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值超660億,居然之家成功借殼上市:這些VC/PE為何紛紛押注?
格隆匯 12-26 10:48

作者:楊繼雲

來源:投資界PEdaily

居然之家356億借殼大戲正式落幕。

12月26日,武漢中商更名居然之家,這意味着居然之家正式登陸A股,今日開盤價11元,市值達662.2億元,並一度漲至694.1億。

至此,這場持續近1年的國資借殼案終於順利完成。在這場交易中,武漢中商發行股份購買居然新零售100%的股權,作價356.5億元,完成後,居然控股成為上市公司武漢中商的控股股東,同時,實控人由武漢國資委變更為汪林朋。

此外,居然之家背後還浮現眾多明星VC/PE機構和產業投資方的身影,包括阿里、雲鋒基金、泰康人壽、加華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信中利、博裕資本、諾亞控股、博睿資本等在內。作為金融機構,VC/PE機構在此次交易中也擔當起了“資本市場智囊軍”作用,“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工作,在關鍵性決策上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

國資借殼在之前的市場上絕無僅有,居然之家這一次的借殼相當順利,而且在很短時間內就成功掛牌,堪稱經典。

居然之家20年,

從一家小建材市場到超300家門店

1999年,居然之家開業,那時它還是一個經營面積不足3萬平方米、年銷售額不足3億元的小型建材市場。

在汪林朋的帶領下,20年間,居然之家已經成長為遍佈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大型商業連鎖集團,在2018年接受外部股權投資後,居然之家的門店數量陸陸續續擴張到300多家。按照汪林朋的設想,要“在2022年前實現600店連鎖佈局,銷售破千億;10年內,開業數量達到1200家以上”。

這一次借殼的具體交易中,武漢中商發行股份購買居然新零售100%的股權,交易作價356.5億元,交易完成後,居然控股將直接持有上市公司42.60%的股份,並通過其全資子公司慧鑫達建材間接持有12.70%股份,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同時,上市公司實控人由武漢國資委變更為汪林朋。

居然新零售是居然之家的核心家居業務子公司,最主要的業務為家居賣場,是定位中高端,包含居然之家家居賣場、麗屋家居建材超市、居然設計家服務等等。在本次交易之前,武漢中商的主營業態包括現代百貨、購物中心、超市等,與居然之家的業態能夠很好融合,形成新的泛零售業態。

9月16日,武漢中商披露了居然新零售截至2019年6月末的業績情況。公告顯示,1-6月,居然新零售總營收42.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92%。實現的淨利潤為9.5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49%。

實際上,居然之家的定位從來不是家居流通賣場,其數字化轉型以及新零售改造也成為很多投資人心中的標杆。2018年在阿里等入股後,居然之家的新零售改造之路提速,還專門成立了新零售管理部,從組織變革上下功夫。儘管遇到不少困難,汪林朋不斷打氣:“讓大家沉住氣,必須要堅持。” 目前,居然之家已有超過50家賣場完成了數字化改造。

在A股市場,已經盤踞着居然之家長久以來的競爭對手紅星美凱龍。2018年1月17日,登陸港股2年多的紅星美凱龍正式回顧A股市場,成為國內家居行業第一個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企業。相比起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的起步更早,1986年,年僅20歲的車建新(車建興)和五個徒弟一起創辦了傢俱作坊,三十年的時間裏,當年的毛頭小子做成了一家總資產八百多億的公司,這樣的創業故事令人豔羨。

在居然之家接受阿里的投資後,2018年10月,急於競爭的紅星美凱龍宣佈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基礎也是“智慧零售”。戲劇性的是,原本看起來站隊了騰訊的紅星美凱龍,又在2019年5月接受了阿里的投資,使得阿里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在相對“觸網”落後的家居行業,阿里等的介入,讓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的競爭進入了下半場。

阿里、雲鋒基金、加華資本等押注,

他們為何紛紛投了居然之家?

2018年,首個百億規模的戰略融資,落在了居然之家。

去年2月11日,居然之家獲得高達130億元的聯合戰略投資。其中,阿里巴巴投資54.53億元,持股15%,雲鋒基金投資約18億元,持股5%,另外泰康人壽、加華資本等分別持股4%左右。

除此以外,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信中利、諾亞控股、博裕資本、博睿資本、民生銀行、中信建投資本以及工商銀行等都參與了此次融資,成為居然之家的股東。這一輪後,居然之家估值約達363.5億元。

作為領投方之一,雲鋒基金向投資界介紹:“之所以決定投資居然之家,根本原因是看中家居行業巨大的整合及改造潛力,具體來説,一是行業數字化改造的機會,二是行業整合集中的機會。

做行研時,雲鋒基金的投資團隊發現,家居消費是一個市場規模超2萬億元、年增速達5%以上的大賽道,然而這個行業線上滲透率僅7%,與3C、家電、服裝行業高達44%、37%及29%的線上滲透率相比非常低。而且令人詫異的是,這個行業無論線下線上都處於相對艱難的狀態。

“線上有客單價低、以標準化品類為主、缺乏優質產品體驗的三大瓶頸,導致超過4000元的家居非標大件往往賣不動。而線下缺少精準數據支撐,賣場長期不瞭解確切的客户畫像和需求,營銷費用高但效果並不精準。”雲鋒基金看到了兩邊的痛點,同時也觀察到了對行業進行數字化改造的巨大機會。

行業的整合集中,是雲鋒在家居行業中看到的另一大機會。家居行業一方面銷售渠道仍較為分散,另一方面產業鏈條長,各環節相對割裂,加價率高,到達消費者的零售價格甚至比出廠價高一倍。雲鋒調研後認為,家居行業一定會經歷加速集中的過程,賣場替代街邊店、連鎖賣場替代非連鎖賣場、產業鏈上下游重構是行業大趨勢。

居然之家創始人汪林朋堅決擁抱互聯網的態度,深深打動了雲鋒,如果能實現線上線下平台一體化,打通其數據、流量,家居行業很可能將突破瓶頸實現躍升。而且,居然之家這幾年開店收購速度、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加速進軍下沉市場,這些因素讓雲鋒與其一拍即合。

加華資本創始合夥人、董事長宋向前回憶:當時居然之家已經雄踞全國家居流通行業,這是一個產業集中、強者恆強的時代,龍頭能夠利用自身在品牌、渠道、管理等方面的發展優勢,在產業出清中成為新的“燃點”;其次,線上紅利不斷減少,居然之家佈局廣泛的線下場景更是稀缺資源,多樣化的人羣需求都能在這裏被滿足。

實際上,正如加華資本所説,居然之家作為一個現金流良好的行業龍頭企業,吸引它的自然不光是資本,阿里、雲鋒、泰康、加華等投資人能夠賦予居然之家的,更多是各個維度的業務再造和深度賦能,例如新零售模式、線上流量、金融市場服務等等。

對於實業家而言,拓展市場永遠是最重要的,身後站着互聯網、產業、金融資本三方力量,居然之家就可以有更多彈藥灑向前端市場。

“國資借殼在市場上曾絕無僅有”

居然之家借殼武漢中商可以説“意味深長”。

12月23日,武漢中商召開2019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議案通過後,居然之家正式入主武漢中商,居然控股汪林朋、王寧、武漢中商原掌舵人郝健、阿里巴巴蔣凡等共同組成了新一屆公司的核心成員。

談及此次交易,汪林朋曾説:“(武漢中商是)一塊熠熠生輝的老字號招牌,如果侷限在一個區域,難免遺憾。未來3年,將把中商做成國內大消費領域頭部企業。”成立於1984年的武漢中商,實則早已成為武漢人民心目中的一個情結,與居然之家重組後,儘管已經在證券市場備案改名,但這塊老字號招牌並不會從購物中心的門面上抹掉。

而居然之家借殼武漢中商,也被視為開創了國資借殼新風。“國資借殼在之前的市場上絕無僅有,居然這一次的借殼也相當順利,在很短時間內就成功掛牌。”宋向前如此評價。

回顧整個借殼過程,宋向前認為,居然之家背後的VC/PE起到了“資本市場智囊軍”的作用,“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工作,在關鍵性決策上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他特別提到,加華資本也是居然之家在內部管理、價值創造及產業整合上的重要幫手。

宋向前強調,居然之家開創了國資借殼的新模式,也是好企業加速走向市場、通過自身探索不斷促使中國資本市場成熟的努力。同時,中國的資本市場正在經歷從混亂到成熟的探索階段,包括近期推出的註冊制等嘗試,都是金融體系改革非常重要的一步,這也意味着會釋放出一輪大家翹首相盼的“制度紅利”,無疑會讓整個市場的規範化、成熟化程度更高。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