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走過的一季度中,新冠肺炎疫情給國際、國內經濟都帶來了嚴峻考驗。多國進入緊急狀態,航班停航、工廠停工、商店停業、需求放緩、油價擊穿“地板”……一系列應激反應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4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1至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14.5億元,同比下降36.7%。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39個行業減少。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下降56.5%,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下降29.9%,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下降20.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由上年同期盈利轉為虧損。
特別是在化工行業,外圍壓力巨大,逆行不易。綜合整個行業來看,走出低谷的過程不僅要靠“耐力”更要有兼顧眼前與長期發展的全盤的佈局、緊貼市場的積極靈活演變戰術和不斷創新帶來的持續動力。
4月28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丰能源(600989.SH)發佈2020年一季度財報,公司通過以效補量、以量補價實現穩產穩銷,有效降低外部市場環境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的影響,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優質答卷。
報告顯示,儘管報告期內聚烯烴產品價格同比下降18.35%,但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1億元,同比增長13.01%;公司總資產達363.42億元,比上年度末增長9.15%;經營性現金流12.91億元,同比增長46.69%。
特別是,烯烴產品本期實現營業收入20.85億元,同比增幅為46.51%。烯烴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於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後段(以下簡稱“烯烴二期項目”)投入生產,由此帶來的銷量貢獻同比增加15.7萬噸,實現增收11.35億元。
公司二期烯烴項目於去年10月投產,次月達產。今年,該項目將實現全年滿產,聚烯烴產量計劃125萬噸,同比增長45%以上,將為公司帶來更加可觀的營收增長。
2020年一季度,二期烯烴項目前段——焦炭氣化制220萬噸/年甲醇項目工程進展順利,4月初,作為關鍵裝備的10.5萬空分裝置一次試車成功,系統運行穩定,產品質量達標,各項技術指標良好。這是目前最大的國產空分裝置,也是該規模的空分裝置首次在國內投運並在煤化工領域得以應用。
焦炭氣化制220萬噸/年甲醇項目預計於5月投入運行。項目投產後,寶丰能源的甲醇產能將增加130%,屆時公司生產所需甲醇將實現全部自給。據測算,按照公司2019年自產甲醇每噸低於外購甲醇約700元的平均差價估算,220萬噸/年甲醇項目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此外,年產能240萬噸的紅四煤礦正在辦理投產手續,投產後將進一步提升煤炭自給率,疊加220萬噸/年甲醇項目投產帶來的成本降低,全年有望共節約成本約10億元。
產量增長、成本節約所帶來的降本增效綜成效將為寶丰能源帶來更加客觀的效益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