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江特電機(002176.SZ)投30億造車慘敗,兩年虧光10年利潤
格隆匯 12-07 09:25

者:範建 

來源: 斑馬消費

江特電機用鉅額虧損認清了一個現實——新能源汽車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虧本甩賣九龍汽車,對江特電機來説,可能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更明智的是九龍汽車前實控人俞洪泉夫婦,與江特電機的交易,20多億現金落袋為安,虧損的窟窿留給股民們去填。

甩賣九龍汽車

4日,江特電機與揚州市江都區國資旗下仙女基建簽署協議,擬以5.13億元轉讓全資子公司九龍汽車100%股權。

江特電機(002176.SZ)表示,九龍汽車去年以來持續虧損,預計未來業績難有好轉,基於公司的戰略規劃及對新能源汽車行情的判斷,公司決定出售資產。

總之,就是公司覺得已經在這個行業玩不轉了。

數據顯示,九龍汽車2018年營收9.57億元,歸母淨利潤-1.09億元;今年1-7月,營收2.74億元,淨利潤虧損1億元。

九龍汽車的評估價值為11.50億元,交易預計導致江特電機發生處置損失5.31億元。

為何交易對價和估值存在如此大的差距?

公司表示,仙女基建收購九龍汽車並非一次常規的股權收購,其本身帶有紓困目的,成交價是假定九龍汽車不能持續經營變賣相關資產而確定。

在雙方的合約中,江特電機也給自己留了一個念想:4年內,如果仙女基建轉讓九龍汽車相關資產,所得收益由雙方五五分成。

一朝虧光原始積累

江特電機原是一家以電機和鋰鹽及上下游產業為主業的公司,2007年登陸深交所。上市之後公司業績一直不温不火。

早在2009年,公司就確立了“做強特種電機產業,拓展鋰電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戰略,在該戰略目標指引之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併購看似順理成章。

九龍汽車是國內一家集商用和乘用車開發銷售於一體的汽車公司,隨着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的轉型上,與江特電機一拍即合。

2015年和2016年,江特電機經過三次股權收購,以超過29億元總對價收購了九龍汽車100%股權。

九龍汽車的並表,讓江特電機業績短期內飆升。

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29.8億元,同比增長234.29%,歸母淨利潤1.97億元,同比增長400.91%。次年業績登頂,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3.7億元和2.81億元。

實際上,併入江特電機之後,九龍汽車的發展就已出現明顯的階段性下挫。

按照業績承諾,2015年-2017年,九龍汽車扣非淨利潤不低於2億元、2.5億元和3億元,合計不少於7.5億元。

2015年,九龍汽車勢頭兇猛,當年完成淨利潤3.55億元,完成率高達177.33%。隨後兩年,完成率分別只有73.63%和76.31%,三年淨利潤合計7.68億元,踩線完成業績承諾。

2018年,隨着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市場競爭加劇,九龍汽車經營情況急轉直下,出現虧損。

當年,江特電機對收購九龍汽車所產生的10.98億元商譽全額計提減值,直接導致2018年公司歸母淨利潤虧損16.6億元。斑馬消費梳理髮現,公司上市11年,總共實現的淨利潤才剛過8億元。2018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潤-9.49億元,上年末為7.44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江特電機歸母淨利潤648萬元,此次轉讓九龍汽車股權的鉅額損失,會讓江特電機全年鐵定虧損。

前實控人套現20多億離場

在涉足汽車行業之前,江特電機雖業績增長空間不大,但發展平穩。

2014年末公司手握超過5億元現金,外部長短期借款僅有一千萬元,公司資產負債率低至12.53%,日子過得應是相當舒坦。

2015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即達56.04%,之後一度突破60%。

今年三季度末,公司貨幣資金5.96億元,短期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超過23億元。

九龍汽車再怎麼虧,與該公司原實際控制人俞洪泉、趙銀女夫婦已沒有太大關係。

在與江特電機的三次交易中,俞、趙夫婦倆已合計獲得現金對價已超過20億元。企查查顯示,此前夫婦倆合計持有九龍汽車92%股份。

2016年初,江特電機支付現金和發行股份收購九龍汽車剩餘49%股權,俞洪泉成為僅次於控股股東江特集團的第二大股東。持有上市公司5925.06萬股,佔總股本的4.03%。

斑馬消費梳理髮現,2017年三季度以來,俞洪泉不斷減持所持江特電機股票,到2018年末已僅剩1300萬股,退出前十大股東,累計套現數億元。

趙銀女原持有江特電機超過1200萬股,一度位居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今年一季度減持後已退出前十。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