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8日A股正式開盤,節前全球指數全都在飄紅,市場預計A股也會跟着大漲,可惜A股早盤高考低走,截止早盤收盤上證漲幅0.39%,深證跌1.55%,創業板跌3.23%。
(圖1:全球主要資產春節表現情況)
但有一個板塊受昨晚得州斷電導致半導體巨頭工廠齊停工影響,今日半導體板塊早盤漲幅3.24%,其中不乏有立昂微、新潔能、大唐電信和深科技漲停。網紅諾安成長早盤最高漲幅也有5%。
(圖2:今日早盤半導體板塊情況)
當然我今天要講的是其中一隻半導體企業——士蘭微,雖受昨晚半導體巨頭工廠停工消息影響,導致今日早盤也漲停,但那只是間接的催化因素,最直接的催化因素還是因為自身產能規劃完善,2021年全年訂單較為飽和,全年業績確定性高。
現在市場對於業績確定性較高的企業都會給予較高的估值。下面主要來講一下士蘭微產能規劃以及2021年業績預期情況。
(圖3:士蘭微股價變化情況)
早前發佈過一篇文章《需求增長+產品漲價+國產替代,士蘭微(600460.SH)能否極地反擊?》;主要講的是公司主營業務第三代半導體所處的賽道好,有大基金提供資金建設產能,產品產能可以滿足市場需求,未來有望完成國產替代的一個邏輯;目前公司建設的產能規劃便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
目前公司在2017年建設的第一條8英寸晶圓產線已經投產,2020H1產線能實現5萬片/月產能目標,未來持續對該條產線進行投入擴大產能。
2019年公司8寸線二期開工建設,達產後將形成新增年產43.2萬片8英寸芯片製造能力。
早期在廈門建設的第一條12英寸晶圓產線,也在2020年底開始投產,預計完全達產後將形成月產4萬片/月的生產能力。
目前公司製造的晶圓主要用於生產MOSFET、IGBT和功率IC;自產自用的IDM模式,雖然前期投入成本大,但後期達產後能提高了產品效率、提高良率、降低成本;國外英飛凌、三菱電機、富士電機三大巨頭也用IDM模式生產。
早前公司在廈門投資建設的12英寸產線,在春節期間依然不停工生產;公司預計2021年訂單飽滿,12寸特色工藝芯片生產線和明鎵化合物生產線採用兩班倒生產模式,即便是除夕和大年初一,生產線也沒有停下來,同時訂單的飽滿讓“留廈”過年的產線工人超過90%。由於訂單飽滿,導致工廠工人短缺,公司預計2021年底員工會增至700人。
預計第二條12寸芯片生產線大概率會比原計劃提前開工建設。
從2020Q4營收估計15-18億元,全年營收超過去年給定的45億元目標,公司預計2021年營收可達65億元;同時隨着8英寸和12英寸產線逐步建設完成,並且產能爬坡完成較高,產能利用率維持較高水平,公司淨利潤情況也將有所改善。
士蘭微早盤能漲停,一方面受國外巨頭停工消息影響,另一方面也由於自身業績確定性高,而股價能漲歸根結底還是由於自身業績的改善;公司IDM模式,建設8英寸和12英寸產線,並且有大基金提供資金支持,很好地解決了IDM模式前期投入金額巨大的問題。
隨着公司產能逐步釋放,市場需求的旺盛,讓2021年業績確定性更高;公司預計2021年營收可達65億元,但隨着市場需求持續旺盛,該目標也可能像2020年一樣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