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變電工在經歷了昨日全天振幅16%的大動盪之後,今日,再次迎來漲停,市值首超千億。
近10個交易日以來,特變電工累計漲幅已超過64%。若拉長時間線,自6月底至今50多個交易日,公司股價累計漲幅達到150%,年初以來股價累計達到170%。
公司股價放飛式暴漲與以下三個方面無不關係。
從消息面上,一個是國家能源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以及京津浙等省份近日公開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從整改方案來看,國家能源局提出研究出台《能源碳達峯實施方案》及推動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構造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等政策措施。
另一個是8月30日,寧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發佈《關於開展寧夏老舊風電場“以大代小”更新試點的通知》。這是繼國家能源局在《關於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中提出“啟動老舊風電項目技改升級”之後的第一份地方性試點文件,這一重磅消息直接將風電技改中“以大代小”規劃落實政策層面,為運行年限、效益指標、設備容量、項目核准等一系列細則提供了政策標準和依據。
在支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以及風電技改升級等政策的刺激下,今日特高壓、風能板塊漲幅居前,其中,在特高壓概念股中,漲幅超過5%的個股近30只。
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441.7億元和扣非後淨利潤18.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和15%。
輸變電業務,是公司的傳統業務,2020年營收和營業利潤佔比分別為46%和36%,主要產品包括變壓器、電線電纜以及輸變電成套系統,去年實現收入分別為109.3、73.6、2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9%和25%,各大主要產品營收增長是因為公司加大市場開拓。
同時,公司新能源業務中涉及為光伏、風能電站提供全面的能源解決方案以及風能、光伏電站的運營,2020年受新電站投運的影響,公司來自電站運營的電費收入為31億元,同比增長54%,收入佔比為7%,營業利潤佔比為15%。
根據上述政策,未來國家在新能源電力設備系統以及電站更新領域的投入將會有所增加,而公司輸變電業務和輸變電業務佔據公司營收和利潤接近一半比例,有望受益。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樂觀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光伏年均新增裝機規模是90GW。然而實際上2020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量僅為48.2GW,也就是説,未來5年光伏裝機年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13.3%。
在此背景下,光伏板塊風生水起,今年3月26日以來,光伏ETF漲幅超過90%。
去年公司新能源產業及配套工程收入為121.9億元,同比增長61%,收入和營業利潤佔比分別為28%和21%。
公司新能源業務主要包括產品包括多晶硅、逆變器等,其中去年公司銷售多晶硅6.5萬噸,佔同期全國總產量16%,全球總產量12%。去年多晶硅產品量價齊升是公司新能源業務規模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在硅料供需偏緊的情況下,多晶硅價格保持增長,數據顯示,單晶緻密料均價從1月的人民幣8.72萬元/噸(含税)上漲到6月的人民幣21.24萬元/噸(含税),增幅達到143.58%。
目前骨光伏行業高景氣持續,硅料供需偏緊成常態,而公司還有10萬噸多晶硅產能在建,未來產能釋放情況值得關注。
週一公司發佈中報,這大概是這十年來公司最好看的一份中報了。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25.3億元、淨利潤31.1億元和扣非後淨利潤19.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5%、238%和143%,其中第2季度實現營收130.8億元、淨利潤9.8億元和扣非後淨利潤1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9%、94%和215%。
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保持快速增長,主要是多晶硅市場需求旺盛以及價格高漲,公司作為隆基股份等硅片龍頭的原料供應商,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業務收入大幅高增145%。報吿期內公司其他兩大業務輸變電和能源(煤炭產品)分別實現10%和8%左右的增長。
與此同時,新能源業務毛利率同比增加13.58個百分點至29.23%,帶動公司綜合毛利率同比增加4.13個百分點至24.87%,這也是報吿期內公司利潤增速大幅高於營收的主要原因。
此外,報吿期內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增速不及淨利潤增速的主要原因是,今年1月南網能源上市,公司參股3.97%,受該參股公司股價變動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近13億元。
隨着新能源行業景氣度提升,相關的週期股逐漸擺脱了週期限制,更多的投資者願意用長期成長的確定性給新能源企業定價,而新能源企業的股價也因此水漲船高。
公司作為新能源概念股,因為其週期屬性,過往市場給公司的估值並不高,基本維持在10倍上下,但近期在輸變電業務迎政策利好、光伏業務受益於新能源的高景氣,以及公司今年上半年的高業績增長等多重因素刺激下,公司的估值也在逐漸擺脱它的週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