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康佳A復牌,走勢夢幻,漲停開盤後,股價急劇下跌,一度跌近8%,而後快速反彈,截至收盤收漲1.32%,全天振幅18%。
近一個多月公司股價飆漲超30%,過去兩週公司停牌重組,如今復牌,股價大幅震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公司接下來的成長邏輯怎麼看呢?
從消息面上,8月31日-9月10日停牌,主要是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明高科技100%股權,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海四達電源100%股權,並向控股股東華僑城集團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截至目前,與購買資產交易相關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交易標的資產的交易價格尚未最終確定。不過,據公司相關公吿,本次交易中,公司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嚮明高控股等11名交易對方購買明高科技100%股權;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海四達集團等33名交易對方購買海四達電源100%股權,其中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海四達電源70%股權,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海四達電源30%股權。
其中,公司通過向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資產的情況下,定價將不低於6.09元/股,在現金購買部分,公司將通過發行股份向大股東深圳華僑城集團發行股份籌集現金,定價為每股不低於5.96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收購的兩大企業中,明高科技主要經營FCP柔性電路板,併購之後將有望拓寬公司PCB產品線,可以説是公司PBC業務的業務拓展。
而海四達電源則的主要經營業務是從事鋰離子電池產品,產品應用於電動工具及小家電、通信儲能、軍用通訊、軌道交通等領域。海四達電源擁有成熟完善的產品體系,被國內外知名廠商批量採購、使用,包括TTI、美的、科沃斯、中國移動等。
今年以來,新能源行業鋰電池被市場狂呼YYDS,而深康佳A此時宣佈將佈局動力電池板塊,很難令人不質疑是這為了蹭鋰電池的概念,也不得不使人聯想起今年上半年那段“沾酒必漲”的行情。
但是,從海四達電源公司的鋰電池主要應用與消費電子領域,在新能源車鋰電池的佈局還相對薄弱,同時,就深康佳A而言,公司本身在新能源電池領域毫無積累。
目前公司半導體、環保等新業務還沒看到好的發展苗頭,公司便急於拓展新業務,未來新能源業務能否與公司傳統多元業務共同發展還是個未知數。
康佳集團成立於1980年,在過去41年的成長道路中,從錄音機起家,到彩電市場銷量全國第一,並佈局手機、白電等業務,但彩電業務在CRT向液晶轉換的過程中落後市場,手機業務也停留在老人機未能在觸屏手機中取得突破。
自2016年以來公司更加積極的拓展新業務,特別是2018年,一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康佳以4.55億元的價格競得新飛電器100%股權,做大做強公司白電業務,並且引入阿里投資公司旗下易平方和開開視界(KKTV),助力互聯網業務。
另一方面公司通過收購毅康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佈局綜合水務治理,並且收購了江西康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佈局玻璃陶瓷材料。
此外,公司自2018年完成了半導體業務的總體設計與戰略規劃,明確了半導體業務的產品方向,並引入了相關的技術和管理團隊。在此基礎上公司立足於儲存芯片和光電子器件microLED,不斷的加大半導體業務的投入。
去年11月和12月,深康佳A分別在南昌及重慶投建兩大半導體產業園,涉及資金總額超過300億元。今年2月公司公吿擬在西安國際港務區投建200億元,其中包含半導體產業基金項目。
在經歷了一連串的加法之後,公司業務的減法運算也開始了,今年8月公司擬將易平方公司70%股權及毅康公司11.70%股權在國有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這兩項資產的預計掛牌底價分別不低於28億元和3.06億元。
這兩大業務分別經營公司的消費電子板塊的多媒體業務和環保業務,預計減法之後,將有助於公司聚焦於家電、半導體板塊。
實際上,此前公司頻頻掛牌轉讓資產,包括康新置業51%股權、上海康佳39%股權、煙台康雲17%股權以及滁州康鑫51%股權等。而公司的一連串減法,除了更加聚焦個別業務,與公司近10年差勁的經營表現無不幹系。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18.1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扣非後淨利潤-7.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增加0.6億元。分業務看,工貿業務、電子業務、環保業務、半導體業務分別實現營收121.8億元、62.6億元、27.2億元和2.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7%、5%、82%和8.1%。
可見,公司營收增長主要由工貿業務推動,而工貿業務主要是供應鏈管理,毛利率僅為0.86%,同比下降0.64個百分點,未能為公司帶來多大利潤。與此同時,受市場原材料漲價、疫情因素,公司電子業務毛利率同比降低了近6.31個百分點至7.98%,這也導致公司綜合毛利率僅為4.55%,同比下降2.61個百分點,持續虧損。
回顧往期業績,儘管過去十年公司的收入規模翻了近1-2倍,但是公司常年利潤虧損,根據統計,2011-2020年公司扣非後淨利潤累計虧損72.6億元。
從各業務來看,目前公司收入佔比達到59%的工貿業務低毛利率的屬性,註定它並未能給公司帶來多大的利潤增量。
電子業務收入佔比 29%,主要是彩電、白電等產品,不過,由於當前受宏觀消費不景氣,以及房地產下行週期,彩電、白電進入存量市場,市場競爭激烈,加上上游成本增長,白電製造廠商的利潤估計會被進一步壓榨。
對於半導體業務,雖然公司在存儲芯片和光電器件等領域取得一定的進展,但是當前半導體業務佔總收入比例僅為1%,距離成為公司的業績增長的支撐點還有一定差距。
此外,由於公司多年虧損,導致負債高企,截至今年中報,公司資產負債率達到80%,其中流動負債高達291.5億元,短期負債為106.6億元,但公司在手貨幣資金僅為58.09億元,難以覆蓋債務,公司資金流動性堪憂。
綜上,短期公司在相關題材炒作下推動股價上漲,或許能帶來些許受益。但是對於想要拿中長線的投資者,當前深康佳A的經營還不見得好轉,並且公司現金流存在一定的壓力,因此,公司此時股價還難言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