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高盛料中资股有短线回调风险 料H股未来12个月潜在升3% 建议逢低吸纳
高盛发表中国市场报告表示,这一波反弹的主因是市场对「再通胀」的预期,以及中国AI产业(特别是国产替代)加速发展的双重催化。今年以来,A股及港股市场合计新增约3万亿美元市值;自6月底以来,沪深300及中证1000指数分别涨18%及23%。这轮牛市虽有流动性驱动估值的特质,但与全球其他市场类似,并非中国独有。
市场关注升市能否持续及「慢牛」市况的可能性:该行指中国企业利润正以中高单位数增长,盈利是市场续航力的基础,而「流动性」则是所有牛市不可或缺的条件。A股现阶段「慢牛」行情的结构条件,比起过往已有明显改善。当前A股零售投资者情绪代理指标(已重新优化)为1.3,显示虽有市场盘整风险,但未达趋势反转水准。市场普遍认为散户为主要动力,但数据显示,中外机构投资者仍是这波行情的核心流动性来源。
中国家庭与机构的股票配置潜力方面,高盛指中国家庭潜在可投入股市的资金以数万亿美元计(目前约160万亿人民币存款与330万亿人民币房地产价值),但配置转移会是渐进且长期的。中国机构若将股票配置比例由14%提升至新兴市场平均(50%)或已开发市场(59%),则A股尚有约32万亿至40万亿人民币的潜在买盘。
就市场估值是否过高,高盛认为指数预测市盈率处於中等水平,显示A股及H股仍有吸引力。该行引入新型工具监测股市政策风险。该行仍对A股及H股维持增持观点,预计未来12个月分别有8%及3%上行空间,建议逢低逐步吸纳,并看好AI、反内卷及股东回报等主题。
高盛指,不论H股还是A股在区域股市中都具备战略性配置价值,倾向於逢低买入,近期急涨增加了获利回吐或短线回调的风险,触发因素可能包括市场情绪过热导致本地监管压、行业周期增长放缓迹象再现,以及美中贸易摩擦重燃,如第四季度地缘政治、政策日程频繁叠加贸易壁垒的新闻消息。该行将视回调为加码或重新建仓的机会。该行对对结构性主题(民营龙头企业、核心AI概念股、股东回报率高的企业)持仓满意,并会考虑加码政策受惠以及具备「抗内卷」优势的个股。行业层面,该行重申超配科技及互联网、消费服务、保险及原材料板块,以获得更佳风险回报。
关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