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疫情之下,國際大牌都成了民族之光···
格隆匯 03-29 20:35

一覺醒來,已到週末的閒適時光,但刷了一下手機,心又被全球疫情的嚴峻性給揪緊了。

據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9日7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66萬例,累計死亡30652例。其中,美國以超12萬的確診人數成為了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意大利、西班牙分別以92472例、73235例排名第二、第三。

(數據來源:新浪網)

這不是什麼排名賽,鉅額的數字背後是一條條鮮活生命的構成。

在這個背景之下,口罩、檢測試劑、護目鏡、呼吸機等防疫防護用品成為了全球的“稀缺貨”。

比如,咱們隔壁的鄰居韓國,口罩不僅成了“稀缺貨”還成了“硬通貨”,出現一個口罩換4個雞蛋、三個口罩可以換醒酒湯的奇聞。再或者説,歐盟的一些盟友們,為了搶防疫物品更是上演了一番扣物資大戰,可謂是“你扣我的,我扣他的,冤冤相扣何時了”。

而面對於當下如此缺物資的緊急情況,一些諸如LV、阿瑪尼、開雲集團等國際大牌也紛紛開始跨界覆盤,造起了口罩、消毒液、防護服等防疫產品來。

一、沒有金剛鑽,也可以攬瓷器活

有一句俗話是,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但從國際大牌紛紛跨界造口罩的動作來看,沒有金剛鑽也是可以攬下瓷器活的。

秉承着“眼見為實”的原則,下面筆者就抓幾個例子讓大家瞧一瞧國家大牌的創造實力:

1、開雲集團轉產口罩助法抗疫

3月23日,法國第二大奢侈品集團——開雲集團,也就是古馳(Gucci)的母公司,開始轉產口罩,其宣佈將把旗下巴黎世家和聖羅蘭的工廠的生產重點從高檔時裝轉移到生產外科口罩上來,以幫助法國抗疫。

2、阿瑪尼正在生產醫用工作服

近日,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表示旗下四個意大利生產工廠正在生產醫用工作服,以支持抗疫一線的醫療人員,該品牌此前還承諾向意大利四家醫院和國家民防署共捐贈125萬歐元。2月底,Giorgio Armani還果斷取消2020秋冬系列現場大秀,並把原計劃於4月19日至20日在迪拜舉辦的度假系列大秀推遲至11月舉辦。

3、LV旗下品牌轉產消毒液和洗手液

3月15日,LV母公司(同時也是嬌蘭、紀梵希、迪奧寶格麗的母公司)LVMH表示,將把旗下香水生產線用來幫助法國生產消毒液/洗手液。不過“人手LV”的幻想並不會隨網友所願。據悉,LVMH生產的消毒液/洗手液並且免費提供給法國當地衞生部門及醫院。隨後在3月20日,LVMH在推特上播出了與嬌蘭、迪奧、紀梵希通力合作生產的消毒液。

(圖片來源:網絡)

而除了歐洲奢侈大牌開始轉產口罩、消毒液之外,美國的一些國際大牌也開始有所行動了,比如雅詩蘭黛走上了生產洗手液的道路。

3月23日,雅詩蘭黛集團表示其生產的洗手液將提供給一線工作人員等高需求人羣。此前雅詩蘭黛集團還捐款近8000萬美元支援抗擊疫情,並表示未來會採取更多措施保護員工、消費者和合作夥伴的健康。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的是,不僅僅奢侈品開始跨界生產,就連一些頗有名氣的科技公司也走上了跨界護盤的道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特斯拉、通用、福特等科技公司造呼吸機。

美國方面,3月19日,紐約市市長白思豪在Twitter上向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喊話:“我們的國家正面臨着嚴重的短缺,我們需要呼吸機,越快越好。接下來的幾周,這個城市將需要成千上萬的呼吸機。我們會竭盡所能去尋找呼吸機,但我們需要你的幫助!” 

隨後,馬斯克在 Twitter 上回應稱,馬斯克宣佈將開放紐約超級工廠,並立下目標:“本週內完成大約 1200 台呼吸機的分發”。不久後,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在推特上喊話稱,允許福特、通用和特斯拉生產呼吸機,並催促車企儘快行動,“讓我看看你們有多厲害!”。

(圖片來源:網絡)

英國方面,3月22日,英國政府向國內汽車製造商尋求幫助,希望他們能夠轉產呼吸機等其他醫療設備。勞斯萊斯、捷豹路虎、賓利、邁凱倫等英國本土汽車製造商迅速響應,考慮轉產包括呼吸機在內的醫療設備。

至此,以上這些外界熟知的國際大牌紛紛造起了口罩、洗手液、呼吸機來,縱身一躍成為了本國的民族之光。

二、作業,不是想抄就能抄得好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國際大牌們紛紛變成民族之光,有網友表示:“這份作業終於抄對了,畢竟比亞迪在30天內成全球最大口罩加工廠還歷歷在目呢。”

不過,細想一下,答案雖然抄對了,但手速有多快,能不能抄好也是一大問題。

譬如,特朗普就曾在推特上痛斥通用汽車行動慢,無法準時交付呼吸機,因此已命令該公司根據《國防生產法》製造呼吸機。更有趣的是,特朗普HIA表示,通用汽車早些時候承諾很快提供4萬台呼吸機,但現在卻改口稱要到四月下旬才能供貨6000台,同時還向政府漫天要價。

而從特斯拉跨界的後續來看,該公司造呼吸機的事情似乎並不算順利。3 月 25 日,馬斯克從中國買了 1255 台呼吸機,一天後重申將“儘可能快的開放紐約工廠”,27 日,又在 Twitter上表示,“鑑於需求緊迫,公司將於今晚開始提供其他製造商生產的呼吸機。”

(圖片來源:網絡)

像呼吸機這種高端醫療器械,造的慢、造不出外界也都表示理解,但諸如口罩這一類簡單的防疫用品,這些國際大牌們轉產起來似乎也沒多快。

就拿口罩的產能來説,比亞迪目前甚至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商,日產量高達500萬隻;而上汽、通用五菱口罩日產量可達170萬隻、廣汽口罩日產量也有60萬隻。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口罩的總體日均產能為2000萬隻每天,因此比亞迪一家的口罩日產量已達2019年全國口罩日產量的四分之一。

而將這種速度放到福特、通用等國外大牌車企上,就並不容易了。雖然這些國外車企有其先進性,但遇到這種大轉彎的量產、急活兒,它們還真心玩不轉。

比如,具有意大利、美國雙重血統的汽車企業——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CA)雖然也宣佈轉產口罩,但結果還是把任務派給FCA中國工廠,並且在3月23日開始改造產線,幾周後產能才達到月產100萬個。而福特則更可怕,最開始承諾的是每個月生產1000個口罩,後來才擴大到每週生產10萬個。

為什麼生產速度差距這麼懸殊呢?

如果從勞動力來看,這一因素恐怕要被早早的排除掉。當前美國的失業人已超過了300多萬,創歷史新高,將其中的1萬多人動員起來也可以生產大量的口罩、防護服,因此不存在勞動力短缺的原因。

事實上,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產業鏈的問題。一般而言,完整的口罩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材料(主要為聚丙烯 (PP)、聚酯等);中游的PP 無紡布、熔噴布、鼻樑條、耳帶材料及口罩打片機、口罩帶點焊機、口罩包裝機等生產設備;下游的口罩生產商及市場流通環節。

但對於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發達國家而言,他們的產業鏈已經不完備,企業即便想“轉產”也會因為缺乏原材料而無法實現穩定的生產。對抗疫情需要用的口罩,不是防塵,而是防病毒,需要使用熔噴布。

熔噴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如何生產出優質的丙烯是確保聚丙烯產品質量的最關鍵一環。為了加強原材料供應,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企業加快生產線建設,擴大熔噴布市場供給,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更可怕的是,能夠實現產能後,中石化在網上發佈了“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的宣言,不到三個小時之內,便找到了合作伙伴。

這樣的生產速度,這樣的產業鏈優勢,在其他國家恐怕想到不敢想。

三、結語

雖然礙於產業鏈的問題,國際大牌們這一份作業抄的並不是“盡善盡美”,但不得不説的是,這一份作業抄的十分正確——在這種人命關天的時刻,這些品牌的轉型不僅讓自己活下去了,還能幫助更多的人讓生命得到延續,這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做法。

從管理學的角度上來講,這叫“雙贏”,然而從比雙贏更高的層面上來講,這是各國自己的民族之光。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