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12日市值飈增千億,海天味業可能喝醉了
格隆匯 04-07 15:49

人有煙處,必有海天。

在A股市場,海天味業近來持續的暴走行情,讓茅台粉、平安粉紛紛坐不住了。3月20日以來,公司股價從92直衝135元,累計漲幅超過43%。

期間,2日漲幅超7%,3月31日還封板漲停。不少投資者驚呼,世道真的變了。

(來源:Wind,下同)

當前,海天最新市值3614億元,12日暴增1092億元。它衝進了A股市值前15名,超越美的集團、格力電器、邁瑞醫療等龍頭白馬。

相信很多投資者都有疑問,為何海天味業會持續暴走?是今年基本面持續向好,還是市場情緒堆砌而致?

1

3月25日,海天味業發佈2019年“成績單”。據年報顯示,營收197.97億元,同比增長16.22%,歸母淨利潤為53.53億元,同比增長22.64%。

最近5年(2015-2019),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的平均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5%,20.7%。業績增長穩健,表現優異。

再看毛利率,2019年為45.44%,相比2018年下降1.03%,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上升。不過淨利率卻提升1.5%至27.06%,主要原因是費用率下降。

再看ROE(加權),2019年為33.69%,比2018年提升1.03%。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最近9年每年均保持在30%以上,可見盈利能力足夠強勁。

渠道商,海天一直堅持“先款後貨”模式,2019年應收賬款僅0.02億元,而預收賬款40.98億元。這些都表明海天對於渠道、對於經銷商的把控很是強勢。

2019年,海天有息負債僅僅1960萬元,相比賬上135億現金、以及將近50億的投資理財,不值一提。這説明公司沒有償債壓力。

最近4年,海天味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均超過淨利潤,説明盈利質量耿耿的。並且,前些年海天把產能提升上去,近來投資支出少了,自由現金流均要比淨利潤高出不少。

另外,海天2019年分掉29.2億元,分紅率高達54.48%,比過往5年持續60%以上的表現要稍遜一些。

總之,海天味業是一家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優秀、且現金流好、分紅又慷慨的食品巨頭。

2

海天過往基本面表現優秀,是股價持續多年上漲的決定因素。但股價交易的是預期,也就是未來。近來短短12個交易日,海天持續暴漲超40%,是由今年基本面超預期而致嗎?

顯然不是。

按照中泰證券李迅雷的測算,一季度僅工業加上旅遊、零售和餐飲、電影票房三項服務業,名義GPD就已經減少1.7萬億,相當於把一季度該有的GDP增幅全部抹掉了。

當然,餐飲是受災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即便到了4月份,餐廳人流量跟以往沒法比。那麼,這對於海天有什麼影響呢?

在調味品市場,“三分天下”的格局非常明顯——餐飲:家庭:工業比例為4:3:3。簡單來説,40%被飯店用了,30%被家庭做飯用了,30%被食品企業用了。

餐飲業受挫,主要的飯店渠道影響就非常之大。並且,海天味業的餐飲渠道又是最多的。

海天產品的定位為中低價位,目前在餐飲市場的市佔率在20%左右,排名第二的李錦記定位高端,市佔率在6%左右,剩下市場的就很分散了。

並且,餐飲渠道的收入也佔整個海天味業收入的60%。2月份整整停業一個月,加之3月份還未回到正常水平,將對海天一季度業績產生較為明顯且確定的衝擊。

其次,今年中國宏觀經濟增速下滑會相對明顯,也將導致餐飲業增速下滑,進而導致上游調味品行業的整體增速下滑。這在以往是過案例的。

2015年年後調味品漸入平穩增長階段,2016年受到經濟下滑、消費放緩等宏觀環境影響增速略有下滑。與調味品緊密銜接的下游餐飲行業受到三公消費限制、景氣度下行,餐飲2016年收入同增11%,增速較2015年下滑5pcts,限額以上企業餐飲收入從2012年前達20%的增速下滑到2014-2015年0-5%的增速區間,導致上游調味品行業整體增速下滑。

不管從短期看,還是整個年度看,海天味業都將遭遇不小的增長壓力。但股價卻持續上漲,從基本面上看,是不符合邏輯的。

3

中長期股價的表現,一定是圍繞着基本面來展開的。但短期,往往會出現偏差。

上週, 貴州茅台每日均榮登十大活躍成交股榜單,該股全周合計獲北向資金淨買入15.01億元。從持股數量看,共計增持茅台167.43萬股,持股比例上升了0.14個百分點。

另外,海天味業成為上週第二大淨買額的龍頭,共計被外資增持14.93億元,增加1219萬股,持股比例大幅提升0.45個百分點。

在國內,主力資金也同樣轉戰消費股陣地,而此前很長時間均盤踞在科技板塊。過去20個交易日,食品消費幾乎成為唯一上漲的板塊,逆勢大漲超6%,而保險、汽車、金融、地產、科技板塊均大幅回撤。

這説明隨着歐美外圍市場的暴跌,以及A股的回撤,國內主力資金更加追求業績確定性,更加主動避險。

而茅台、海天又是消費股中極為優秀的公司代表,自然得到資金的青睞。這亦是近段時間來,股價持續上揚的最重要邏輯。

在市場避險情緒的驅使下,投資者也不管公司貴不貴了,買了再説。你看看,海天味業當前最新PE高達64.5倍。

這個估值水平刷新了海天味業的歷史,難以想象。要知道,2015年牛市最高也才50倍,2016年底也僅為30倍。

所以,當下的海天味業真的很貴,甚至有點偏狂了。

4

還有兩點,不少投資者給疏忽了。

第一,前十大股東中,除了陸股通和中國證金外,沒有中大型的公私募機構持股。這其實在超級白馬股中較為少見。

另外,海天味業高管頻頻減持的狀況值得留意。

2018年6月,公司高管三人組宣佈開始減持,吳振興現任公司董事、副總裁,陳軍陽現任公司董事兼助理總裁,陳伯林現任公司監事兼助理總裁。2019年初,三人就減持完畢,分別減持2452萬元、586萬元和600萬元。

2019年4月,減持高管繼續增加至5人,除了陳伯林、陳軍陽和吳振興繼續減持外,董事葉燕橋和董祕張欣也加入了進來。從去年4月算起至今,高管累計減持2.1億元。

第二點,4月份將公佈一季報。數據落地,應該或多或少會來證偽當前市場的虛幻繁榮。

總之,市場情緒推高了當前的價格,如果急匆匆入局,投資風險比會很差。我們不妨等待一季報,伺機而動。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