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美債升破1.7%!納指狂泄3%,巴西、土耳其突然加息,港A股集體撲街!
格隆匯 03-19 11:54

週五了,又是跟跌的一天。

受美股暴跌影響,早盤A港股幾大指數全部大幅低開一個點以上。截至發稿,恆生科技指數、創業板指跌逾2%,深成指跌近2%,上證指數、恆生指數均跌逾1%。

1、外圍市場暴跌,巴西、土耳其打響加息第一槍

昨夜美國國債收益率一路衝破1.7%,為2020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6個基點,自2019年8月以來首次突破2.5%水平。全球風險資產定價的錨超出心理閾值,引發市場恐慌,外圍金融市場劇烈動盪。

道瓊斯指數盤中創下新高但擰不過大勢,和標普500收跌,高估值的納斯達克指數大跌超3%,特斯拉跌7%,蘋果、亞馬遜跌超3%。

前一天美聯儲定調“鴿派”,鮑威爾也表示説沒有必要阻止美債收益率的上漲。3月份的FOMC決議中,美聯儲官員堅定即便會出現短暫的通脹,也不構成加息的條件,預計2023年前不會加息。

但是市場總會跟着直覺走,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最壞環境產生擔憂——通脹失控,美聯儲無法有效控制。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昨天就公開表示:美聯儲可能“失算”了,通脹上行可能會迫使美聯儲提前加息。

外界關於美國會不會面臨像1970年代那樣通脹失控的威脅的説法也越來越多,以至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出面反駁,“當時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把事情搞砸——年復一年,才達到那個關口,我認為我們不會再那樣做了……如果需要,美聯儲擁有‘輕鬆的’工具來應對價格壓力,並且不太可能採用1970年代那樣‘嚴重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

和美國一樣,歐洲央行方面也多次表示説不會對通脹的短暫波動做出反應。儘管歐元區的無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上漲。

但是有人沒辦法這麼理直氣壯。

當地時間3月18日,巴西央行率先開啟本輪加息週期,決定上調基準貸款利率75個基點,至2.75%,超出市場預期25個基點。

土耳其緊隨其後。週四晚間,土耳其央行也宣佈加息,將關鍵利率上調200個基點至19%,該行還表示,如有必要,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

二者給出的的理由是通脹壓力,當前巴西、土耳其的通脹率分別升至5.2%、15.6%。

輸入型通脹可能是主因,巴西主要靠資源輸出創造出口收入,美元對當地貨幣的大幅升值,增加了當地逆差,也加重了進口加工產成品的通脹負擔。數據顯示,巴西去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出現了4.31%的增長。當然,疫情期間的大放水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土耳其更不用説,再不加息光是里拉的不斷貶值就夠他們喝一壺的了。

此外,美國經濟強勁復甦帶動長期美債收益率上升,吸引投資者從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撤出、購買美元。這種現象在歷史中出現了無數次,這些脆弱的新興經濟體只能提前下手減小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歷次加息週期的到來基本都是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往往最早加息。2015年3月,其他國家還在放寬貨幣的時候,巴西也是第一個扛不住了決定加息的,而到了2015年12月,美聯儲也開始加息。

歷史或許又要重演了。

2、A股急跌期已過,市場風格或轉向

現在的市場風格是,只要利空下殺,首當其衝的就是抱團股。

Wind的茅指數開盤即跌超2%,截止目前,順豐控股跌超7%,愛爾眼科、恆立液壓、寧德時代跌5%,邁瑞醫療、隆基股份跌,牧原股份、長春高新等跟跌。

對比前段時間,抱團股普遍急跌的階段差不多過去了,茅台股價已經出現橫盤震盪的走勢。昨晚外圍市場暴跌的影響早盤就有被消化的跡象,這是提前消化利空的好處,不在高位的市場面對負面因素會偏向理性很多,不會有太多情緒傾軋。

今日依舊是“碳中和”概念的舞台,電力、風電板塊領漲,金山股份、天富能源、華通熱力等股批量漲停,太陽能、銀星能源、西昌電力等跟漲。

軍工股收盤前迅速拉昇,天秦裝備、中天火箭、天將科技拉昇漲停,或與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有關。

石油股領跌,金石資源跌9%,鄂爾多斯、洲際油氣、中國石油等跟跌。

近期國際原油已經連續一週下跌,昨天更是一夜之間暴跌9%。原因上,大概是受到歐洲疫情反覆的影響,昨天法國重啟封鎖措施,時間暫定一個月,此外,美元走強對其也有一定的價格壓制。

同樣受歐洲疫情影響的還有機場航運板塊,華夏航空跌超5%,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上海機場等跟跌。最近航空股隨着各地經濟復甦逆勢一路上行,前兩天歐盟才開放疫苗通行證,打算給當地的旅遊業回口血,現在旅客想必也會大大少於預期。不過,國際原油的下跌對航空公司應該會有好處。

整體上看,現在市場的方向正在從大藍籌白馬轉向中小票,風格偏向順週期和低估值板塊。

根據機構調研數據,3月1日以來總計有254家上市公司獲機構調研。其中,總市值低於500億元的公司達到235家,佔比超過九成。此外,從近一個月的龍虎榜單來看,多隻中小盤個股也在被機構大舉買入。

當下流動性收緊的大趨勢下,抱團的核心資產顯然已經很難再有較好的機會了,適時調整投資策略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