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正邦科技暴跌8%!業績爆雷、豬價連降,豬企還能好嗎?
格隆匯 04-14 13:53

今日,豬肉板塊大跌,正邦科技一度跌超9%,益生股份、大北農、湘佳股份跌超3%,正虹科技、唐人神等個股跟跌。

昨晚,市值超400億的養豬大户正邦科技發佈2020年業績及2021年一季報。報吿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91.03億元,同比增加100.27%;利潤總額60.01億元,同比增長252.13%;歸母淨利潤57.62億元,同比增長249.8%。

由於2020年受非洲豬瘟疫情的持續影響,生豬市場供應形勢緊張,生豬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因此,各大上市公司生豬產能不斷釋放,業績都較亮眼。

不過,正邦科技的年報和淨利雙雙大增,也不及一季報的業績爆雷令人關注。

公吿顯示,正邦科技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為2.05億元–3.05億元,同比下降66.32%-77.36%。就今年一季度的銷售情況來看,正邦科技的銷量從105萬頭增加至258萬頭,當期公司營收規模預計將同比實現增長。因此一季度業績的大幅下降,嚴重低於市場預期,也帶崩公司今日股價。

而本次正邦科技業績下降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豬價同比大幅下降,2021 年 1-3 月公司育肥豬出欄價格分別為 32.65 元/公斤、25.51 元/公斤、24.86 元/公斤,而 2020 年 1-3 月出欄價格分別為 33.82 元/公斤、37.02 元/公斤、34.9 元/公斤;二是正邦科技淘汰了低效能繁母豬35萬頭,也影響了公司的盈利。

作為豬企排名靠前的龍頭,正邦科技一季度的大幅下滑,也是行業今年一季度盈利的一個縮影。

近日,河南地區豬肉市場售價再回10元/斤以下的消息刷屏。今年春節後,國內生豬出欄價格降幅極為明顯。養豬數據中心顯示,本週之前,國內外三元生豬價格連降10周,一度跌破22元/公斤,生豬價格不斷創出年內最低水平。

成本關乎了豬企的盈利規模,在豬價大幅下跌之際,規模化養殖的A股上市豬企的盈利能力已經令市場產生擔憂。據悉,仔豬育肥户的成本約23~24元/公斤,若3月份出售以外購仔豬育肥的商品豬,很可能已經出現虧損。此外,豬價大跌也令自繁自養的盈利跌幅超40%,成本線岌岌可危。

從豬週期上看,本輪豬週期開始於2018年,由於當時爆發豬瘟,生豬供給大幅減少,疊加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發,產能再次過度下降,因此豬價持續高位運行,豬肉產銷缺口預計同比擴大32.7%。2020年,我國豬肉產量4113萬噸,同比下降3.3%。

生豬供給缺口的擴大,導致豬價持續走高,也使得2020年豬企上市公司的業績大增。然而隨着政策的放鬆以及較高養殖盈利,多家豬企不斷擴產令生豬供給逐步恢復,當前供應最緊張時期過去。從大趨勢上看,後期供應會越來越寬鬆。隨着生豬出欄量逐步恢復的狀態下,本輪豬週期行情步入下跌的“後半程”,相關企業的暴利時代已經吿終。

目前,豬肉已經連續10周下跌,市場在等待也是最為關注的則是成本拐點何時到來的問題。

當前,一季度生豬市場疫情局部地區復發較為嚴重,尤其是疫苗毒影響較大,育肥豬成活率降低,延緩生豬產能恢復進程當前,也導致目前養殖户恐慌性出欄拋售。9月交割的生豬期貨在經歷了一輪下跌之後,已有回升之態,説明期貨市場開始兑現產能再次受損的預期。

養殖成本方面,此前由於大豆接連上漲,豆粕價格較高,已有飼料養殖企業利用小麥替代玉米。不過後期隨着國內大豆到港量增加,刺激壓榨量提升,豆粕庫存預計逐漸上升,對價格也將形成一定壓制。

安信證券分析稱,隨着4月1日起生豬禁運政策生效,“北豬南運”局面打破。短期南方市場將可能由於當地市場生豬供應減少,導致豬價上漲,養殖户盈利增加;北方市場低價區向外調運難度增加,大體重豬集中出欄現象突出。從需求端來看,3―4 月總體仍處於一年中需求低迷時段,對豬價上行形成一定壓制。近期供需博弈加劇,豬價或將延續偏弱之勢。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從以往豬週期的發展形勢看,產能得到恢復,便會面臨生豬價格的大幅度下跌,最終必然會面臨損失和淘汰,緊接着產能下滑,為新一輪漲價埋下伏筆。目前來看,今年豬價可能全年都會在低位運行,因此行業存在全面虧損的可能性。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