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漲出一個大股災
格隆匯 01-07 20:16

作者 | 漢陽樹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1

今天的行情,上張圖吧,黑線是大家都關注的創業板指數,上漲1.52%,藍線是創業板平均漲跌幅,下跌4%。

再上張圖,在指數一片紅火的背後,3296只下跌,佔比超過80%。

再上幾張圖。

山西汾酒,7個點。

金龍魚,9個點。

海天,4個點。

中國神兔,8個點。

愛爾眼科,8個點。

隆基,6個點。

三一重工,9個點。

東方財富,5個點。

老闆電器,10個點。

萬華化學,8個點。

其他的,像茅台,伊利,寧德時代,1、2個點的漲幅,都不好意思擺上。

看到了沒,在剩下不到20%的公司裏,不是漲,是大漲,暴漲。

再給另一個數據,今天跌幅大於3%的股票2122只,意思是你今天虧損超過3%的概率超過50%。

再上張圖,滬深300已經收復2015年失地了。

再來張圖,總結2021年開年四天行情。

再借用一個大V的段子。

這是什麼行情?

答:漂亮50與要命3500。

2

這個行情奇怪嗎?

奇怪,但可以説在意料之中。

不要嫌棄我再次拿出這張圖,這張圖我從2020年8月初就開始反覆使用了。在“經濟向好+貨幣向緊”的組合下,分化是常態,交錯了朋友,完全兩個世界。

上一次這樣分化是2017年,同樣是“經濟向好+貨幣收緊”的組合,2017年下半年市場充斥的是漂亮50的聲音。

不過當時的漂亮50還沒有泡沫化,當年茅台的估值最高時也沒有超過40倍。

回過頭去看,如果不是2018年一系列的事件發生,漂亮50走向泡沫化可能當時就發生了。被一系列事件打斷後,現在漂亮50已經重新走向了泡沫化,並且是徹底的泡沫化。

上面我舉的大漲新高的股票,多數估值,看PE的話,是百倍了。

這種泡沫化,我的理解是,市場走向成熟後的不成熟極端。

走向成熟,如我以前多次強調的,普漲的行情本來就不該存在。因為無論經濟好壞,具體到微觀個體上,有人運氣好,有人運氣背,有人格局大,有人格局小,總有公司會淪為失敗者,甚至有行業淪為一波週期裏的失敗者。

並且,隨着國內經濟步入存量主導,存量競爭下,只會有更多的企業賺不到成長的錢。過去國內經濟轟隆隆的高速增長,百廢待興,小公司逆襲,個人逆襲的故事可以很多,但未來只會越來越少。

所以,走向成熟,擁抱龍頭公司是必然趨勢。

看美股,2015年至今也算是漲得轟轟烈烈,但多數公司是賺個寂寞。

走向成熟的不成熟極端,就是當下的泡沫化了。當市場越來越擁抱這一趨勢時,對這一趨勢的熱捧,最終催生出一個大泡沫。

但這個泡沫有個很麻煩的地方,相比於2015年的創業板大泡沫,它要來的隱藏得多。2015年的創業板大泡沫,滿手都是垃圾在天上飛,稍微有點常識的都知道,這艘船是一定要沉的。

但這次的BUG是,時間站在好公司這邊。

當前的估值確實很高,但這些估值可以在時間中得以消化。它們不會像2015年的公司那樣,跌成渣渣,並且基本可以肯定,它們中的多數公司,無論經歷怎麼樣的曲折,最終還是會新高的。

比如麥當勞,1973年美股中的漂亮50代表,儘管1974年崩了,但崩完之後,它重新走在了不斷新高的路上。

這就讓應付這類泡沫非常棘手。

你不參與,它可能一直在新高,並且在時間的修復中,未來可能不貴了。你只能流下沒有格局的淚水,成為了時間的炮友。

你參與,又怕這個泡沫砸在自己手上崩了。

怎麼辦?

3

我自己的應對方式是關注央行的動向以及關注估值到底走到哪。

終結1973年美股漂亮50的,是第一次石油危機,它讓原本在高位的通脹進一步失控。

逼得美聯儲出大殺招,狂踩剎車。

當前的A股漂亮50泡沫,其它行業我不懂,食品飲料裏,比如白酒的估值,我覺得還可以接受。

所以,對我來説,目前階段,主要還是關注央行的動向。

關於央行去年一年的政策變化趨勢,我此前已經梳理過許多遍,這裏不做重複。只把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貨幣政策的內容拎出來。

兩點利空,兩點利好。

利空方面一是貨幣政策的定調變成了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對比730政治局會議是“靈活適度,精準導向,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這明顯又是一個繼續偏緊的描述。

二是貨幣與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基本匹配,預計明年實際GDP可能是7-8,加通脹,貨幣增速可能是9-10,這相比目前的速度,是繼續向下的趨勢。

這兩點是預期之內,是自7月以來就開始的趨勢,也引發了股市此起彼伏的崩盤。

利好方面,一是宏觀槓桿率保持穩定,不像2017年底的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有效控制宏觀槓桿率。今年我們的宏觀槓桿率上得非常快,但政府目前並沒有要去槓桿的意思,這是好的。

二是宏觀政策保持持續性,穩定性,不急轉彎。這裏,基本可以肯定會轉彎,這也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兩點已經打入價格的利空,但不會急。

我之前也提到過11月30日的異常MLF,我認為這是不急轉彎的一個體現。11月10年期國債收益率繼續上行,快速突破了3.3%,然後在央行干預下,現在已經降到了3.2%。

在這一貨幣政策節奏下,我認為漂亮50的泡沫化還沒結束。

未來的時間觀察窗口,一是各月的貨幣數據,二是政府重要金融官員的態度,這個我會選擇4月的政治局會議做一個觀察窗口。

2018年如果沒有中美一系列事件,會不會崩盤?我認為還是會,2018年的市場關鍵點是流動性危機,中美事件放大了這一危機。強如白酒,是2018年6月份之後開始崩的。為什麼?

因為6月開始暴力去P2P,由此觸發了一系列去槓桿危機,再在中美一系列事件恐嚇下,市場有如驚弓之鳥。

2018年的去槓桿並非沒有先兆,2017年12月的政治局會議內容有這一表述。

2017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如下描述。

經過2020年一年積累,我國的宏觀槓桿率已經超過2017年了,政府對這個態度,目前是保持穩定,還不想壓,未來的態度變化需要關注。

在此之前,除非估值真是漲到瞠目結舌,否則,我已經在泡沫裏了,目前不打算出來。對於此前不在泡沫裏的,不建議上車了。在漂亮50與要命3500的組合下,對選股要求是極高的,搞點滬深300指數的ETF,會是更好的選擇。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