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稜鏡,作者:李超仁
白酒股自春節後一波暴跌以來,資本市場上最受熱捧的不是貴州茅台(600519.SH)、五糧液(000858.SH)和瀘州老窖(000568.SZ),而是剛從重大危機中被複星集團接盤僅一年的捨得酒業(600702.SZ)。
10月21日,捨得酒業發佈2021年三季報,前九個月其營業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105%,淨利潤9.6億元,同比增長342%;而在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2億元和2.3億元,同比增長65%和64%。
過去半年,作為風向標的貴州茅台股價由年初最高的2600元/股左右跌至最低的1500元/股左右,最高跌幅40%;同一時期,捨得酒業股價從60元/股左右最高上漲至260元/股左右,最大漲幅高達330%,9月下旬,其股價一度超越跌至200元/股附近的五糧液。根據最新股價,自2020年底花費45.3億元接手捨得以來,郭廣昌浮盈已達80億元。
捨得酒業股價“起飛”背後,是其業績的一再超預期。今年一季度,其營收同比增長154%,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788%;而上半年,其營收24億元,同比增長133%,扣非淨利潤7億元,同比增長395%。
老酒戰略是復星入主後給捨得帶來的新故事,儘管這一故事受到質疑。近期就有媒體報道稱,雖然捨得號稱擁有12萬噸“老酒”,但存放優質基酒的貯能實際只有2萬噸,並且該有限數量不能持續保證產能。對此,捨得酒業在三季報前一天即10月20日表示,“老酒”主要用於生產沱牌中高端酒,低端不消耗老酒,且部分老酒儲存於不鏽鋼罐內,與陶壇內儲存質量無差異。
如果説老酒是賣點,重新擴張渠道則是捨得業績迅速觸底反彈的直接動因。“一定要讓經銷商賺到錢,甚至實現財富自由。”在今年4月捨得經銷商大會上,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現身並放出豪言,表示自己希望復星的生態資源能夠充分嫁接沱牌捨得,產生乘數效應。
然而,在復星給捨得帶來巨大造富效應的時候,也有望而卻步者。“捨得利用激進的經銷策略做了大量鋪貨,業績衝得很快,但渠道紅利最多吃一兩年,最終要看動銷情況。”一位重倉白酒卻一直沒有建倉捨得的私募投資人對作者表示,復星對於捨得的復興計劃還是過於宏觀,缺乏具體的細節措施。
渠道擴張—加速鋪貨—供大於求—量價齊跌,是白酒行業週期的推手,在以捨得為代表的次高端酒企靚眼業績下,是否會重演上一輪景氣週期後的一地雞毛,仍是個問號。而對“永遠漲”的白酒股來説,潛在的税費加重,更是一個講不完的“鬼故事”。
2016年,天洋集團從國資手中接盤捨得,收縮低端的沱牌系列,着重打造次高端的捨得品牌,並在營銷渠道拓展上採取高舉高打戰略,即全面擴充銷售團隊。財報顯示,2016年至2018年,捨得酒業員工構成中,技術和生產人員均有下滑,而銷售人員由818人上升到了2320人,銷售費用由3.2億元上升到6.1億元,銷售費用率由22%上升到28%。
2019年開始,白酒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加之隨後疫情到來,動銷不振下,激進擴張的捨得酒業終端價格體系開始混亂,經銷商渠道利潤下降,同時天洋因地產業務資金鍊斷裂挪用酒業資金,捨得一時陷入四面楚歌。
復星入主後,捨得在今年初提出了包括低投入高回報、平台模式和加盟控價等在內的“3+6+4”營銷策略,旨在降低經銷商打款要求、保證渠道利潤,重拾經銷商信心,改善他們與酒企間的關係。
但白酒品牌意圖“平地起驚雷”,其核心仍然是鋪貨,即大規模擴容以經銷商為主的渠道網絡,通過向經銷商發貨回款以迅速擴大銷售規模。
財報顯示,2020年末,捨得酒業經銷商數量總共1761家,而截至今年上半年,經銷商規模達到2044家,其中二季度比一季度增加了103家。相比之下,同為次高端定位,山西汾酒(600809.SH)2017年開始進行渠道改革,在今年上半年銷售額破百億元的情況下,經銷商數量才在3000家左右;而營收過200億元的洋河股份(002304.SZ),儘管去年末經銷商數量高達9000家,但同比削減了超過1000家。上半年營收規模在20億元級別的捨得酒業,在渠道擴容上,顯然更加激進。
實際上,經銷商數量激增是把雙刃劍,洋河曾是其中典型。通過低門檻引入經銷商和鋪貨,洋河曾迅速做大渠道和營收規模,但終端動銷受阻、產品推廣與市場實際認可度脱節後,最終導致經銷商手中積壓大量貨品和佔用大量資金,引發竄貨、私自降價和經銷商叛逃等一系列問題,經過幾年調整,洋河至今還在“還債”。
國信證券在年中進行的渠道調研顯示,捨得酒業上半年單月從經銷商處銷售回款持續向好,二季度相比一季度翻倍,但是,經銷商反饋,捨得渠道庫存相較競品偏高,雖然招商順利,但在終端消費者層面仍需繼續培養。
“一些次高端酒企,依靠擴大招商激進鋪貨放量,一旦終端銷售被證偽,白酒行業此前週期性的困境就會重演。”上述對捨得酒業持保留態度的投資人認為,由於渠道招商和終端銷售的情況存在時間差,捨得的鋪貨紅利應該可以持續到明年,再往後,則要面對終端消費者真實動銷情況的檢驗。
令部分投資者對捨得望而卻步的,還有“救世主”復星集團。
2020年12月,復星通過旗下上海豫園拍得原大股東天洋持有的四川沱牌捨得集團70%股權,沱牌捨得持有捨得酒業29.91%股份,復星間接持有20%股份。消息公佈後,股價長期不振的豫園股份(600655.SH)連續6個漲停,幾乎一週翻倍。
“就是一個炒股的,只會玩資本賺快錢。”在某頭部股民社區內,不乏投資者對復星“觸電”白酒產生這樣的質疑。復星投資過哪些行業,或許郭廣昌自己也數不過來,金融、消費、文娛、地產、醫藥等各個維度,都有復星系的身影浮現,其持股過包括民生銀行、完美世界、分眾傳媒、博納影業、國藥控股等眾多上市公司。
“玩資本和做實業是兩碼事。”上述私募投資人認為,復星醫藥就是個例子,子公司繁雜、涉及品類眾多,包括做創新藥研發多年在內,故事之外看不到有太大的實際動作。根據Choice數據,自2016年以來,復星醫藥(600196.SH)併購事件多達80起,其中自2020年疫情以來,併購事件達到33起。
在上半年的經銷商大會上,郭廣昌首次迴應投資捨得酒業的原因,他表示:“首先是情懷,對沱牌捨得感情深厚;其次是老酒戰略獨一無二,老酒儲量行業領先,看好捨得未來發展;再次是捨得的名字好,文化屬性強,消費者都是有文化品位的人。”他説自己對好品牌好產品有一種敬畏之心,希望能為這樣的好品牌賦能。
捨得酒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也説明了郭廣昌的“情懷”仍然不乏追捧者。國泰君安證券研報認為,復星集團早在2012年前即嘗試多種形式投資白酒企業,只是都未能如願。目前,復星旗下企業分為“健康”、“快樂”、“富足”三大板塊,其中快樂板塊在三大板塊中營收體量最大,去年一季度收入佔比接近42%,而在快樂板塊中,白酒業務所在的品牌消費佔據近八成營收。2020年金徽酒及捨得酒業的先後加盟併成立復星酒業委員會,表明其對白酒業務的空前重視。
根據中信證券行業追蹤研報,至9月份,捨得酒業今年回款在40億元左右,三季度延續快速增長,全年任務已經提前完成。對於“踏空”捨得,上述投資人承認,自己因為過於謹慎或許對其發展存在誤判,但在次高端白酒結構性行情下,以捨得為代表的酒企激進擴張仍然讓他看不懂;加之上一輪酒企加庫存仍然令人心有餘悸,本着不熟不做的避坑原則,自己並不“後悔”。
春節後,當捨得股價暴漲之時,白酒股大佬們卻可以用慘淡來形容。截至10月20日收盤,貴州茅台股價由半年多前的最高點下跌30%、五糧液下跌38%、瀘州老窖下跌29%、洋河股份下跌32%、順鑫農業跌幅超過50%。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晉次高端白酒受捧。除捨得酒業外,山西汾酒在年初一波下跌後迅速創下歷史新高,截至10月20日,股價由3月最低點上漲74%、水井坊漲幅超過100%、酒鬼酒漲幅則為84%。
根據財信證券研報統計,今年上半年,白酒板塊19家上市公司總營收同比增長21.56%,從價格帶來看,高端白酒及大眾酒營收同比增長在15.5%左右,而次高端白酒同比增速達到了43%;在二季度,次高端白酒增速達到50%,遠超高端白酒13%的增速。次高端跑火,源於消費升級下價格帶整體需求旺盛、酒企向省外進行全國化擴張,以及先後進行的渠道改革。實際上,在次高端蛋糕前“冒險”的不止捨得,包括外資操盤的水井坊、中糧進駐的酒鬼酒,都在渠道擴張和股權激勵上動作不斷。
儘管酒企仍能講出更多故事提振股價,但資本市場對白酒股的信心還是愈發脆弱。7月初,因為費用前置導致業績略低於預期,當紅的水井坊連續兩個一字跌停。而對整個白酒行業來説,消費税的鍘刀更是懸在頭頂。
7月份,將對白酒企業徵收消費税的“舊”聞直接導致包括茅台和五糧液在內的白酒股整體暴跌。國泰君安證券研報認為,消費税後移是必然趨勢,但實際上對酒企影響有限,其中對以汾酒和古井貢為代表的全控價酒企不存在影響,而因為要依據上下游溢價能力給予渠道額外補貼,對洋河和瀘州老窖為代表的折價出貨酒企有負面影響,最後,研報認為對渠道利潤豐厚且議價能力極強的公司存在利好。
雖然行業早有預期並有多方解讀,但在10月18日,一則間接關於白酒消費税後移的消息,再度擊穿白酒股:貴州茅台和五糧液當天分別下跌6.1%和8.11%,山西汾酒、水井坊、酒鬼酒和捨得酒業跌停。而在更早的8月份,茅台兩節前通過調整開箱政策控制終端價格的消息,被市場解讀為飛天茅台降價,直接導致當天白酒股集體下跌。
“行情好時,利空都可以解讀為利好,行情差時,一點消息也會變成重大利空,鬼故事特別多。”一位買方分析師表示,白酒股基本面和行業趨勢在今年內實際沒有太多根本變化,白酒週期的結束,都是盲目鋪貨和提價造成市場透支所導致。從這個角度看,高端白酒的控量控價和次高端白酒的擴張,都存在着本輪白酒景氣週期延長或提前結束的機遇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