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新股發行量的增加,新股上市後的表現也出現巨大分化,部分公司上市首日即巔峯,與此同時,隨着新股發行的常態化,市場對新股的炒作也更加趨於理性。
8月13日,凱賽生物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當天高開低走,截至收盤上漲3.32%,隨後十多天震盪下跌,截至9月3日收盤,股價報收於113.83元,較133.45元的發行價跌幅超過10%。
資料顯示,凱賽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學等學科為基礎,利用生物製造技術,從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目前實現商業化生產的產品主要聚焦聚酰胺產業鏈,為生物基聚酰胺以及可用於生物基聚酰胺生產的原料,包括DC12(月桂二酸)、DC13(巴西酸)等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和生物基戊二胺,是全球領先的利用生物製造規模化生產新型材料的企業之一。
從公司業績表現來看,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業績增速放緩,與此同時,公司發行市盈率較高,也是股價下跌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樣瀕臨破發的還有瑞聯新材,公司發行價為113.72元,9月2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當天同樣是高開低走,漲幅僅11%,9月3日,股價大幅下跌逾9%,相對發行價漲幅也已經縮窄至1%。
資料顯示,公司是一家專注於研發、生產和銷售專用有機新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OLED材料、單體液晶、創新藥中間體,用於OLED終端材料、混合液晶、原料藥的生產,產品的終端應用領域包括OLED顯示、TFT-LCD顯示和醫藥製劑。
公司近年業績保持穩步增長,亦同樣存在估值偏高的擔憂。
除上述兩家公司外,今年以來上市的新股中,還有15家公司漲幅小於30%,近一個月上市的新股佔比過半。部分公司當前市盈率已經偏高,或有進一步下跌可能。
7月份有52只新股發行,募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8月份有64只新股發行,單月發行數創歷史新高,同時募資金額超500億元;從當前發行節奏來看,9月份並未有放緩跡象。
事實上,自2016年新股發行重啟以來,新股發行呈現較大波動,前一個發行高峯是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底,2019年下半年以來,新股發行進入新一輪高峯。
從今年以來各板塊首發募資金額來看,累計募資超3200億元,其中,科創板募資1767億元,位居首位;主板募資815億元緊隨其後;創業板和中小企業板募資金額靠後。科創板募資金額大幅超過主板+創業板+中小企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