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曲德輝
來源:期貨日報
本週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迎來巨量調整,滬指失守3400點整數關口,止步8連陽。兩市成交連續7日突破1萬億元。盤面上看,板塊跌多漲少,銀行、保險板塊領跌,券商板塊走勢分化,醫藥板塊領漲。
有投資者發現,盤中以南華期貨(603093)、中國中期(000996)為代表的期貨概念股,在金融板塊中表現強勢,抗跌性較為突出。
期貨概念股的優異表現得到了數據支持。中國期貨業協會昨日晚間發佈“2020年5月期貨公司總體及分轄區經營情況”顯示,2020年1—5月,全國149家期貨公司淨利潤達21.43億元,同比增長逾20%;同期手續費收入59.76億元,同比增長31.8%。
有分析認為,A股7月開啟牛市以來,期貨概念股跟隨大盤,漲幅並不突出。中期協最新數據表明,在新冠疫情衝擊下,期貨業淨利潤逆勢上漲。期貨概念股相關公司多處於行業頭部,獲得實質性利好後,或將在後市兑現強勁漲幅。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期協首次向社會公佈“期貨公司月度經營數據報告”,報告分析統計範圍僅為期貨公司母公司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不包含各類子公司(如資產管理公司、風險管理公司、香港公司等境內外子公司)報表數據。
數據顯示,期貨公司5月淨利潤僅4.16億元,環比下降逾45%;同期手續費收入12.21億元,環比下降22.11%。
報告提出,期貨公司5月淨利潤較4月出現大幅下降,一方面是由於交易量、交易額減少,導致手續費收入減少;另一方面是受市場行情影響,期貨公司以自有資金投資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大幅下降。
與去年同期相比,5月份,期貨公司的註冊資本、淨資本、資產總額、淨資產、客户權益、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指標均有明顯提升。其中,客户權益為6432.9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逾四成,營業利潤和淨利潤更是較去年同期大增150%以上。
有分析認為,期貨公司整體利潤水平有望維持長期向好格局。雖然期貨公司5月淨利潤出現明顯下降,恐6月也難有起色,但進入7月以來,A股持續上漲,以股指期貨為代表的金融期貨交投活躍,投資者對商品期貨的風險偏好也顯著提升,期貨市場整體成交有望進一步升温,期貨公司手續費收入將得到明顯改善。與此同時,A股走牛也將顯著提高期貨公司以自有資金投資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
今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期貨業並未“停擺”,其特有的“風險管理”功能反而大放異彩,尤其是風險管理公司運用場外期權、基差貿易、倉單服務、遠期交易、商品互換等業務手段,為客户提供全面的期貨保障服務,在相關現貨產業鏈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9年以來,期貨公司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南華期貨、瑞達期貨先後在A股IPO上市,期貨公司融資能力顯著增強。另外,期貨市場運行平穩,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品種供給力度加大,運行質量和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也為期貨公司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昨日發佈的期貨公司月度經營數據,還首次公佈了期貨公司分轄區經營情況。全國149家期貨公司,分佈在30個轄區,不同地區期貨公司經營差距較大。
5月份,上海、浙江、北京、深圳、廣東地區期貨公司淨利潤分列前5位,分別錄得1.09億元、0.83億元、0.83億元、0.75億元、0.26億元。
整體來看,近年來期貨公司市場集中度有所提高,優質期貨公司向國內大中型城市聚集的勢頭較為明顯。
對於中期協首次發佈“期貨公司月度經營數據報告”,有分析認為,這是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繼續推進期貨市場信息公開、強化期貨市場透明度建設的一項具體舉措,公開系統化、數字化、透明化的市場統計信息,有利於行業內外更清晰地瞭解到期貨市場發展的最新情況,推動期貨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