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值120億,中國“鋼圈內衣”締造者剛剛上市了
格隆匯 05-31 11:24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投中網,作者:馮穎星

中國“鋼圈內衣”的締造者就終於上市了。

5月31日,中國內衣第一品牌愛慕股份登陸A股,開盤大漲44.02%,截止發稿前,每股30.23元,市值120.92億元。

愛慕股份本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4001萬股,將募集約7.612億元,其中4.399億元將用於營銷網絡建設項目,1.515億元將用於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1.698億元將用於在越南投資建設生產基地。

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線下零售渠道的監測數據,2018年至2019年,在女性內衣市場,愛慕(Aímer)的市場綜合佔有率各年連續排名行業第一;在高端女性內衣市場,蘭卡文(La Clover)的市場綜合佔有率亦連續排名行業第一;在男性內衣市場,愛慕先生(Aímermen)的市場綜合佔有率各年亦連續排名行業第一。

如今這家佔據內衣品牌多個“第一”的公司正在迎來它的高光時刻,成為繼都市麗人(2298.HK)、匯潔股份(002763.SZ)和安莉芳控股(1388.HK)之後,第四家中國內衣品牌上市公司。陪伴品牌29年,59歲的創始人張榮明身價超73.8億元。

愛慕敲鐘前夕,其最大機構股東加華資本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宋向前亦講述了他的投資經。

年入33億元,市場份額全國第一

愛慕股份的前身是成立於1981年的北京華美服裝廠,於1992年被張榮明接管並批量生產內衣,1993年正式推出愛慕品牌,並於次年進行了股份制改造。作為傳統內衣行業的代表,愛慕股份抓住了中國女性內衣商業化的風口,成為貼身服飾行業的龍頭企業,旗下擁有女性內衣品牌愛慕(Aímer)、男性內衣品牌愛慕先生(Aímermen)、兒童內衣品牌愛慕兒童(Aímer kids)等多個品牌,產品覆蓋文胸、家居服、運動服飾、家紡、口罩等。

分產品來看,文胸類和內褲類產品依舊是產品組合中的主要品類,報吿期內營收佔比分別為 58.9%、57.1%、56.3%和 58.3%。

愛慕招股書披露,2021年一季度,愛慕股份實現營收8.96億元,同比增長13.72%;歸母淨利潤1.29億元,同比增長61.07%。預計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5.5億元-18億元,歸母淨利潤1.65億元-2.2億元。

2018年-2020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18億元、33.17億元、33.62億元,呈穩定增長趨勢。但同期的營業利潤卻有下滑,從5.21億元下降到5.14億元,2019年甚至為3.99億元。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2.3%、70.7%和67.3%,呈逐年下降趨勢,此外公司的單品單價也在下滑。

招股説明書解釋,公司在報吿期內持續加強了市場推廣,因而使公司的期間費用水平整體增加。此外,公司的產品單價也有減少。招股書同時提醒風險道,“2020 年,公司電商渠道主營業務收入為 105,666.19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57.64%,主要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影響,消費者更傾向於線上購物,消費習慣有所轉變,且電商平台營銷力度加大……隨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並穩定,線下實體零售業逐步回暖,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逐步迴歸線下門店,公司電商渠道收入高速增長存在不可持續的風險。”

(來源:愛慕招股書)

招股書同樣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愛慕股份擁有2256個線下銷售終端,以及以天貓、唯品會為主的線上渠道,其中線下直營終端為1793個,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並已進入新加坡、柬埔寨、迪拜等市場。

加華、眾海為前兩大機構股東

此番愛慕上市,股東也浮出水面。招股書顯示,上市後,愛慕品牌創始人兼董事長張榮明持有40.83%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張榮明亦是第二大股東美山子科技(持股16.89%)及第三大股東愛慕投資(持股100%)的實控人。嘉華優選與眾海嘉信分別為第7與第8大股東。股權穿透後,嘉華優選為加華資本旗下子基金。

(上市後排名前10的股東情況,來源:愛慕招股書)

上市之前,愛慕曾於2017年在資本市場融資。加華資本領投、眾海投資、十月資產、晨暉資本等跟投。上市後,分別持有愛慕1.36%、0.63%、0.54及0.27%的股份。

談及對愛慕的投資,加華資本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宋向前稱,投資愛慕,是經過市場調研與品牌定位之後做出的深思熟慮的選擇。作為一支以消費行業見長的投資機構,加華資本自2010年便開始開始調研中國高端內衣市場,發現在中國的貼身衣物市場大概存在三類公司,一類是製造型企業,第二類是以渠道見長的渠道型企業,第三類是有品質且有品牌的公司。前兩類在市場俯拾即是,而第三類企業僅有愛慕一家。

宋向前與張榮明結識於十多年前,追隨愛慕10年後,才於2017年以領投方的身份有機會進行投資。在宋向前看來,愛慕是全區域、全網進行營銷、作為國內頭部品牌在全球化的路徑上不斷進行探索與嘗試,“是真正全球化企業”。“目前這個行業細分化愈發明顯,老人、兒童、男性貼身衣物愈發細分,且具備不可替代的消費場景,未來行業一定會越來越大。這是為龍頭行業準備的超級賽道。而愛慕恰是這個超級行業裏的超級公司。”關於之所以會做對愛慕的投資決策,宋向前吿訴稱,“投資就是要買三個重要維度:買行業增長、買企業增長、買企業家的學習能力。而張榮明又是這一行業裏學歷最高的,具備極高的智商與情商,在產品打造中又能把東方美元素和內衣的功能性進行結合,創造出行業領先的產品價值與品牌價值。”

宋向前進一步解釋稱,“消費行業往往並不缺錢,投資人一定要有聯合創始人的心態,以及對品牌、對企業、對市場及數字化運營體系的深度理解,與企業共同創造價值。只有能創造的投資人才能分享價值,而這也是愛慕選擇與加華資本牽手的主要原因。而加華資本在與企業共同創造價值的過程中,也完成了自己對行業的深度理解與迭代。”

“顯而易見,加華投資愛慕股份是一個好選擇。不管是在早期粗放經營、後期精耕細作的轉變中,還是內有老競爭對手、外有海外品牌的情況下,愛慕股份都踏踏實實地穩住了步伐。”宋向前吿訴記者。

千億內衣賽道,新老品牌交鋒

“她經濟”浪潮之下,中國的內衣賽道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火熱。一邊是以NEIWAI內外、蕉內、Ubras等為代表的新鋭內衣品牌湧入市場,以互聯網思維和差異化的概念拉攏用户;另一邊是以愛慕、曼妮芬、都市麗人為代表的老品牌紛紛變潮,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根據Euromonitor 的數據,2012 年至 2019 年,中國女性內衣市場零售額的複合增長率為 8.26%,並且2022 年該市場規模預計將繼續增長至 1,973 億元。

另一大類的內衣市場中國男性內衣市場,近幾年表現也不錯。據中國服裝協會和艾媒數據中心的數據,發展規模由 2010 年的360 億元快速增長2019 年1,713.4 億元,具有穩定增長的下游消費需求支撐,預計到2022年中國男性內衣市場將突破2000億元。

與其他內衣品牌的女性態度營銷故事不一樣的是,愛慕一直主打着自己比其他品牌都突出的科技產品。愛慕股份創始人張榮明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1991年,張榮明成功研製出超彈性記憶合金文胸底託。1993年,愛慕股份成立,張榮明又成功設計出超彈性記憶合金胸罩,成功填補了當時國內“鋼圈內衣”市場的空白,也由此奠定了愛慕股份的科技屬性。

在愛慕的招股書上,亦多次提到其科技優勢,諸如“科技融於產品”的研發理念。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團共獲236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91項,優於國內同業品牌。相關市場調查顯示,女性能對於貼身衣物的選擇標籤則更多在於“性感”“吸引”“態度”“舒適”“自由”。

雖然市場增量顯著,但國內貼身衣物行業依然呈現市場競爭格局分散的特點。據Euromonitor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女性內衣市場前五大的市場集中度僅為9%,同期日本、美國、英國市場前五大的市場集中度分別為66%、58%和19%。這也給新品牌的闖入和老品牌擴大市場佔有率留下了巨大的空間。

隨着直播帶貨的興起,當下新鋭內衣品牌層出不窮。有言論稱,這些新興品牌的誕生正在向傳統品牌發起挑戰,有些品牌甚至用3年時間就走過傳統品牌20年走過的路程。但在宋向前看來,對於新興品牌的誕生,並不會對傳統品牌造成不利衝擊,“畢竟這是一個千億級市場。”但他同時認為,“新興品牌的產生確實給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一些新品牌對社交貨幣化的理解、用户洞察、數字化傳播的應用、社交裂變上確實有正確決策,於是也擁有了部分擁簇者。但愛慕有全生命週期的全產品線,同時在深耕用户的終身價值上佈局較深,在生產、研發、渠道及全球化佈局上具備新品牌不可替代的優勢。”

眾海投資創始合夥人魯眾則表示,“我們堅信愛慕股份這樣的傳統資深品牌在做互聯網化的升級改造之後,勢必會成為一個不斷適應消費升級需求的偉大品牌。”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千億內衣市場中,行業的戰局才剛剛打響。雖然老品牌都已積極做出改變,但依然存在同質化問題。而眾多新品牌也要面對產品可替代性強、消費者忠誠度不高等的挑戰。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