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11天暴漲90%!這家“百年老字號”比片仔癀還能炒
格隆匯 06-30 15:50

6月16號至今,11個工作日內,廣譽遠走出了4個漲停板,已經累計漲了近90%,甚至力壓了中藥板塊內最近討論度極高的片仔癀的風頭。

今日,該股又一度漲停。截至收盤,漲幅收窄至6.9%,股價報39.1元,成交額超過34億元,換手率近18%,最新總市值192.4億元。

在A股,白酒、醫藥可謂是兩個強者恆強的板塊。“喝酒吃藥”行情穿越牛熊,在A股市場反覆出現。

而廣譽遠既是一家“中華老字號”中醫藥品牌,又沾上了白酒概念,所以這波起飛,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1 從國企到民企

消息面上,6月8日晚間,廣譽遠發佈公吿,公司控股股東東盛集團同意將其質押給晉創投資的廣譽遠3150.9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4%)過户抵償。

一旦股份過户登記完成,東盛集團將持有廣譽遠5.86%股份,晉創投資則持有14.53%。這意味着公司廣譽遠實控人將由郭家學變更為山西省國資委,也代表着廣譽遠將再次成為一家國企。

公吿發布後,廣譽遠股價在次日迎來漲停。

為什麼要説“再次”?廣譽遠前身為創辦於明朝嘉靖二十年間的廣盛號藥鋪,距今480年曆史,甚至比北京同仁堂還要悠久。2006年,廣譽遠成為首批被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

廣譽遠之所以從所在的山西廣譽遠這家國企變為民企,主要是由於上世紀90年代經營不善,導致其資不抵債。2003年,在建國以來第一輪併購狂潮中,上市公司東盛集團收購廣譽遠。

東盛集團董事長郭家學是當時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他通過代理醫療器械進入醫藥行業。除了廣譽遠,他還現後收購了湖北潛江製藥、麗珠集團、青海製藥集團和雲南白藥等數十家醫藥企業。

但收購廣譽遠後,東盛集團並沒有能讓這家老字號藥企煥發生機。原因在於,東盛集團本身經營就存在很大問題。

2005年,郭家學將東盛集團打造成年度營收150億元的醫學集團公司。但一年之後,東盛集團就資金鍊斷裂,讓郭家學背上了48億元的債務。在自述中,郭家學承認自己一度有輕生的念頭。

之所以造成這一結果,一部分是由於東盛集團因常年併購、擔保及借款,埋下了危機的種子;另一方面也有東盛集團曾替其做擔保的陝西兩家國有企業一夜之間破產的原因。

總之,東盛集團陷入危機後,先後低價賣掉了白加黑、麗珠股份、雲南白藥等優質資產用來還債。

同時為了償還對東盛科技資金的佔用,東盛集團將山西廣譽遠等五家企業注入上市公司用來以資抵債。

可想而知,東盛集團自己都在生死存亡之間來回折騰,哪還有什麼精力去改善廣譽遠的經營問題。因此,東盛入主廣譽遠後,並未給這家老牌藥企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改變。

2 重回國企懷抱

廣譽遠的主營業務為中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六味地黃丸、烏雞白鳳丸等104種中藥。

其中,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等為廣譽遠四大核心產品。而龜齡集與定坤丹又同為國家保密品種。但這兩大產品的保密期限已在2016年3月到期。

並且,2019年,市面上擁有定坤丹生產批文廠家就有12家。而廣譽遠由於知名度不高,所以並沒有充分的市場競爭力或達到壟斷地位。

另一方面,2020年,廣譽遠的養生酒收入只有3334.8萬元,佔公司總營收的3%。因此廣譽遠被列入白酒概念股,實際上並不符合公司實際情況,更不用説什麼“藥中茅台”的稱號。

 圖表來源:IFinD

至於在業績方面,上世紀90年代,山西廣譽遠連續多年虧損;被東盛集團收購後,廣譽遠的困局也並未得到解決,2007年至2012年,山西廣譽遠累計虧損1600萬元。

2013年,東盛科技股票名稱變更為廣譽遠,郭家學投入大部分精力在廣譽遠的經營中,但收效甚微。

2016年至2018年,在廣譽遠“3年8億元”的業績承諾期間,公司的營收及淨利潤逐年增長。但承諾期一過,立刻來了個急轉彎,收入和利潤急劇下滑。

2019年和2020年,廣譽遠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2.2億元、1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4.8%、8.9%;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3億元和0.3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65.2%、75.4%。

今年一季度,廣譽遠實現營業收入1.9億元,同比下降15.5%;淨利潤517萬元,同比下降81.25%。

 數據來源:IFinD

並且,由於經營不善,廣譽遠近幾年的現金流量持續為負,因此只能靠不斷融資維持運轉。這也是最終導致郭家學失去廣譽遠控制權的直接原因。

廣譽遠的融資方式主要有定向增發和股票質押。2019年12月2日,東盛集團將佔公司總股本5%的2460萬股進行質押,質押方為山西省創投投資有限公司。此次質押後,令東盛集團累計質押的廣譽遠股票來到了6958.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4.14%。

然而由於業績持續下滑,廣譽遠股價也一蹶不振。為了償還東盛集團和郭家學、張斌、王玲、華麗芳等四個自然人欠晉創投資的4.07億元債務,東盛集團只得將質押給晉創投資的股份過户抵償。

至此,廣譽遠的實控人由東盛集團變更為山西省國資委。兜兜轉轉十幾年,廣譽遠再次回到了國企的身份。

3 結語

廣譽遠的股權過户還未完成,已經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關注。

昨日,因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20%,廣譽遠再登龍虎榜。前五買入合計2.5億元,其中不乏華泰證券總部、中國銀河證券北京中關村大街營業部等知名遊資。

並且,早在2020年三季度,馮柳的上海高毅資產管理-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就出現在廣譽遠的前十大股東中。此後高毅基金繼續加倉,到今年一季度以4.78%的持股比例,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資本市場對這家老字號藥企的熱情,還是相當充分的。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