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受產品漲價利好影響,A股萬華化學股價高開,截至發稿時間,股價報68.35元,大漲4.11%,最新總市值2146億元,股價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一季度,萬華化學股價表現萎靡,股價從年初56元直下36.5元,跌幅高達31%。但是從3月底以來,股價走出一波上漲行情,累計大漲74.19%。
MDI龍頭,充分受益MDI漲價
作為A股知名的週期股龍頭,它的業績受聚合MDI價格(油價)的波動影響較大。而在一季度之後萬華化學股價強勢主要原因便是MDI漲價,直接受益利於業績回升。
7月29日,萬華化學發佈公告:自2020年8月份開始,公司中國地區聚合MDI分銷市場掛牌價15500元/噸(比7月份價格上調1500元/噸),直銷市場掛牌價15500元/噸(比7月份價格上調1000元/噸);純MDI掛牌價17000元/噸(比7月份價格上調500元/噸)。
另一款產品TDI連續兩日上漲,掛牌/結算價環比上調500元/噸,報11500元/噸。
MDI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純MDI)、含有一定比例純MDI與多苯基多亞甲基多異氰酸酯的混合物(聚合MDI)以及純MDI與聚合MDI的改性物的總稱,是生產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料。
萬華化學是全球最大MDI生產商,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超過40%。所以從圖中可以看出,MDI價格週期波動非常明顯,公司業績波動也較為明顯。
萬華化學的業績表現來看,根據年報顯示,萬華化學總營收為680億元,同比下滑6.57%,歸母淨利潤為101.3億元,同比下滑34.9%。一季度受影響影響,營收為153.43億元,同比下滑3.82%,歸母淨利潤為13.77億元,同比下滑50.74%。
在2001年,萬華化學正式掛牌上交所。當時營收僅為5.71億元,利潤僅為1.01億元。到了2019年,總營收突破680億元,淨利潤超過100億元。
由於萬華化學是產業鏈上游,屬於重資產企業,不斷斥資加大產能的佈局。2007以來,公司資本支出高達700多億元,而資金缺口基本靠借債。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萬華化學賬上現金為43.93億元。公司流動資產為318.83億元,流動負債高達549.06億元(包括短期借款267億元),流動比例僅為0.58%,償債能力有些偏緊。
主要產品MDI影響價格因素主要因素是石油,跟油價走勢是正相關,在2015年MDI價格一度下破9200元/噸。後來油價大幅反彈,MDI持續上漲,一度暴漲超過40000元/噸,漲幅超過300%。
但是今年由於沙俄影響,油價遭遇黑天鵝,NYMEX原油一度跌至6.50美元,儘管回升,但是當前油價仍在低位,但是,今年一季度以來,油價因素並不影響MDI、TDI價格。
一個是大廠檢修,7月以來,萬華化學、科思創、巴斯夫等多家公司宣佈裝置停產,累計 受影響MDI產能110萬噸/年,佔全球總產能12.4%、TDI產能 81萬噸/年,佔全球總產能24.3%。
同時, 受疫情影響,聚氨酯行業的需求萎縮較大,供給餘量導致 MDI 和 TDI 價格下滑, 隨着疫情緩解帶來的需求反彈和供給的收縮,聚氨酯相關產品價格或反彈。
另一點,下半年是傳統的 MDI 需求旺季,外貿出口訂單或在下半年逐漸釋放。國內政策方面,家電下鄉政策有望推動農村消費升級,接下來下游市場可能會迎來需求增速的拐點。此外,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汽車、地產等TDI終端市場已有所回暖,對傢俱和牀上用品等的需求逐漸接近疫情前水平,需求方開始補倉,內外貿海綿製品訂單有所恢復,廠家挺市態度明朗。
眾多大宗商品現漲價潮,上升週期已來?
今年以來,包括鋼鐵、玻璃、塑料等家電生產原材料價格都有明顯上漲,不鏽鋼甚至達到了40%。以國內銅價為例,滬銅指數從3月底到現在累計漲幅達到33.36%!
在國際大宗商品方面,在7月28日,倫敦金現最高觸及1981.2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一季度以來累計漲幅達到32.26%。
眾多大宗商品漲價的邏輯來看,一方面國內近兩個月以來,隨着開工復產的進度加快,經濟恢復下,工業製成品廠家受到來自上下游產業鏈的雙重夾擊,煤炭,鋼鐵,造紙等生產材料價格的不斷增加,運輸成本上漲,環境治理限產推波助瀾,由於國內很多出口企業是以傳統OEM模式進行訂單生產,所以今年以來,包括鋼鐵、玻璃、塑料等家電生產原材料價格都有明顯上漲,不鏽鋼甚至達到了40%。
另一方面全球通漲預期加強,當前疫情的全球傳播,尤其是在美國影響經濟復甦進程,美聯儲無線QE寬鬆下,導致貨幣超發,導致全球多國央行出現大規模的貨幣寬鬆政策,直接影響全球大宗商品整體進入上漲週期。
小結
作為週期股,從萬華化學身上可以看到,大宗商品漲價的邏輯的供給面以及需求面直接影響價格因素。在全球貨幣超發的前提下,大宗商品價格大概率進入上升週期,而萬華化學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