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9股漲停!稀土板塊火了,“稀土不稀”困局能否破解?
格隆匯 03-01 15:47

今日午間,稀土永磁板塊快速拉昇。截至收盤,北方稀土、格林美、包鋼股份、太化股份等9股漲停。除鴻達興業外,板塊內近60只個股幾乎全線跟漲。主力資金淨流入達19.7億元。

數據來源:同花順 

消息面上,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稀土沒有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是惡性競爭導致的。

同時,稀土企業確實有不少環保問題。在技術上,低水平的重複非常多,高水平稀土產品還比較少,不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

話音剛落,A股稀土股立刻作出反應。港股方面,中國稀土亦應聲大漲21%。

1 稀土價格不“稀”

在就1月份發佈的《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答記者問時,肖亞慶表示,發佈條例的目的,主要是根據稀土長期發展的戰略和市場需求,對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進行規範。

至於存在哪些問題。首先,從核反應堆到太空望遠鏡,高精尖領域都離不開重稀土,這也導致了重稀土價格昂貴、可替代性小。

中國是稀土大國,資源量最多,產量和出口量也是最多。但是,中國的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其原因,就是因為惡性競爭,競相壓價,使得這種寶貴的資源被浪費掉。

其次,稀土生產確實有不少環保問題。肖亞慶表示,為了稀土市場好,使勁採,使勁挖,使勁煉,出來以後環境保護方面還是有很多影響。

並且,稀土本身是稀有的資源。現在存在無序開採、資源浪費,比如只採最富集的那塊,資源的綜合利用效果很差,從長期來看存在很多問題。

另外,稀土發展低水平重複非常多,而高水平的稀土產品還比較少,這樣不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

最後,目前高水平的稀土產品確實比較少,這不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

2 稀土價值重估

除了消息面上的影響,稀土板塊異動,也有受稀土價格上漲的行情驅動的因素。

以往幾輪稀土價格上漲,其核心驅動邏輯都是供給端,包括收儲、打黑、地緣等事件的影響。而本輪稀土價格上漲的邏輯,是以實際需求旺盛和有效供給放量受限雙輪驅動,和以往相比,持續性可能更長。

原因在於,供給端,全球稀土供給較為集中,緬甸是僅次於中美的稀土產區。若緬甸受政治因素影響礦山減產、停產或出口管制,將對全球的稀土供給產生較大沖擊。

需求端,稀土素有“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等美譽。廣泛應用於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等行業,更因其在導彈、智能武器、導航儀、噴氣發動機等軍事高新技術上的應用而備受關注。

目前,全球範圍內稀土需求端主要集中在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風電和變頻空調等行業。其它包括節能電梯、工業機器人、消費電子等等。

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據統計,2020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36.7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111.5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25.1萬輛;純電動汽車的銷售佔比為81.57%,剩餘基本都是混動車。

一萬輛新能源車所需的稀土材料在47噸左右,比燃油車多出約25噸。因此,去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及電動二輪車產量高速增長、風電長期裝機容量增長、消費電子需求復甦,拉動稀土需求大幅增長

根據預測,未來5年,我國汽車的稀土需求增加約7.5萬噸。再加上風電、家電和消費電子端的需求,未來五年的增量將超14萬噸。

目前我國稀土一年配額、消費量是15萬噸左右這意味着未來5年,我國的稀土消費量將增加一倍左右為防止出現稀土供給緊缺局面,近日,工信部、自然資源部已下發2021年第一批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分別為84000噸和81000噸。

這兩個指標,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1.8萬噸、1.75萬噸,增幅分別為27.3%、27.6%。

數據來源:工信部、自然資源部,中泰證券研究所 

疊加目前稀土產業鏈庫存較低,供給增量可控。因此,供需緊張格局帶來的本來稀土漲價將具備較強持續性。

然而,雖然旺盛的需求帶來了機遇,但無法忽視的是,在我國稀土產業的頭頂,始終懸着一把利劍。

3 達摩克利斯之劍

近幾年,中國稀土的提純技術一騎絕塵,達到了世界最高水準逐漸形成了利器在手,可以反制美日的稀土自信

但是,稀土精礦、新材料和元器件的價值之比一般是1:50:500。中國在出口低成本的原料同時,也在進口昂貴的最終制品。而美日等國家,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掌握了稀土永磁的核心專利。日立金屬對中國稀土企業的專利封鎖,或延續到2038年。

從1983年,日本申請第一件稀土永磁基礎成分專利算起,在稀土這個本應是中國具有巨大資源優勢的產業上,中國企業將不得不向國外企業繳納至少55年的專利許可費。

其次,稀土開採和加工伴隨着巨大的生態損壞與化學殘留物污染,這也是美國很早就關停國內的稀土礦,開始純靠進口的原因。並且,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在內的許多其他國家都有大量稀土礦,但其開採都卡在了“環保”這一關。

所以,在稀土終端產品,尤其是高精尖領域的應用亟待技術的突破,導致無法把稀土精礦價值發揮到極致的情況下,也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4 結語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範宏瑞説,“當今世界每六項新技術的發明,就有一項離不開稀土。”

05年開始,稀土永磁材料的專利申請已經開始以中國為主導,日本和美國都逐漸停滯。中國甚至已經掌握了繞過日本基礎成分專利也能進行生產的技術。

但是稀土是不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少一點。中國稀土儲量佔全球的36%左右,出口卻佔80%以上。如何使珍貴並且付出極大代價的稀土開採,獲得匹配其價值的收入,是我國稀土產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這也是今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特別強調的問題。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點是,在需求大增導致稀土價格增長的情況下,終端車企也面臨着稀土永磁材料成本大增,盈利能力承壓的前景。最終,成本方面的壓力勢必將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來説,稀土高企的價格,同樣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