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日早盤漲停後,東方盛虹今日早盤再封漲停板。
去年全年,東方盛虹股價都在低位震盪,直至去年11初開始上揚,進入2021年後更是連續強勢拉昇。1月5日到1月12日短短6個交易日內,東方盛虹3次漲停,股價拉昇超過55%。
1月14日,公司公佈業績預吿稱,2020年全年歸母淨利潤預計在2.85億元到4億元之間,同比下降75-8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盈利同比跌幅預計在83%到91%之間。
之後3天,股價回調近20%,1月15日(上週五)甚至開盤後迅速跌停,但本週一、週二卻又接連2天早盤漲停。
東方盛虹主營差別化化學纖維(PTT、CDP、超細旦滌綸低彈絲)的研發生產,產品主要應用於服裝、家紡和產業用紡織品等下游領域。
據公司業績預吿,2020年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對實體經濟衝擊巨大,前三季度化纖石化行業下游需求遭到重挫。同時石油價格波動劇烈,產品和原材料價差收窄,行業景氣度亦有明顯下滑。
公司前身是08年成立的盛虹科技子公司國望高科。2018年,國望高科借殼東方市場上市,後更名為東方盛虹。
在國望高科被收購時,曾作出3年業績承諾:2018、2019年累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後的淨利潤不低於26.11億元,2018年至2020年累計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後的淨利潤不低於40.58億元。
2018/19年,公司承諾淨利潤均實現,完成率為101%。不過在最後一個對賭年,2020年,公司業績重挫,預計將與承諾的業績有10億元左右的缺口。公司稱,將對業績受疫情影響情況做出充分評估,並在履行股東大會等必要程序後,再確定具體的業績承諾及補償調整及履行方案。
重組後的東方盛虹主營業務集中在聚酯產業鏈中,2019年收購了盛虹煉化、虹港石化,將煉油及PTA業務納入了主營業務之中,形成了“PTA-聚酯化纖”的業務結構。2021年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完成後,預計可以打通從原油到化纖的紡織全產業鏈佈局模式。
目前,滌綸長絲是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佔公司毛利的70%,其次為熱電業務,佔毛利的12%。
2021年,新冠疫情或隨着疫苗的順利研發上市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服裝化纖下游行業預計會重新進入補庫週期。隨着需求回暖,滌綸長絲價格及利潤空間均有望走出底部,而公司業績也有望大幅改善。
PTA方面,公司有240萬噸PTA預計在2021年一季度投產,一期1600萬噸煉化項目預計在今年年底前投產,致使今年新增PTA產能1750噸,產能增速33%。不過,明年新增預計產能大概在660噸左右,產能增速放緩至10%以下。
同時,總加工能力為1600萬噸、化工品收率接近70%的盛虹煉化一期項目於2018年底開工建設,目前推進較順利,預計2021年底可投產。
據估算,盛虹煉化投產後可為公司貢獻的年化利潤規模在90億左右。單噸加工量盈利水平與另外兩家國內民營煉化項目——恆力煉化、浙石化相仿。
此外,公司在2020年底宣佈進軍再生纖維領域,目前已有兩個項目進入了前期報批階段,若進展順利有望成為國內首家再生纖維業務上市主體。
隨着下游需求與油價的回升,公司在2020年短期業績承壓的情況有望改善,尤其是在21年底煉化項目投產後,公司有望實現長期增長。
天風石化近期首次覆蓋了該公司,並且預計公司2020/2021/2022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12/80億,對應EPS分別為0.08/0.25/1.66元/股。參考同行石化公司,2022年平均PE在13X左右。考慮目前距離公司煉化項目達產仍有一段時間,按照同行估值0.9倍,即12倍PE,目標價為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