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過去兩年,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總體調控基調下,圍繞着房地產行業的各類政策出台愈發頻繁。單是今年1-7月,全國房地產調控高達352次,超過了去年全年,房企在經營層面遭遇了一定的壓力。
但近日,自然資源部宣佈對第二輪集中土拍作出限定最高溢價不超過15%的調整,由此給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帶動房地產板塊走強。分析來看,在保持其樓面價、商品住宅銷售指導價平穩發展的情況下,對土拍溢價上限的限定,無疑能讓拿地房企有了更好的利潤空間,利於行業健康規範有序發展。同時這也意味着地產行業有望迎來政策優化的轉折點,資本市場迅速做出的反應亦驗證了這一點。
2021年8月26日,陽光城(000671)發佈中期業績報吿,期間多項業績表現可圈可點,體現出了優秀房企的成長性。筆者認為,鑑於房地產行業在政策邊際寬鬆的預期下,行業底部估值有望迎來修復,陽光城的良好表現或將助力其率先跑出。
一、營收利潤穩健增長,財務指標持續優化
2021年上半年,陽光城穩中求進銷售表現穩定,上半年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1013.14億元,同比增長12.56%;權益銷售金額648.80億元,同比增長11.92%;營業收入299.32億元,同比增長24.10%;合併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9.94億元,同比增長17.08%。
在新冠疫情區域性反彈的嚴峻形勢下,陽光城仍然保持着穩健的經營表現。這得益於其一二線城市佈局的優勢,以及精細化運營的高效反饋。近年來,陽光城迎合消費者高質量居住環境的需求,在保持較高週轉效率的同時,也保證了房屋的高質量,為客户打造個性化需求。
財務指標方面,陽光城有息負債規模為953.23億元,較上年末進一步下降10.11%,非銀融資佔比21.94%,處在較低水平,抗風險能力良好。淨負債率為93.84%,現金短債比為1.53倍。公司償債能力較強,槓桿水平在2020年大幅降低後,今年風險控制更加完善。且穩健的財務表現與持續釋放的成長性形成了良好的共振,助力基本面不斷得到夯實與鞏固。
二、基本面穩健,物管板塊迎來新氣象
瞭解完財務數據,我們再回到業務板塊來看,陽光城還有值得稱道的一點,即,戰略方向的精準的洞察:聚焦高能級城市,重倉二線,包圍一線。這不但能收穫一線城市發展紅利,更是承接了都市圈化趨勢下,周邊城市二線城市所獲得的轉移性增長機會,實現了一線二線一起抓、同進步的良好局面。
同時,截止今年6月底,22城首批集中供地才結束,其土地供應量大約只佔全年的三成左右。而二手房指導價陸續在高能級城市推廣,使得購買二手房的首付急劇飆升,對新房銷售起到了託舉作用。高能級城市在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下,有望逐步走向供需兩旺的優勢局面,給陽光城帶來新的增長極與活力。
截至今年上半年,陽光城累計土地儲備總計4,371.32萬平方米,其中一二線城市預計未來可售貨值佔比75.52%,為公司提供了堅實的發展基礎。陽光城還將拓展多種拿地方式,通過招拍掛、收併購、一級土地整理、舊改等多種方式進行投資佈局,有效降低外部風險因素並降低拿地成本,確保未來市場的良好競爭。
在物管板塊,陽光城旗下子公司陽光智博在8月5日以100%股份換取萬物雲4.8%股份。雙方的城市佈局聚焦在一、二線城市,重合度高達97%。這實際上也是為公司進一步拓寬發展路徑,夯實競爭力,打造多元生態業務體系的重要體現。
前身為萬科物業的萬物雲,有着行業前沿的技術、數據、標準、產品等核心能力,圍繞開拓服務空間等方面進一步發力,並有望在後續陸續推出更加優質服務品質與社區服務方案。進一步提高陽光智博的服務效率,增強公司在業內的品牌知名度與市場競爭力,在未來項目打造上或將產生更大的品牌溢價,驅動公司邁向高質量發展。
在這樣一個行業集中度逐漸提升的市場環境中,雙方的聯合帶來市場先發優勢與更全面的服務體系,更能在財務上助力陽光城實現利潤及淨資產增值,有助於陽光城降低槓桿,推動企業價值釋放。
三、小結
當前,房地產行業經過了強政策干預的挑戰後,繼續下探的空間已經較為有限,政府調控的目的是“治病”,而不是一杆子打死。作為財政和投資的重要託底工具,隨着常態化的調控,房地產長效機制持續顯現,行業勢必迎來新的“黎明”。我們可以看到,陽光城在行業發展新時期繼續保持了穩健經營的姿態,成長潛能不斷釋放,後續表現相信還將帶給市場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