肯德基、麥當勞等一起成為國人的新寵。

在那個視洋貨為時尚的年代,立頓成為都市白領辦公桌抽屜裏的必備品、星級酒店的下午茶。

那時的立頓,代表着區別於中國傳統飲茶的另一種飲用方式。在這之後很長一段時期,這種亮黃色包裝、粉末狀茶包、售價低廉的產品,成為中國茶飲市場細分領域裏的霸主。

1997年,立頓位居中國百家商城報吿中的茶包銷售額第一,且佔有國內袋泡茶市場6成以上份額。也就有了“你的心臟每跳動一次,全球就有1252杯立頓紅茶被飲用,119罐立頓冰紅茶被消費”之説。

隨着對中國市場的滲透,立頓的袋泡茶從早期的紅茶袋泡茶,延伸到綠茶、烏龍、茶粉及罐裝散茶等多個品類,每年賣出袋泡茶超過20億包。2005年,聯合利華在合肥建立世界最大的茶葉生產工廠。

立頓創始於英國,是一家百年茶企品牌,在中國之所以能立足,是立頓在看到中國傳統茶品飲的複雜性、各茶葉產區茶葉的差異性和消費人羣偏中老年化市場背景後,以工業化的加工方式將茶葉變成標準化的茶包,給予品飲便捷性和普及度。

立頓不僅以茶包形式出現,還傳遞了英式下午茶文化,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羣體,降低了這些人羣金錢和時間成本。

不過,隨着消費渠道多元化以及新式茶飲崛起、咖啡產品等衝擊,立頓的袋泡茶正在失去優勢。

據歐睿數據,立頓茶飲在全球銷售額從2014年的28.6億美元降至2019年的26.3億美元,5年減少8%,且在最近兩年沒有明顯的增幅,成為聯合利華此次果斷出售給私募機構CVC的動機之一。

不過,在億歐報道里,立頓仍是中國袋泡茶市場份額第一位,仍是中國袋泡茶行業的龍頭。

本土袋泡茶崛起

如果説立頓對中國茶飲市場較為深遠的影響,莫過於早期就開始培育了一批茶飲的淺度消費羣體。可惜的是,在全球茶葉市場消費增長放緩的背景下,立頓沒能應對新消費趨勢,推出更有創意、更有差異化的產品,它的傳統市場份額,正被本土袋泡茶企業不斷蠶食。

本土袋泡茶企業出現才幾年時間,大概是新式茶飲繁榮之後,解決用户衝飲痛點衍生出來的產物。

目前,中國本土袋泡茶品牌大概有4類玩家:

第一類是袋泡茶品牌,茶裏、茶小空及Chabiubiu等袋泡茶、茶粉及茶棒產品;第二類是本土傳統茶企,八馬、大益及天福,都已推出自己的袋泡茶產品;

第三類是本土老字號,同仁堂、胡慶餘堂、雷允上和吳裕泰,它們推出的桑葚枸杞茶、紅豆薏仁茶,區別於其他袋泡茶。

還有新崛起的茶顏悦色、喜茶、奈雪的茶和蜜雪冰城在新式茶飲業務之外,增加了袋泡茶業務。

區別於立頓的紅碎茶包,這些袋泡茶品牌推出的大多是原葉茶,即在三角泡袋裏填裝茶葉原葉,或者幾種茶葉原葉拼配,或原葉加花草、果實幹片等。

因為追求品質,原葉袋泡茶的價格趨於高位,相比立頓最低銷售單價每個茶包0.5元,國內袋泡茶的單包售價普遍在2-7元。

不同於立頓在商超渠道的強勢,國內袋泡茶產品在初創時期,銷售渠道普遍集中在線上。

據觀研天下數據,2020年,袋泡茶線上消費佔比達到32.9%,直追線下消費佔比40.1%。

目前,線上袋泡茶品牌正逐步走向線下,比如,T9、茶裏等品牌紛紛在線下開設實體店,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

爭奪年輕人

2020年,疫情因素催生了袋泡茶產品的飲用需求。當年國內袋泡茶線上銷售實現128.7億元,同比增長155.9%。

公開數據顯示,在喜歡袋泡茶的消費羣體中,40歲及以下人羣佔比88.2%,這比傳統茶企主力消費人羣年輕10歲,且女性與男性已基本持平。

需求井噴,不僅放大產品的市場規模,且袋泡茶企業越來越意識到抓住年輕人的重要性。不論立頓,還是新興崛起的袋泡茶品牌,在爭搶年輕人這件事情上出奇的一致。

口味、包裝、營銷等成為這場暗戰的關鍵。

從口味上來講,本土袋泡茶產品更願意鑽研,在原葉基礎上採取拼配工藝增加茶葉口感,比如説烏龍茶摻雜桂花、烏龍加上蜜桃乾片,當然也有藉助超萃、冷泡技術,為的就是原葉茶能夠快速析出茶質,呈現更好的口感。

袋泡茶品牌茶裏成功出圈,靠的就是一款蜜桃烏龍,這幾乎引領了當時袋泡茶配方,不少袋泡茶品牌以花果茶的複合口味,俘獲了年輕消費羣體的味蕾。

中國袋泡茶市場王者立頓,這幾年陸續推出西柚茉莉、白桃烏龍等產品,擴大產品序列,代言人從周華健到彭于晏再到金城武,還在《杜拉拉昇職記》中亮相,曾簽約熱門綜藝《拜託了冰箱》,一改刻板的老品牌形象。今年,立頓還將合肥工廠搬遷至黃山市,距離茶葉產區更近一點。

雖然袋泡茶在國內整個茶葉消費市場佔比僅約5%,仍然吸引了不少資本助力。

截至目前,茶裏已獲得融資8次,僅今年6月一次融資金額就高達數億人民幣,投資方為紀源資本、碧桂園創投等;

“茶小空”曾獲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天使輪投資,並於今年1月份完成數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由五源資本和DST投資;

從創始至今飽受爭議的小罐茶,去年在內部孵化了袋泡茶品牌“茶小壺”;

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也正通過資本、上市契機和門店優勢推出袋泡茶產品。

破局之路

華創證券一份研報顯示,截至今年2月,國內茶葉消費羣體約4.9億人。在艾媒諮詢數據中,喝茶用户中有51%會選擇袋泡茶。這些數據無不刺激着百花齊放的袋泡茶品牌。

其實,袋泡茶並不是一個高門檻行業,以至於現在的袋泡茶產品長的越來越像,三角包、棉線以及外包裝成為標配,甚至每家品牌都有蜜桃烏龍味袋泡茶產品,且設計風格非常接近,唯在價格上有所差異。

立頓率先將袋泡茶快消品化,完成對中國本土袋泡茶產品的啟蒙。如今,原葉袋泡茶品牌都賣的比較好,依然面臨着產品升級、場景升級的嚴峻現實。

同時,消費端的心理也在發生變化,年輕一代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已從立頓紅碎茶包低廉價格、統一的口感,開始專注於原葉茶的滋味、茶葉品種和茶產地,從重價格向重質量、重體驗過渡。

江南春一次演講中表示,中國市場已經進入深度存量競爭時代。特別是在20歲-45歲主流消費人羣中,愛美、愛玩、注重健康的理念已成主流。

目前的袋泡茶市場,已不僅僅侷限於袋泡茶、凍幹茶粉,在冰果茶萃、奶茶棒等產品上不斷生成創意。

在所有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的今天,新式茶飲在過去5年陸續衝出喜茶、奈雪的茶等企業,但在袋泡茶領域,還沒有真正的本土大品牌出現。

中國茶葉消費市場,以散裝茶葉為主的品飲形態傳承了千年,以袋泡茶形態的消費方式才剛剛開始。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