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各種地雷防不勝防。這不,上週又有15.96萬股民躺着中雷了。
12月27日晚間,新集能源(601918.SH)發佈公告稱,擬對公司所屬楊村煤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約11億元。要知道前三季度剛大獲豐收19.36億元淨利潤,一個公告砍掉11億元,為當期的56.8%。這是去年歸母淨利潤的4.2倍,是2017年的50倍。
受此影響,今日新集能源低開8.28%,結果開盤後高走。截止目前,股價下挫5.03%,最新市值為83.16億元。砍掉如此之多的利潤,沒有跌停,只是小小下跌幾個百分點,不得不服!
(行情來源:Wind)
如果把時間拉長,新集能源從2015年最高的18.98下跌至目前的3.18元,跌幅高達83.25%,並且最近3年股價基本屬於“躺屍”狀態,維持在2-6元之間。什麼叫財富的粉碎機?這就是!如果牛市高位站崗,等待解放軍來解套怕是沒機會了。
11億資產大減值
對於11億資產減值,新集能源披露了4大原因:
第一,地下氣化技術儘管在國內個別礦井開展了工業性試驗,但存在出氣穩定性不夠、 混合氣中可利用氣體含量不理想問題,缺少成熟的地下氣化技術裝備及氣化技術;
第二,項目研究試驗成本高,風險較大;
第三,氣化後灰渣、廢水對地下水的影響以及地面塌陷尚未論證清楚;
第四,楊村井田屬於深部礦井,地質條件複雜。
大家有沒發現一個問題,對於淨利潤減少11億元的重大資產減值,寥寥幾筆,全是主觀概述,不免懷疑是動動鍵盤,拍拍腦袋,把資產減值當着財務調節手段罷了。
該公告一出,有股友一針見血:計提只是一種財務手段,新集前兩年虧損怕了。現在經營環境好計提一下,等以後經營差的時候,在用此錢以營業外收入進入報表,還可以減少企業所得税的繳納,以保住盈利。
對於草率計提11億減值,不但股民們有疑惑,監管層同樣如此。在減值公告發出後,上交所火速發出了問詢函。
一是關注本次資產計提的判斷依據及合理性。還請公司補充披露:(1)不可繼續利用類資產和可繼續利用類資產的劃分依據及合理性,具體包含資產類型及對應減值金額;(2)上述減值測試的方法及過程,包括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認定、主要參數選取及依據等情況,説明本次計提金額是否準確、恰當。請會計師發表意見。
二是前期資產減值計提是否準確或充分。上交所要求公司説明2018年地下煤炭氣化開採科技項目的具體內容,項目長期處於科研論證階段的原因,公司針對該項目開展的具體工作及資金投入情況;並結合地下煤炭氣化技術國內外發展現狀、工業化應用實踐,説明前期以收益法進行評估並計提減值準備的合理性;本次計提金額是否準確、恰當、是否存在2018年度資產準備計提不足,而2019年度多計提的情形。
要知道,去年底公司已經對楊村煤礦已計提8億元資產減值損失。難道僅僅1年時間,楊村煤礦變化如此之大?
業績起起伏伏
新集能源於2007年12月正式掛牌上交所。主營業務是煤炭開採、洗選和火力發電,對外輸出以動力煤為主的商品煤和電力。
一路走來,並沒有多少高光時刻,至暗時刻倒是不少。
2014-2015年,新集能源歸母淨利潤分別鉅虧19.69億元、25.61億元。兩年時間虧損45.3億元,刷新新記錄。因此,新集能源被上交所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上市簡稱一度戴帽成為了*ST新集。後來,2016年由盈轉虧,摘掉ST帽。
今年前三季度,營收71.66億元,同比增長6.33%,歸母淨利潤19.36億元,同比猛增113.28%,扣非歸母淨利潤為10.84億元,同比增長30.67%。要知道上半年扣非歸母淨利潤還同比下滑89.21%。顯然,三季度獲得了一筆“橫財”,由於確認了公司產能指標置換收益8.6億元收入。
再看毛利率,今年前三季度為41.82%, 2016-2018年分別為35.6%、37.03%、41.66%。淨利率,過往三年分別為5.25%、1.54%、4.65%。
再看經營成果終極考核指標—ROE(淨資產收益率)。過去3年,該數據分別為5.48%、0.48%、5.16%。資產負債率方面,過去5年均維持在75%以上。重資產的商業模式,但真的不怎麼賺錢。
公司近些年不賺錢,回饋中小股東無從談起。其實,新集能源上市後的5年,年年分紅,表現良好。但從2013年開始分紅金額明顯變少,以至於其後4年,一毛不拔了。
尾聲
對於處於煤炭開採行業的新集能源,未來的日子不會太好過。第一,煤炭是傳統行業,行業景氣度向下;其次,國家相關去產能等政策頻出,不利於中小煤炭開採企業。
再看自身經營數據,新集並沒有力挽狂瀾,盈利能力下滑,反倒是為保住上市地位,做了不少財務調節。對於這類傳統行業,並且經營很一般的公司,股民們還是不要抱有多大希望,遠離為上。我們來股市的目的是賺錢,擁抱優秀公司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