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停不下來!
在復牌一週後,儲能龍頭上能電氣於8月9日復牌,復牌當天再次封住20CM大號漲停板。今日早間,上能電氣延續昨日強勢,盤中一度逼近20%漲停,最終收盤大漲12%,總市值也站上了230億元。
如果從7月21日起飛開始,僅僅10個交易日上能電氣的股價便如同坐上了火箭般的速度,從47元一路飆漲至最高185元,期間累計漲幅已達278%!
(上能電氣近日股價走勢,來源:choice)
消息面上,今天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發佈《關於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峯能力增加併網規模的通知》,鼓勵發電企業通過自建或購買調峯儲能能力的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併網規模。
上能電氣是一家專注於電力電子研發、製造與銷售的企業,深耕電力電子電能變換和控制領域,為用户提供光伏併網逆變、儲能雙向變流、電能質量治理等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
在碳中和碳達峯大勢下,新能源概念股受市場持續熱捧,其中儲能逆變器作為價值量最高的環節之一,市場更為青睞有加,而上能電氣在儲能和逆變器業務上的發展引發關注。
1.彈性最高的方向
在全球逆變器出貨排名前十中,有六家來自中國的供應商,上能電氣便是其中之一。
(全球逆變器出貨排名,來源:興業證券)
由於逆變器使用壽命受電力電子器件約束,使用壽命在十年左右便需更換。作為光伏發電的核心部件,逆變器的性能與質量對於發電質量至關重要,傳統組串式光伏逆變器一般使用壽命在十年左右,大型地面電站的壽命在20年左右,這意味着逆變器需要在電站壽命一半時進行更換。
因此,逆變器除了主要用在新增的光伏上外,存量光伏逆變器的更換需求也不容小覷。加上近期大熱的儲能,三者疊加共同促進高增長。
儲能逆變器是在光伏併網逆變器的基礎上疊加了儲能電站的功能,從而使日間產生的富餘電量得以存在蓄電池,夜間再通過電池釋放出來,解決了光伏發電不可調控的弊端。
在新型儲能裝機量大幅上行的過程中,逆變器環節由於儲能單位價值量、單位利潤均遠高於光伏,儲能變流器的單W價值量、單W利潤均為光伏逆變器的2-3倍,成為業績彈性最高方向。
由於技術相似,儲能逆變器會為相關逆變器公司帶來增量業務。
不過,雖然儲能逆變器的彈性很高,但上能電氣的業績可謂是表現平平。
(上能電氣近一年業績,來源:choice)
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04億元,同比增長8.8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745.36萬元,同比下降7.62%。對於淨利潤波動原因,上能電氣表示,主要系本期主營業務毛利率有所下滑,公司加大研發費用投入,以及受美元匯率下跌的影響匯兑損失較大。
到了今年一季度,上能電氣實現營業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51.5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56.77萬元,同比下降17.33%。
與此同時,上能電氣2020年及今年一季度儲能雙向變流器和組串式逆變器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5.99%、7.16%和11.61%、13.56%,其中用於分佈式光伏項目的組串式逆變器收入佔比僅為1.54%和1.49%。
也就是説,上能電氣在盈利能力連續下滑以及儲能業務實則佔比較小的情況下,顯然二級市場更多是在個股高度以及市場人氣打開以後,被短線資金瘋狂炒作的產物而已。
當然了,之前股價開始瘋漲,無非也就是蹭上了儲能概念的熱度。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天山生物等妖股炒作不同,此次上能電氣大漲的背後機構助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根據9日龍虎榜數據顯示,買一機構席位大手筆買入2.39億元。而在7月23日、7月28日、7月30日的龍虎榜數據均顯示有多家機構買入,可見前期買入的機構大概率選擇了鎖倉。
(8月9日上能電氣龍虎榜,來源:iFinD)
機構資金對上能電氣的態度,也反映了當下市場對於儲能行業的期待值很高。
2.政策鼓勵
與早期的光伏類似,儲能行業的發展也需要藉助政策的驅動。
7月15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印發《關於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這是國家層面首次提出新型儲能的裝機規模目標,同時確定了儲能市場定位、商業模式等重要方向。
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數據,截至2020年底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3.3GW。這意味着,儲能裝機規模五年將要增長近10倍。
7月29日,國家發改委還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其中提到,各地要統籌考慮當地電力系統峯谷差率、新能源裝機佔比、系統調節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峯谷電價價差,上年或當年預計最大系統峯谷差率超過40%的地方,峯谷電價價差原則上不低於4:1;其他地方原則上不低於3:1。
分時電價政策的調整並不代表電價上調,只是對新型電力系統結構和供需格局的應對之策。峯谷價差、尖峯電價所隱含的供給緊張,會進一步加大對儲能產業的需求,這對於促進相關企業配置儲能系統可謂是一種明確的推動。
(儲能指數走勢,來源iFinD)
二級市場上,據iFinD數據顯示,從今年五月算起,儲能概念指數便觸底回升,截至昨天收盤,漲幅已經超過了60%。
在各種政策指向利好下,儲能板塊近期持續引起資金追捧也就不足為奇了。
3.尾聲
新能源是一個好賽道,已經成為資本市場的共識。但隨着政策扶持的不斷推出,市場關注度也不斷提高,相應股票價格以及水位隨之水漲船高。
截至8月10日收盤,上能電氣動態市盈率高達368倍,同行業公司PE僅為91倍左右,公司漲跌幅和市盈率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樣的高估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同時也意味着消耗了未來很多年的業績增長。
風險是漲出來的。靠短線炒作上位的上能電氣,一旦後市出現情緒轉弱,那麼對於後知後覺再強行去追高的投資者來説,盈虧比顯然不划算,注意調整回撤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