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一个被市场忽视的风险。。。
格隆汇 07-13 18:05

现在全市场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美股到底是不是风格转向?

这个问题仿佛是让上帝掷骰子。

1

美股小盘股连续两日领升

美股大型科技股经过周四的大溃败,周五迎来小反弹。三大指数盘中创新高,但尾盘回吐一半升幅,可见人心开始有点涣散了。

标普500指数升0.55%,本周累计上升0.87%;道指升0.62%,本周累升1.59%;纳指升0.63%,本周累升1.25%。罗素2000小盘股连续两日领跑主要指数,本周升幅高达6%。

“科技股七姐妹”升跌互现,特斯拉收升2.99%,英伟达尾盘冲高升超3.5%,最终收升1.44%。苹果升1.31%。微软、谷歌A和亚马逊跌0.2%,Meta跌2.7%。

由于上半年美国通胀一直超预期,降息交易失败,美股大型科技股成为资金避险板块,每次通胀超预期、降息预期被削弱,美股反而升得更欢快。

当降息交易真的来临时,市场预期反转,科技股多头转空,小盘股空头疯狂回补,这就导致了本周美股市场上演的“大弱小强”。

大变盘下,资金似乎开始新一轮出海配置。之前ETF进化论在文章《终于熬不住了?》就讨论过“当全球最大流动性锚终于要被撬动,全球资产的定价会如何转换?”亚洲股市下半年是多数人看好的方向。

本周五,美股市场多只新兴市场主题ETF成交量居榜首。其中SPDR标普中国ETF在周五下午的交易中成交量异常高,成交量超过29万股,而过去三个月平均成交量约为4.3万股,疯狂放量5.7倍。

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只是美股这轮“大切小”能持续多久?又或者说大型科技股能回调多深?

2

美股新一轮财报季是关键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再次明确美股持续走强的原因是什么?美联储降息之后,会改变这些因素吗?

中金团队曾经覆盘过2023年美股靠什么新高?结论是两个:一是宏观方面,财政意外扩张支撑增长;二是美股基本面坚实,盈利贡献为主。

标普500指数上升24%中,估值贡献17%,盈利贡献6%;道琼斯指数上升14%,估值贡献6%,盈利贡献4%;纳斯达克指数上升43%中,估值贡献19%,盈利贡献21%。

团队认为美股去年盈利结构性走强的主因是AI助推业务收入增长以及降本举措持续见效。

我们现在把这两个因素放回“美联储降息后”的大背景来看。

宏观流动性方面,美联储降息,意味着金融紧缩环境放松,流动性增加。叠加美国财政又再发力,将进一步支撑市场流动性。

今年6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公布了新一期的预算估计,赤字规模较2月份的估计增加了4080亿美元,对应赤字率由5.6%升至7%,远高于市场中位数预期5.8%。

第二个因素美股的盈利情况可能是后续风格能否成功转向的关键。本周美股财报季正式开启,“科技信仰”成败在此一举。微软、Alphabet和特斯拉定于7月23日发布业绩。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的最新数据显示,标准普尔500 指数中排名前十的公司市值占比是35%,盈利贡献只有23%。

这意味头部科技公司需要用更高的盈利预期来证明高估值的合理性。如果盈利不达预期,新一轮大回调可能在所难免。

嘉信理财首席投资策略师Liz Ann Sonders说:“我们需要盈利赶上估值,但很明显,盈利标准已经定得相当高了。”

Banrion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策略师Victoria Bills表示,“如果这些公司的盈利无法超预期,股价就会出现回调。”

事实上,华尔街本次对美股财报的预期相当高,FactSet数据预测,标普500指数二季度的盈利将同比增长近9%,有望创下2022年初以来的最大季度增幅。

3

一个被市场忽视的风险

然而市场从来不是这么简单,因为交易的主体是人,人的心理才是市场博弈的关键。奈何,人心自古以来就是最难以琢磨的。

尽管财报季还没有展开,但市场是否存在畏高情绪?一方面是对冲基金已经持续卖出科技股,另一方面是美股8月流通性通常较差。

ETF进化论文章《终于熬不住了?》提及:高盛集团的分析师斯科特·鲁布纳周一表示,如果企业盈利令人失望,他预计美股8月前两周回调的风险较大,因为8月没有资金净流入,被动投资者的大量资金流出可能会削弱回报。

在一个被头部科技股“绑架”的市场上,当相关个股下跌可能不惧畏惧,当跟踪这些个股的巨型ETF也泥沙俱下时,届时市场会发生什么?

ETF进化论也在文章《大撤退!一场超级洗牌潮来袭?》提及过:“对于美股这样一个高度指数化(ETF指数基金占美股比例近30%)的市场而言,面对头部化越来越显著,随着MAG7的规模不断增长,ETF需要买入的相关成分股额度就越大,又将进一步放大美股的“头部化”现状,并强化该趋势。”

上升固然是锦上添花,一旦下跌呢?

Miller Tabak + Co.首席市场策略师Matt Maley表示:“风险在于大型股是正确的,每个人都承认,这些大盘股是标普和纳指强劲的重要原因,却忽略了他们的下跌也能让指数和相关的ETF下跌。”

随着美股七巨头股价的狂飙,不少跟踪标普500和纳指的ETF规模也水升船高。

iShares Core S&P 500 ETF(代码IVV)最新规模突破了5000亿美元大关,成为第二只资产规模超5000亿美元的ETF。

全球最大的ETF是追踪标普500的SPY,最新规模已经达到5560亿美元,其余的VOO、VTI、QQQ(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资产规模均超过3000亿美元。

从A股相关跟踪美股ETF的表现来看,尽管周五纳指ETF上演罕见的全线飘绿一幕,纳指科技ETF、纳斯达克ETF均跌逾5%。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但相关ETF没有一只出现资金净流出的情况。其中嘉实基金纳斯达克指数ETF、招商基金纳斯达克100ETF本周净流入规模均达到5亿元。华泰柏瑞基金纳斯达克100ETF、纳指ETF富国和汇添富基金纳指100ETF本周净流入规模均为2亿元。

这回美股大型科技股会回调多深?

都看到这里了 

还不快快点赞、转发、加关注?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