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興證策略:北上資金繼續佈局科創成長方向

本文來自: 堯望後勢 ,作者:張啟堯 陳恭懿

核心觀點

一、總體配置:北上持續淨流入,成交熱度繼續回升

——北上持續流入,成交活躍度繼續走高美元兑人民幣維持6.4以下的低位,疊加全球風險偏好回暖,使北上資金本週依然出現大規模流入,10月25日至10月29日(下文的上週即該時間區間),北上資金淨流入106.07億元,儘管較上週流入額有所回落,但依舊是近7周以來的次高水平。今年以來北上累計淨流入達3246.87億元,高於往年同期規模。上週,北上資金期間成交額合計5960.13億元,全A成交佔比為11.10%,較前一週繼續上行。

——交易盤繼續大規模流入,配置盤流入節奏邊際放緩。配置型資金上週轉為流入11.37億元,而交易型資金淨流入99.93億元,連續兩週出現近百億規模的淨流入,中資機構淨流出3.94億元。配置型、交易型與中資機構今年以來累計淨流入規模分別為3393.17億元、11.41億元和-8.58億元。

二、持倉結構:電氣設備成為北上資金第一大重倉行業

——陸股通持股市值小幅增加,交易盤倉位繼續提升。截止10月29日,陸股通持股市值達26330.07億元,較上週增加48.96億元,佔全A流通市值比為2.81%,較上週上漲0.03%。從陸股通資金結構看,上週交易型資金持倉佔比繼續上行,配置型、中資機構倉位有所下降,配置型、交易型與中資機構持倉佔比分別為79.09%、17.11%和3.80%。從板塊持倉結構看,上週主板倉位繼續回落,創業板和科創板倉位上升。主板、創業板與科創板持倉佔比分別為80.99%、18.23%和0.78%。

——電氣設備和電子行業持倉市值提升居前,非銀金融和家用電器行業持倉市值回落較多。上週,電氣設備、電子和計算機等重倉行業持股市值提升規模居前,分別增加313.86億元、53.81億元和44.67億元,而建築材料、非銀金融和家用電器行業持股市值回落較多,分別減少73.77億元、93.16億元和177.63億元。

三、流入/流出結構:北上資金集中加倉電氣設備、減倉家電板塊

 ——電氣設備和食品飲料獲北上集中加倉。北上資金上週主要流入電氣設備、食品飲料和化工行業,淨流入規模分別為64.26億元、37.58億元和30.50億元,主要流出建築材料、非銀金融和家用電器行業,淨流出規模分別為26.99億元、38.79億元和67.77億元。

 ——今年以來,北上資金集中加倉電氣設備、化工和銀行,減倉食品飲料、國防軍工和房地產行業。2021年截至10月29日,北上資金淨流入電氣設備、化工和銀行規模居前,分別淨流入833.94億元、393.02億元和391.47億元,而淨流出食品飲料、國防軍工和房地產行業較多,分別淨流出235.86億元、63.79億元和26.01億元。

四、個股配置:天賜材料獲增持居前,美的集團遭減持較多

——整體來看:上週北上資金主要淨流入天賜材料、伊利股份、寧德時代、隆基股份和比亞迪,淨流入規模分別為23.70億元、18.52億元、16.86億元、14.74億元和11.16億元;主要淨流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中國平安、東方雨虹和萬科A,分別淨流出35.92億元、31.12億元、29.12億元、20.89億元和20.49億元。

——從配置型外資看:上週配置型外資主要淨流入伊利股份、招商銀行、匯川技術、隆基股份和恆生電子,分淨流入14.57億元、10.98億元、9.71億元、9.18億元和7.71億元;主要淨流出美的集團、東方雨虹、格力電器、恩捷股份和萬科A,分別淨流出25.79億元、19.98億元、18.32億元、5.92億元和5.40億元。

一、總體配置:北上資金持續淨流入,成交熱度繼續走高

北上持續流入,成交活躍度繼續走高。美元兑人民幣維持6.4以下的低位,疊加全球風險偏好回暖,使北上資金本週依然出現大規模流入,10月25日至10月29日(下文的上週即該時間區間),北上資金淨流入106.07億元,儘管較上週流入額有所回落,但依舊是近7周以來的次高水平。今年以來北上累計淨流入達3246.87億元,高於往年同期規模。上週,北上資金期間成交額合計5960.13億元,全A成交佔比為11.10%,較前一週繼續回升。

交易盤繼續大規模流入,配置盤流入節奏邊際放緩。根據託管機構類型,我們將陸股通拆解為配置型、交易型與中資機構三類,其中,配置型資金上週轉為流入11.37億元,而交易型資金淨流入99.93億元,連續兩週出現近百億規模的淨流入,中資機構淨流出3.94億元。配置型、交易型與中資機構今年以來累計淨流入規模分別為3393.17億元、11.41億元和-8.58億元。

二、持倉結構:電氣設備成為北上資金第一大重倉行業

陸股通持股市值小幅增加,交易盤倉位繼續提升。截止10月29日,陸股通持股市值達26330.07億元,較上週增加48.96億元,佔全A流通市值比為2.81%,較上週上漲0.03%。從陸股通資金結構看,上週交易型資金持倉佔比繼續上行,配置型、中資機構倉位有所下降,配置型、交易型與中資機構持倉佔比分別為79.09%、17.11%和3.80%。從板塊持倉結構看,上週主板倉位繼續回落,創業板和科創板倉位上升。主板、創業板與科創板持倉佔比分別為80.99%、18.23%和0.78%。

電氣設備和電子行業持倉市值提升居前,非銀金融和家用電器行業持倉市值回落較多。上週,電氣設備、電子和計算機等重倉行業持股市值提升規模居前,分別增加313.86億元、53.81億元和44.67億元,而建築材料、非銀金融和家用電器行業持股市值回落較多,分別減少73.77億元、93.16億元和177.63億元。陸股通重倉行業集中分佈在大科創、大消費和金融行業,截至10月29日,陸股通前六大重倉行業分別為電氣設備(14.03%)、食品飲料(13.68%)、醫藥生物(10.35%)、銀行(7.34%)、電子(7.00%)與化工(6.29%),合計持倉佔比為58.69%。

三、流入/流出結構:北上資金集中加倉電氣設備、減倉家電板塊

電氣設備和食品飲料獲北上集中加倉。北上資金上週主要流入電氣設備、食品飲料和化工行業,淨流入規模分別為64.26億元、37.58億元和30.50億元,主要流出建築材料、非銀金融和家用電器行業,淨流出規模分別為26.99億元、38.79億元和67.77億元,分類型看:

(1)配置型外資:主要淨流入食品飲料、電氣設備和銀行,淨流入規模分別為26.03億元、23.35億元和15.25億元,主要淨流出化工、建築材料和家用電器,淨流出規模分別為7.12億元、22.27億元和41.05億元;

(2)交易型外資:主要淨流入化工、電氣設備和電子,淨流入規模分別為37.21億元、32.98億元和15.14億元,主要淨流出房地產、家用電器和非銀金融,淨流出規模分別為15.84億元、22.58億元和36.28億元;

(3)中資機構:主要淨流入電氣設備、食品飲料和電子,淨流入規模分別為7.94億元、5.29億元和1.94億元,主要淨流出房地產、家用電器和採掘,淨流出規模分別為2.52億元、4.14億元和6.44億元。

今年以來,北上資金集中加倉電氣設備、化工和銀行,減倉食品飲料、國防軍工和房地產行業。2021年截至10月29日,北上資金淨流入電氣設備、化工和銀行規模居前,分別淨流入833.94億元、393.02億元和391.47億元,而淨流出食品飲料、國防軍工和房地產行業較多,分別淨流出235.86億元、63.79億元和26.01億元。

四、個股配置:天賜材料獲增持居前,美的集團遭減持較多

截至10月29日,陸股通前五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台、寧德時代、美的集團、招商銀行和隆基股份,持股市值分別為1605.77億元、1073.07億元,874.52億元、796.30億元和599.68億元。

整體來看,上週北上資金主要淨流入天賜材料、伊利股份、寧德時代、隆基股份和比亞迪,淨流入規模分別為23.70億元、18.52億元、16.86億元、14.74億元和11.16億元;主要淨流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中國平安、東方雨虹和萬科A,分別淨流出35.92億元、31.12億元、29.12億元、20.89億元和20.49億元。

從配置型外資看,上週配置型外資主要淨流入伊利股份、招商銀行、匯川技術、隆基股份和恆生電子,分淨流入14.57億元、10.98億元、9.71億元、9.18億元和7.71億元;主要淨流出美的集團、東方雨虹、格力電器、恩捷股份和萬科A,分別淨流出25.79億元、19.98億元、18.32億元、5.92億元和5.40億元。

從交易型外資看,上週交易型外資主要淨流入天賜材料、寧德時代、比亞迪、長江電力和金風科技,分別淨流入21.74億元、10.90億元、9.86億元、8.51億元和7.61億元;主要淨流出中國平安、萬科A、東方財富、格力電器和匯川技術,分別淨流出24.89億元、13.83億元、13.03億元、12.33億元和8.95億元。

從中資機構看,上週中資機構主要淨流入國電南瑞、北方稀土、片仔癀、晶澳科技和寧德時代,分別淨流入3.31億元、3.25億元、3.01億元、2.70億元和2.60億元;主要淨流出陝西煤業、美的集團、邁瑞醫療、中國鋁業和寶鋼股份,分別淨流出4.22億元、2.59億元、2.19億元、2.06億元和1.84億元。

本報吿為歷史數據分析報吿,不構成對行業或個股的推薦和建議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