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温氏股份(300498):Q3表現符合預期,外資竄升為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格隆匯 10-23 14:47

今年以來,豬肉股絕對是A股市場的明星。其中,正邦科技和牧原股份均累計大漲超過200%,新五豐上漲193%,新希望上漲167%,温氏股份上漲超過50%。

其中,牧原股份作為生豬養殖業的老二,市值已經高達1927億元,離温氏股份的2069億元僅僅相差100多億元。豬企雙雄,市值雙雙超過科技股槓把子的中興通訊和立訊精密。

牧原股份的前三季度報早於10月11日公佈,温氏股份也於昨日晚間公佈了前三季度成績單。下面,我們來重點聊一聊温氏。

業績表現符合市場預期

據財報披露,温氏前三季度營收為482.89億元,同比增長18.24%。歸母淨利潤約60.85億元,同比增長109.84%。

另外,前三季度扣非歸母淨利潤為45.06億元,同比增長133.31%。而年中報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28.32%。

其中,三季度營業收入178.67億元,同比增長15.11%;歸母淨利潤47.02億元,同比增長137.17%。

三季度扭虧為盈,主要來源於豬肉和雞肉價格的上揚。據公開數據,前三季度公司商品肉雞銷量6.30億隻,同比增長16.57%,銷售均價同比上漲7.57%;商品肉豬銷量1553萬頭,同比下降4.02%,但銷售價格同比上漲23.87%。

並且,10月份以來,豬價還在持續上漲。10月22日,商務部公佈10月14日-20日,豬肉價格仍在上漲。上週每公斤豬肉的批發價格為46.13元,比前一週上漲8.6%。

另外,公司三季度末,生產性生物資產已達38.44億元,環比增長17.16%,較年初增長2.47億元;在建工程38.27億元,環比增長9.56%,較年初增長3.21億元。

另外,據廣發證券電話會議紀要,温氏前三季度報超出市場預期有以下幾點:

1、截至9月底,公司種豬存欄157萬頭,其中二元能繁約117-118萬頭、後備約40萬頭。留種還在持續,每月種豬存欄量淨增加量約8-10萬頭。三元回交公司按成本法轉入生產性生物資產,頭均成本2100元/左右。

2、出欄量:目前公司疫情態勢進入“戰略反攻”階段,通過加強人員、物料流通、拔牙處理等手段,應對手段提升明顯。明年上半年出欄仍受今年斷檔期影響,下半年出欄將逐步正常,2021年全年出欄量有望超過3000萬頭。

3、成本端:3季度成本壓力最大,4季度有望逐步下降,與疫情應對手段相協調。

4、育肥階段模式的再探討:公司靠公司+農户起家,目前也考慮在部分區域嘗試養殖小區的模式,解決合作農户疫情防控的問題。

整體來説,作為生豬養殖的龍頭温氏表現挺穩健。不過,在財務資金端還是很吃緊的。

據財報披露,温氏短期借款高達1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20.21億元,應付賬款為23.89億元,其他應付款合計為73億元等等,總計流動負債為145.58億元。

温氏的短期償債風險較高。而賬上的貨幣資金(還包括受限資金)僅為12.7億元,相對於年初的17.98億元,減少5.28億元。賬上現金與流動性負債相對比,短期看,温氏短期償債風險較高。

加碼白羽雞市場

近日,温氏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收購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80%的股權。由於前述交易歷時較長、近期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公司決定改為現金收購標的資產。京海禽業80%股權的交易價格為6.4億元。

據數據顯示,京海禽業深耕白羽肉雞行業30餘年,可年產白羽父母代種雞苗800萬套,商品代雞苗1億隻。

數據顯示,京海禽業2018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51億元,淨利潤2.23億元,淨利潤率達49.47%,淨資產收益率達78.65%,盈利能力較強。

按照2018年的數據,温氏黃羽雞佔據國內市場的19%,佔所有肉雞的9%。在此次收購京海禽業之後,温氏在雞養殖的龍頭地位進一步夯實。

尾聲

據Wind顯示,截止三季度末,陸股通持有温氏總計54.84億元,持股數量為1.47億股,增持7042.74萬股,佔總股本的2.78%。因此,陸股通已經位列温氏股份十大流動股的榜首。

外資的增持動作,也往往意味着温氏未來業績的確定性較高,具備一定的投資參考性。

不過,由於非洲豬瘟快速蔓延而導致的本輪豬週期,與以往有些不同。過往的週期中,市場會關注價格,關注業績彈性,而現在市場關注量,關注業績確定性。

在目前的大背景下,投資豬肉股的難度會比之前高一些,不過市場最受益的還是牧原和温氏。另外,豬瘟疫苗的進展、市場疫情變化等干擾因素也值得關注。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