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檔票房再創佳績,創國慶檔史上第二高票房。據貓眼數據統計,國慶假期首日票房7.42億,8天總票房39.5億。具體而言,排名前二的電影合計貢獻了八成票房,分別是票房18.7億元的《我和我的家鄉》和票房13.8億元的《姜子牙》。《奪冠》以3.6億元的票房排名第三。雖然國慶檔電影在票房表現上可圈可點,但其背後出品方在股市中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
節後開市第一天,A股電影板塊14股上漲,8股下跌。其中《姜子牙》出品方光線傳媒開盤急速跳水,兩分鐘跌逾16%,收跌13.6%;北京文化高開低走低,收跌4.3%;橫店影視、萬達電影跌逾2%,上海電影、金逸影視等跟跌。與國慶檔電影相關的A股上市公司,只有幸福藍海和中國電影分別小幅上漲0.48%、0.14%。
數據來源:同花順
港股方面,參與出品多部國慶檔電影的阿里影業收跌3.3%;歡喜傳媒全天低位震盪,收跌0.7%。
受利好出盡的因素影響,國慶檔電影出品方股價齊跌的情況並不意外。2019年被稱為“史上最強國慶檔”,但在節後首日,A股影視板塊仍然收跌2.67%,23家影視類上市公司股價下跌,僅6家公司上漲。其中上海電影跌停收盤,幸福藍海、北京文化、中國電影、萬達影視、光線傳媒、華誼兄弟、金逸影城和橫店影視跌幅均超過5%。
今日光線傳媒之所以大跌居前,主要是受口碑發酵影響。上映初期,《姜子牙》以“封神宇宙”、“神話宇宙”等名義與《哪吒》、《大聖歸來》捆綁營銷,取得首日超2億、總票房13.8億的好成績。但因劇情拖沓等因素,電影后期口碑分化,使其並未能按照《哪吒》票房軌跡一路走高,反而被《我和我的家鄉》反超,最終居於國慶檔票房第二位。
國慶檔冠軍《我和我的家鄉》最終斬獲13.5億票房,並在口碑方面位居首位,豆瓣評分7.4,高於7.3分的《奪冠》和7分的《姜子牙》。貓眼評分9.3,同樣高於《姜子牙》8.4分,《奪冠》9.1分。從國慶檔票房數據和過往經驗可以得出,影片本身的高質量和“自來水”式口碑已成高票房主要因素。
在業績方面,兩部高票房電影均在很大程度上為出品方緩解了壓力。光線傳媒上半年營收2.6億元,同比下降78%;淨利潤2057萬元,同比下降逾80%。北京文化上半年現營收564.85萬元,同比下降91%,淨虧損6429.83萬元。和《八佰》拯救處於退市邊緣的華誼兄弟類似,業績承壓的影視公司需要高票房及時“止血”,已成後疫情時代行業共識。
目前,國內疫情形勢趨於穩定,各上市公司項目儲備豐富。下半年,中國電影出品的《金剛川》10月底上映;春節檔有萬達電影出品的《唐人街探案3》。明年光線傳媒的《堅如磐石》、《深海》;北京文化的《封神三部曲》預計上映。
展望未來,天風證券研報稱,20年國慶檔在疫情影響仍未完全消除的情況下,7天票房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説明行業正在加速復甦。結合前期《八佰》取得30億票房,再度驗證市場觀影熱情和對優質內容的認可,頭部影片票房集中度繼續提升。抗美援朝70週年主旋律影片《金剛川》定檔10月25日,有望接力國慶檔,繼續推動10-11月電影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